發(fā)布時間:2017-12-30 10:58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7-06-28 | 查看:1119次
“巍巍主山,三面險絕,高峰簇擁,幽谷千仞”,楚文化發(fā)源地南條荊山主峰--主山寨,地處南漳、谷城交界,自古被史籍稱為“南漳屋脊”。南漳縣海拔最高的教學點--老君店小學就坐落在李廟鎮(zhèn)主山寨高峰麓。在這里,宋德學40年如一日,在海拔1400多米的岌岌山巔教學點輾轉(zhuǎn)任教;如今59歲的他,“一人一校”繼續(xù)深情守護10個留守兒童:既當老師又當爸媽,走下講臺上灶臺,走下灶臺上“哨臺”。他先后被授予“襄陽鄉(xiāng)村好教師”“優(yōu)秀教師”,被縣鎮(zhèn)評為模范教師,人民最滿意教師等稱號……他就像一只轉(zhuǎn)不停的陀螺,用責任和愛在高山上旋舞出美麗的生命弧線。(中國文明網(wǎng))
出于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他用信念兌現(xiàn)了諾言。宋德學是土生土長的山里人,出于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他主動請纓前往貧瘠的家鄉(xiāng)執(zhí)教。他向家長們承諾,“只要我在這兒,就算只有一個孩子上學,我也會扛到底!只要有一名適齡兒童,我就要動員他上學”。因一句承諾,他行走在南、谷邊緣,走遍山川峽谷,動員每個適齡兒童上學讀書,他用有力的臂膀托起山里孩子的希望,讓每個孩子都有上學的機會,讓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看到希望,讓孩子們明白山的那邊是個大千世界。
出于對山里孩子的愛,他用行動詮釋著職責。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它的價值,宋德學不僅僅承擔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責任,同時更用他那強烈的愛,在每年冬季為孩子爬坡踏雪到2里外的水坑去挑水、走90多里山路連夜將學生的新書打捆挑回來……他用自己的大愛為山村孩子們撐起了希望的渡船,他的付出如點燃的蠟燭,照亮了貧瘠的山村,點燃了教育之火。
出于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他用堅守彰顯著擔當。“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他最好的寫照。由于長期勞累,宋德學的身體越來越差,妻子勸他早點“病退”,宋德學就是不肯答應,依然堅定地站好最后一班崗。他用四十多年的人生呵護孩子們,用自己的知識和大愛承擔教育的責任,面對貧困和疾病一直不改初衷,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用一生的責任為山里孩子照亮人生之路。
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宋德學出于對山村孩子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愛,讓他心甘情愿堅守至今,感動了無數(shù)人。愿我們每人都保持著一份真情,一分善念,去幫助他人,將愛心灑滿整個神州大地,筑起社會和諧的基礎(chǔ)。生命短促,只有美德才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后世,就讓我們學習中國好人,與善愛同行。(楊沄)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