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0-13 18:49 | 來源:成都商報 2017-10-12 03版 | 查看:1306次
占地斯門與小朋友在一起。 圖片由四川黑籽兒教育服務集團提供
人/物/介/紹 占地斯門 阿壩州黑水縣人,藏族。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碩士,國家注冊二級心理咨詢師,四川黑籽兒教育服務集團黨總支書記,大邑縣黑籽兒社會服務中心黨總支書記,成都市社會組織黨建研究會會員,四川省“三八紅旗手”,“中國民辦幼兒園模范園長”稱號獲得者。2016年6月被省委表彰為“全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 讓千萬山村孩子 享受和城市一樣 的優(yōu)質教育 26年前,她從阿壩州的山區(qū)農村走進成都的高校,享受著現(xiàn)代都市的良好教育。 畢業(yè)后,她放棄了很多機會,毅然選擇自己創(chuàng)業(yè),開辦了一個簡陋的鄉(xiāng)村幼兒園,當起了幼兒園老師。 她說,那是她的夢想。教育,讓她走出了大山改變了命運,她希望有更多的鄉(xiāng)村孩子享受到良好教育,更好地成長。 她就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四川黑籽兒教育服務集團黨總支書記占地斯門,一個用愛做教育、用心做教師的共產黨員。 22年過去了,她的夢想正一步步變成現(xiàn)實,如今,她已經開辦了17家幼兒園,其中大部分都在鄉(xiāng)村,讓成千上萬的孩子享受到了和大城市一樣優(yōu)質的學前教育。面對學生,她送上的每一份關愛都是“以黨的名義”,她時刻激勵著自己和同事:為黨旗增輝,為百姓服務。 1 走出大山 心懷夢想 “我深深地感受到兒時的教育非常重要,可以讀更多的書,開拓視野,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 占地斯門,一個美麗的名字,在藏語中,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這如同她給每一個與之接觸的人留下的印象:溫暖、負責、很有親和力。 “她既像引路人,又像母親,做事非常認真負責,又給人關心,受人尊敬”,四川黑籽兒教育服務集團旗下黑水縣幼兒園負責園務管理的鄭嬌談起對占地斯門的印象時,話語中透出感動。她是2015年7月才從成都到黑水縣負責幼兒園管理的,此前曾在占地斯門開辦的幼兒園做過3年教師。 鄭嬌的工作所在地黑水縣,就是占地斯門出生和長大的地方,也是占地斯門夢想萌生的地方。 “我是從山區(qū)農村走出來的,小時候,我就一直想當一名老師,讓農村的孩子們像我一樣接受到很好的教育。我想幫助孩子們走出大山。”占地斯門說,小時候,她就感受到教育給自己帶來的改變,隨著走出大山的腳步,這種感受也越來越強烈,“我深深地感受到兒時的教育非常重要,可以讀更多的書,開拓視野,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 1996年,占地斯門大學畢業(yè)以后,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成為了一名老師。只是,與很多人相比,她實現(xiàn)愿望的方式有些特別——她自己創(chuàng)辦了一個幼兒園,“租的是農民的房子,收的也是附近農民的小孩,只有7、8個”。盡管條件簡陋,她依然非常開心,“因為這是我的夢想”。 從七八個到十幾個,隨著孩子越來越多,當年年底,她就通過辦理證件、改善辦學場地等方式,在成都武侯區(qū)辦起了一所正規(guī)化的幼兒園,正式踏上了幼兒品質教育之路。 2 離開繁華 回到大山 踏上鄉(xiāng)村公益辦學之路,緣起于偶然。如果沒有10多年前的一次麗江之行,或許占地斯門的幼兒園會在武侯區(qū)不斷發(fā)展擴張。 “我去了麗江,發(fā)現(xiàn)很多農村,出現(xiàn)了很多留守兒童,在上小學之前根本得不到教育,我就開始關注這些孩子”,2006年,她決定在麗江的農村開辦一所幼兒園,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就感受到了孩子們的變化,“他們不僅識字了,還更愿意和人交往,變得更有禮貌,更快樂了,這些付出后的收獲,讓我感受到了幸福,我深深地覺得,我所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 在麗江農村開辦幼兒園的成功也讓占地斯門將目光投向更多的鄉(xiāng)村。這一次,目的地是大邑。 2012年初,已在武侯區(qū)從事民辦學前教育多年,事業(yè)興旺且小有名氣的她毅然決定離開繁華的市中心,把教育事業(yè)的重心搬到成都遠郊的大邑縣農村鄉(xiāng)鎮(zhèn)沙渠鎮(zhèn),“在教育路上走得越久,我就越發(fā)覺得,農村的孩子需要我?!?/span> 舍棄舒適的都市生活,奔赴偏遠的農村地區(qū),投資1200多萬元,占地斯門在沙渠鎮(zhèn)建立了幼兒園。堅持低收費、高品質辦學的沙渠幼兒園現(xiàn)在每期入園幼兒人數(shù)可達600余人,而且全部為農民工的孩子和農村留守兒童。經過5年多的發(fā)展,沙渠幼兒園已成為大邑縣最好的幼兒園,不僅當?shù)匕傩赵敢獍押⒆铀偷竭@里入讀,連周邊崇州市三江鎮(zhèn)、新津縣文井鄉(xiāng)的老百姓也紛紛把孩子送來入讀。 如今,她創(chuàng)辦的四川黑籽兒教育服務集團共開辦幼兒園17所,其中有5所直營幼兒園、12所聯(lián)營幼兒園,其中大部分在鄉(xiāng)村,每學期在園孩子6000多人。 3 招聘員工 黨員優(yōu)先 “是黨組織指導我找到了一條科學、有效的道路,幫助我一步一步加速靠近我的夢想?!?/span> 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占地斯門,時刻牽掛著家鄉(xiāng)黑水縣的學前教育?!耙淖兠褡宓貐^(qū)相對落后的狀況,必須提高教育水平,而教育的源頭在幼兒教育這一塊。”2015年9月,在當?shù)攸h委政府支持下,她承辦了阿壩州黑水縣第一個公建民營幼兒園——黑水縣色爾古黑籽兒幼兒園。在她帶領下,幼兒園老師開展黨員“亮身份、曬承諾、作表率”活動,克服高原地區(qū)高寒缺氧、生活條件艱苦等困難,引入先進教育理念、“藏漢”雙語教學等教育模式,讓藏區(qū)孩子們享受到了優(yōu)質的學前教育。 藏區(qū)群眾也把她的努力看在眼里,以前不愿孩子入讀幼兒園的家長們紛紛送孩子到幼兒園來。目前,黑水縣第二所、第三所公建民營幼兒園已交由占地斯門承辦。 在占地斯門心中,最應該得到群眾感謝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國共產黨,“黨和政府的教育培養(yǎng)讓我從偏遠藏區(qū)走進大都市,踏上幸福的教育之路。這是我的責任,更是我的使命。我會一直用愛做教育、用心做教師。是黨組織指導我找到了一條科學、有效的道路,幫助我一步一步加速靠近我的夢想。” 入黨,是占地斯門從小的志向。作為共產黨員的她,連招聘員工都定下一個特殊條件:“黨員優(yōu)先”?!拔艺J為黨員更有責任心,更樂于奉獻”,她介紹,四川黑籽兒教育服務集團的600多名員工中已有52名共產黨員。 4 走出教室 走進社區(qū)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和學校教育三者缺一不可” 22年的教育經驗讓占地斯門逐漸意識到,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和學校教育三者缺一不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一旦在家庭這個‘課堂’得不到正確的教育,養(yǎng)成壞習慣,再到幼兒園就很難糾正了。好的社區(qū)可以讓人們變得更文明,更友善,社會也會更加和諧”。這讓她萌生了建設社區(qū)服務中心的想法。 大邑晉原街道新樂社區(qū)屬于農轉非社區(qū),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許多群眾一時間還未適應,干群矛盾、鄰里糾紛、家庭矛盾、治安問題等不少。據(jù)街道負責人介紹,起初也邀請過其他社會組織參與治理,但收效一直不太好,于是他們聯(lián)系到了“黑籽兒”。 2014年8月,占地斯門在新樂社區(qū)成立黑籽兒社會服務中心。“剛開始走進社區(qū)的時候,沒有人理我,也沒有人跟我說話,我去找他們聊天,聊家事他們覺得我管得寬?!逼鸪?,家長們對于占地斯門的幫助并不“買賬”,認為自己的行為習慣,自己的家庭關系是私事。 這并沒有讓占地斯門打退堂鼓。沒人來聽課,她就自費買來各種小禮品送給學員。她辦起“心靈加油站”,耐心細致地為社區(qū)居民調解各種糾紛。 現(xiàn)在,服務中心常態(tài)化開展了“430空間”“心靈加油站”“關懷孤寡老人”“E網(wǎng)空間”等10余項免費公共服務,真正解決了社區(qū)老人、婦女、兒童、家庭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 距離黨的十九大召開的日子越來越近,占地斯門說,作為基層黨代表,她既感到使命光榮,又感到責任重大,未來五年,她會繼續(xù)關注學前教育,關注農村學前教育,“我希望農村孩子的教育越來越有品質,把教育延伸到社區(qū),把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學校教育進行有效銜接,補齊教育短板?!背啥忌虉笥浾?韓利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