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7-19 21:44 | 來源:南方日報 2017-03-17 A09版 | 查看:1347次
盧永根院士(中國好人網(wǎng)左浩仁配圖)
成立教育基金獎勵該校農學院師生
“向老校長盧永根院士及其夫人徐雪賓教授致敬!”16日,87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yè)大學老校長盧永根夫婦傾囊捐贈的消息,刷爆了華農人的朋友圈。
盧永根夫婦決定將800多萬元的多年積蓄捐給華農,設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用于獎勵該校農學院品學兼優(yōu)的貧困學生和忠誠于教學科研的教師,并資助農學院邀請農業(yè)領域國內外著名科學家來校講座。
科研嚴謹生活節(jié)儉
盧永根是作物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祖籍廣東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8月,他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黨,并按照組織上的安排,順利考入私立嶺南大學醫(yī)學院,后轉入農學院,開始接觸到堅持一輩子的農學事業(yè)。
盧永根長期從事作物遺傳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曾協(xié)助著名農業(yè)科學家丁穎開展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tài)研究,主持總結該項工作并參加撰寫《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tài)》專著。而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亦為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做出突出貢獻。
“我們很早就聽老師說過,他會把積蓄捐給學校和國家?!比A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教授劉向東是盧永根的學生,他說到,盧永根在生活上淡泊名利,非常節(jié)儉,在教授糧食安全的課上還專門把“節(jié)約糧食”作為副標題?!袄蠋熌芫栀?00多萬元,與他多年的節(jié)儉習慣分不開?!痹趧⑾驏|的印象中,盧永根在科研上十分細致嚴謹,不僅關心學生,還關心學生的學生,給后輩的科研和處事都帶來很深的影響。
堅持“先校長,后教授”
盧永根曾在1983年到1995年擔任校長。當時,在談到黨員、校長、教授這三個角色的關系時,他說自己謹記“先黨員,后校長;先校長,后教授”的原則。
身為校長,盧永根堅持著自己的治校理念。在他的回憶中,當校長期間他主要做了三件事,擺在首位的是學校的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第二,堅決抵制住以學校為主體的商業(yè)行為;第三,不遺余力地進行校園環(huán)境建設。在若干年后的今天看來,這三件事,都交出了讓人滿意的答卷,而正是這份答卷,為華農的未來發(fā)展奠定了牢固基礎。
“有幸見證了盧院士在銀行捐款的全過程,很感動!盧院士的人生很好地詮釋了華農人的精神和品格,他是我們年輕人的楷模!”網(wǎng)友周志榮留言表示。而網(wǎng)友學銘留言稱:“在莘園碰到老校長幾次,他拿著一個半舊洗得干干凈凈的保溫瓶,打了2兩飯,一個肉一個菜……當時看著,心里特別感動。一個大家,一個國家的院士,一所百年老校的老校長,能這樣樸素,為他點贊。”
南方日報記者 姚瑤
通訊員 張貽發(fā) 方瑋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