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5-30 09:39 | 來源:新華網(wǎng) 2010年05月18日 17:04:03 | 查看:1879次
上學路上,李秀娟(中)與孩子們一起聊天(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中國好人網(wǎng)配圖)
由于沒有足夠的桌椅,李秀娟和孩子們經(jīng)常站著吃飯(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中國好人網(wǎng)配圖)
李秀娟(左二)陪著孩子們上晚自習,耐心輔導功課(5月10日攝)。與李秀娟共同生活的藏族孩子們的人生目標是:希望能考上大學,學習更多的知識,然后回到家鄉(xiāng),建設(shè)家鄉(xiāng)。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中國好人網(wǎng)配圖)
學習成績一直優(yōu)秀的索南巴宗(中)和同學們一起進行課堂討論(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中國好人網(wǎng)配圖)
在李秀娟租住的房子前,孩子們在社會捐贈的籃球架下打籃球(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中國好人網(wǎng)配圖)
15歲的拉毛央吉(右)在班主任于正濤的指導下修改作文(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中國好人網(wǎng)配圖)
這是班級板報上展出的藏族孩子才仁拉吉的繪畫作品《青海湖的丹頂鶴》(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中國好人網(wǎng)配圖)
每次飯后,孩子們都自覺輪流洗碗、收拾桌子(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中國好人網(wǎng)配圖)
晚上,李秀娟陪著孩子們上自習,耐心輔導功課(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中國好人網(wǎng)配圖)
新華網(wǎng)遼寧頻道5月18日消息(記者陳光明、楊步月、王瑩)一個簡單承諾,改變了14名藏族孤貧兒童的命運;一份偉大母愛,感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靈。近日在遼沈大地,一位44歲的“老師媽媽”與14個藏娃相親相愛的故事正在被廣泛傳揚……
?。玻埃埃纺晔罴伲|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前營鎮(zhèn)的滿族教師李秀娟接到好友電話。好友要移居國外,但放心不下自己資助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覺拉鄉(xiāng)孤貧學校的14個孩子,想請李秀娟照顧,李秀娟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
李秀娟租住的房屋,面積僅十幾平方米,一鋪土炕占了大半,走人得側(cè)身。晚上,李秀娟睡在中間,左邊是7個女孩,右邊是7個男孩。輾轉(zhuǎn)反側(cè)的她借著月光,端詳著那一張張淳樸的臉龐。這些孩子不是失去雙親就是缺爹少娘,如果不來岫巖,他們只能在家放牛放羊……她暗下決心:不管有多難,一定要帶好他們!
孩子們的年齡從11歲到14歲不等,卻不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像對待一群幼兒,李秀娟從洗臉、刷牙、洗澡、穿內(nèi)衣、洗衣服等日常小事一點一點地教起。
更讓李秀娟傷神的還是學習問題。她把孩子們安插在自己任教的五年級,但他們的基礎(chǔ)實在太差了,連20以內(nèi)的加減法都得掰著手指算。李秀娟只好每天晚上給他們“開小灶”:一個字一個字地糾正他們的漢語發(fā)音;從ABC開始教他們學英語;用石子、小木棍示范加減法。
針對孩子們不愿意學習的傾向,李秀娟不斷教育他們,只有學到了知識、掌握了科學技術(shù),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家鄉(xiāng)的面貌,也才有能力回報社會。
“我覺得自己活了40多歲,數(shù)這3年我說的話最多?!崩钚憔暾f。
既當老師又當媽媽,李秀娟的鬢角白了,嗓子啞了,咽炎經(jīng)常發(fā)作,但她覺得很值。
如今,孩子們升入了前營鎮(zhèn)中學初中一年級,并且都有了理想:央青拉毛要當老師,將來回家鄉(xiāng)教孩子學習知識;俄金曲措因為媽媽早早病故,所以想當醫(yī)生;桑卻江才要當獸醫(yī),給家鄉(xiāng)的牛羊治病;索南巴宗想當導游,要介紹中外朋友到她的家鄉(xiāng)三江源觀光……
李秀娟也曾經(jīng)動搖過,因為孩子們一開始對她充滿了戒備?!拔医o好友打電話訴苦說,自己每天忙得團團轉(zhuǎn),孩子們卻不聽話,還用藏語和我頂嘴。我受不了了!”李秀娟說。
然而一件事情使孩子們的態(tài)度有了轉(zhuǎn)變。一天傍晚,俄金曲措突然暈倒,李秀娟急忙將其送到醫(yī)院。經(jīng)診斷為急性腸梗阻。醫(yī)生說,晚來一會兒后果難料。“這孩子是孤兒,要是沒命了,我會自責一輩子?!崩钚憔暾f,她在床前陪護了兩天兩夜沒合眼。
俄金曲措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作為“孩子頭”的她接受了這位“老師媽媽”,其他孩子也慢慢地向李秀娟靠近了。
李秀娟的良苦用心逐漸得到了認可?,F(xiàn)在,孩子們不僅洗自己的衣服,還搶著給老師洗衣服;總上火生病的老師打點滴時,孩子們搶著幫忙換吊瓶;老師外出,孩子們寧可飯菜涼了,也堅持等她一起吃。
一次,李秀娟的一位同學請孩子們外出吃飯。同學說,李老師天天照顧你們,你們說說感謝的話吧。個頭最小的男孩布群說:“我沒有爸爸,只有一個不會說話的媽媽。別人都說我不幸,我卻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因為來到岫巖后,我遇到了一位愛嘮叨的媽媽。我知道您都是為我好,老師,我愛您!”“在場的人都哭了,我百感交集?!崩钚憔昊貞浾f。
一天,乖巧的女孩仁增曲忠對李秀娟說:“假如您的兒子不養(yǎng)活您,我們都來養(yǎng)活您。”
李秀娟動情地對孩子們說:“我不求你們回報,我只希望你們好好學習,靠自己奮斗有個美好人生。那樣老師的心血就沒白費!”
?。保磦€藏娃在學校表現(xiàn)得越來越好,成為李秀娟的驕傲??梢惶崞鹩H生兒子,她就深感內(nèi)疚。她一直把兒子寄養(yǎng)在妹妹家?!安赝迊砟悄?,兒子上高一住校,有時一個月也見不了他一次。兒子趕上青春期叛逆,看我對藏娃那么好,就賭氣不好好學習,結(jié)果把成績落下了?!崩钚憔暾f,“他馬上要參加高考了,我覺得自己作為母親不稱職。很多親戚朋友因此不理解我。唯一欣慰的是,長大的兒子開始理解我,他讓我好好照顧弟弟妹妹們。”
今年4月14日玉樹地震當天,李秀娟瞞著所有藏娃,給他們的親人打電話,耳朵都快打聾了,也沒打通一個,她急火攻心發(fā)起燒。
一邊打點滴,李秀娟一邊聯(lián)系孩子們的親人。除桑卻江才的兩個舅舅遇難外,其他孩子的親人都平安。但李秀娟仍然牽掛著去年暑假帶孩子們回家鄉(xiāng)時留在玉樹讀書的兩個藏娃--阿德和白瑪。幾經(jīng)周折,李秀娟終于聽到了他們平安的消息,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李秀娟與藏娃的感人故事?lián)軇恿藷o數(shù)人的心弦。震后,鞍山市教育局局長李季帶隊連夜趕往岫巖看望師生們,送來了生活和學習用品;岫巖縣委書記王守衛(wèi)送來了1萬元慰問金;岫巖縣教育局等單位領(lǐng)導也紛紛表示了愛心。
李秀娟將孩子們每人自愿拿出的300元零花錢加上慰問金,一共2.3萬元捐給了他們的家鄉(xiāng)用于救災(zāi)。這些錢對于月薪僅有2000余元卻要養(yǎng)活這么多孩子的李秀娟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有越來越多的人幫助我,我很感動,也增添了力量。”李秀娟說。
(責任編輯:孫賓)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