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9-03-02 23:3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7年12月12日15:26 | 查看:1796次
4個一年級學生、9個幼兒園孩子的學校,一位44歲的山村女教師堅守在大山深處。她每天要在5點起床,翻越一道山溝,繞過一條河,走50分鐘的山路到校,中午是一包五六毛錢的方便面,還要為不回家的孩子做飯。她的孩子在醫(yī)院搶救,而學生期末考試在際,她下課后匆匆來到醫(yī)院,第二天
一大早又趕回學校,半個月后,學生去考試了,她才回家看望生病的孩子。她說自己不去學校,孩子們怎么辦?為了學生,自己欠家人太多。她就是新密市井溝小學青河村分校的楊秋金老師。
只有一名教師和13名孩子的學校
楊秋金感冒了,很嚴重,但她依然早上5點起床,7點趕到了學校。
“孩子們精神著呢,他們早早就到校了,我不能讓他們凍著?!睏钋锝鹫f。
學校早上8點上課,但楊老師每天都會早早起床,走50分鐘的山路后來到學校。
楊老師所在的學校設在新密市袁莊鄉(xiāng)青河村委會院內,是該鄉(xiāng)井溝小學設在青河村的一個教學點。
而在這個學校內,共有13名學生,只有楊秋金一個老師。
“一年級4個孩子,幼兒班9個孩子,其中大班5個,中班4個?!睏钋锝鹫f。
12月10日上午,13個孩子坐在一間教室內,黑板上寫著“年、左、右”等十幾個漢字和拼音,楊秋金在教室內走來走去,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寫字。
楊老師緊緊掩上棉襖的領子,感冒中的她嗓子沙啞,講課的聲音不得不低一點,好在教室不大,學生也不多。
楊秋金已堅守山村教育25年
2004年,楊秋金所在的青河村小學合并到井溝小學,由于新小學離青河較遠,低年級的孩子上學不方方便,青河村便保留了原來的一年級和幼兒班,成為井溝小學的一個分校。
“學校考慮到楊老師在青河村小學工作多年,非常敬業(yè),就決定讓她繼續(xù)留在這里,楊老師也毫無怨言地成了這個分校唯一的一名老師?!本疁闲W校長常運鋒告訴記者。
而在此之前,楊秋金已經在山村教育戰(zhàn)線奉獻了22年的青春。
1982年,剛剛高中畢業(yè)的楊秋金回到生產隊。“有一天我準備到生產隊簽一個養(yǎng)兔子的合同,剛走到半道遇上了當時的青河村小學校長,校長說孩子們一個多星期沒人管了,你先過來教著吧?!睏钋锝鸶嬖V記者,就這樣她成了村小學的教師。
楊老師記得她第一次教的是三年級和四年級,三年級只有5個學生,而那時沒有工資,生產隊記工分,每月補助幾元錢。
1985年,楊秋金拿到教師資格證,成了一名民辦教師,后來不記工分后改成每月發(fā)15.8元錢,就這還拖著不發(fā),一直拖了兩三年。但楊秋金一直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安蝗W校也沒辦法呀,你一天不去孩子們就一天沒人管,最后還得去?!?
寒暑交替,楊秋金奔波在山村的道路上。從2004年開始,堅守在這所學校的教師只剩下她一人。而從1982年算起,她已經辛勤耕耘了25載。
因條件所限,她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教學方法
12月10日上午,記者沿著新密市城區(qū)北側青屏山下的一條崎嶇小路,翻過一個又一個溝壑,來到青河村委會院內,井溝小學青河村教學點就在村委會一樓左側的一間房子內。
“這個字念‘年’,過年的‘年’字,一年級的‘年’字?!睏钋锝鹄蠋熣诮毯⒆觽冋J字。
楊老師給孩子們設置的課程主要有語文、數學、品德和美術,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楊老師想了不少辦法?!拔覀冞@里條件差,教學器材和工具緊缺,比不上中心學校和城市里的學校,有些東西光靠我給他們講是不行的,我就想了其他一些辦法?!睏钋锝鹫f。
為了讓孩子們認識顏色,她讓孩子們收集不同的樹葉和蔬菜,“我們這里是農村,樹葉遍地都是,孩子們家里也都有蔬菜,這些東西他們隨手就可以得到,有了實物,孩子們更容易記住?!睏钋锝鹫f。
為了讓孩子們識別味道,楊老師有一次從家里帶了不錯的月餅,一塊塊分給孩子們,并告訴他們什么是甜味,“孩子們都說好吃,也一下子記住了”。
雖然條件艱苦,但孩子們的成績依然很好。在這學期的期中考試中,楊老師教的4個一年級孩子總成績在鄉(xiāng)里14個教學點中排第一。而去年教的5個一年級學生,在升二年級考試中,有3個孩子數學都考了100分。
她不僅是老師,還是孩子的“保姆”
雖然楊秋金的家在青河村,但由于山高路難走,每天走一趟要用50分鐘,因此中午她在學校吃飯。
雖然在學校做飯,但楊老師的中午飯非常簡單,在沒有節(jié)能爐之前通常是煮一包方便面,有時從家里帶點饅頭,再燒點開水。
楊秋金是一名老師,但很多時候更像一個保姆,中午她還要給兩個不回家的孩子做飯吃,給他們洗碗筷?!斑@兩個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中午不回家,孩子中午也回不成家,就在學校泡方便面吃。”楊秋金說。
中午放學后,她送走其他孩子,開始給留校的兩個孩子燒開水泡面,等孩子吃完了,她才泡面吃。
學生家長王頑強告訴記者:“把孩子交給楊老師非常放心,我出去干活中午回不了家時,就把孩子扔給楊老師?!?
新密市正在著手解決一人堅守一所學校的局面
除了老師這個身份外,楊秋金還是一位妻子和母親,為了能給孩子們上好課,她把更多的精力給了自己的學生,而不是家人?!拔乙恢备杏X很對不起家人。”
1995年,楊秋金的小兒子已經兩歲。快期末時,小兒子突發(fā)重病,昏迷不醒,一家人連忙將孩子送到醫(yī)院搶救。
而這時還有半個月就要期末考試了,“學生正在緊張復習,一個人教一個班又沒法找人頂替”,得知孩子在搶救的消息時,楊秋金還是等到放學后才急急忙忙趕到醫(yī)院。
醫(yī)院將楊秋金丈夫的血輸到兒子身上,經過緊張搶救,孩子慢慢脫離了危險,第二天一大早楊秋金又回到學校。
“我也想在醫(yī)院陪著孩子,但學生復習不好就考不了好成績,我只能每天從他奶奶那兒問問孩子情況。”楊秋金說。
半個月后,期末考試開始的當天,楊秋金才讓別的老師將自己的學生帶上考場,自己連忙跑回家看孩子去了。
12月11日下午,記者電話聯(lián)系了楊秋金的丈夫郭春現(xiàn),他告訴記者:“她一心撲到學校,家里的事情,包括孩子都很少管。剛開始我很不理解,也不支持她,后來我發(fā)現(xiàn),她真是愛好教書,教得確實不錯,孩子們的成績都很好,孩子家長不光尊敬她,見了我也很尊敬,我就感覺很有面子,心里挺美的。”
而在校長看來,什么事情交給楊老師都非常放心,“不像有些人在工作上講條件,楊老師從來不挑三揀四,讓干啥就干啥”。
新密市教體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新密市山區(qū)還有不少像青河村這樣的教學點,目前將這些教學點全部取消也不太現(xiàn)實,但根據新密市“十一五”中小學布局調整整體規(guī)劃,隨著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到位以及配套設施的完善,學生數量少的教學點將進一步歸并到寄宿制學校中去。(袁帥 宋振科)
(責任編輯:祁建梅)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