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9-03-02 23:34 | 來源:騰訊網(wǎng) 2007年10月10日14:15 | 查看:1912次
賈艷正在為孩子輔導功課
商丘市一位25歲的女教師賈艷,兩年前參加一次慰問孤兒的公益活動時與13名孤兒結(jié)下“不解之緣”。為了讓孤兒們受到更好的教育,兩年前,她毅然辭去月薪1000多元的工作,專門做起了輔導孤兒功課的老師——孤兒院的“義務媽媽”。
與13名孤兒“結(jié)緣”,她毅然辭去工作
“孩子們,請看我做演算……”昨日下午,記者在位于商丘市平原路北段的愛德孤兒院,見到了正在給孩子們輔導功課的賈艷。13名孩子端坐在一旁。兩年了,孩子們已經(jīng)習慣了賈艷的上課方式。
25歲的賈艷是商丘市虞城縣李老家鄉(xiāng)黃孟莊村人,2001年從洛陽財經(jīng)學院畢業(yè)后,曾在鄉(xiāng)下一個小學任教,后又調(diào)入商丘市勝利路小學工作。
賈艷和13名孤兒結(jié)緣是兩年前的事。2005年8月的一天,賈艷聽說由商丘市鐵三局退休職工趙恩廣、焦會蘭創(chuàng)辦的愛德孤兒院接納了來自商丘市的13名孤兒,熱心公益事業(yè)的她買了禮物前往孤兒院。孤兒們的生活窘迫不說,更讓她揪心的是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太差了。
看著13名孩子眼中流露出的對學習的渴望,一個念頭在賈艷的腦海里開始醞釀——辭去工作,義務為孤兒輔導學習。賈艷說,她想讓孤兒們也擁有和同齡人一樣的受教育機會和關愛。剛開始,賈艷把她的想法告訴丈夫焦清海后,丈夫不太同意,但是他知道妻子的為人,最后還是默許了。然而,鄰居們不太理解她,面對“犯傻了”、“放著一月1000多元的工作不做,偏到孤兒院瞎湊熱鬧”的說法和“是不是有什么別的用心”的質(zhì)疑,賈艷都沒有理會。她說只要自己做得問心無愧就行了。于是,她毅然向校方提出了辭職請求。
義教不領工錢,靠丈夫打工養(yǎng)家
從一開始賈艷就很清楚她去公益性的孤兒院為孩子輔導功課,只能是義務性質(zhì)的工作,不會有任何報酬。這意味著家里今后的生活就要靠丈夫焦清海每月打工掙的1000元左右來維系了。兩年中,賈艷工作時積攢的錢幾乎都用來為孩子們買學習用品了。
愛德孤兒院創(chuàng)辦人趙恩廣告訴記者,兩年來,賈艷都會在孩子們放學回來前準時來到孤兒院,為孩子們輔導功課。孩子們的衣服、被子臟了賈艷幫著洗;破了,她會幫忙補。“如果孩子們生病了,她比誰都慌得很?!壁w恩廣說,賈艷儼然成了13名孤兒的“媽媽”,每天她在孤兒院的時間比在家還多。
受妻子的感染,丈夫焦清海也加入了愛心行列,隔三岔五地去孤兒院,修理一下壞損的桌椅和門鎖。
“當時,之所以決定辭職后再來幫孩子們補課,是因為我覺得如果同時做幾件事情肯定會分散精力。做一件事就做好它!孤兒更需要關愛!”賈艷說。
今年賈艷的孩子還不到3歲,為了不耽誤給孩子補課,賈艷每天幾乎都是一邊抱著孩子,一邊給孤兒們講課。左胳膊抱累了再換右胳膊,有時實在累得受不了了就把孩子送到托兒所一天。夜里,她還要熬到很晚給孩子們改作業(yè)。
愛心結(jié)出“果實”,孤兒想叫她“媽媽”
每當看到貼滿了獎狀的孤兒院教室的東墻,賈艷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她說,每學期末,看到有的孩子被評為“三好學生”,有的孩子獲得了“進步最快獎”都是她最高興的時候,畢竟自己的付出結(jié)出了“果實”。
12歲的馬開廠自幼父母雙亡,一直跟隨殘疾的叔叔生活,由于叔叔家很貧困,他幾乎輟學。直到兩年前來到孤兒院,在賈艷的輔導下,每次考試他都名列前茅。“當時,俺的學習基礎不太好,是賈老師經(jīng)常幫我輔導功課,俺的成績才有了很大的提高?!瘪R開廠說,由于賈艷誨人不倦的輔導,上學期他和同是孤兒的焦轉(zhuǎn)運被學校評為“四星級學生”。
“賈老師對我特別好,在心里我一直想喊賈老師一聲‘媽媽’?!?歲的李巖巖說出了孤兒們的心聲。
“我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我知道孩子們最需要母愛。我做這些不圖什么,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需要我會一直做下去,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孤兒,給這些缺少父愛和母愛的孩子更多的溫暖和關愛?!辟Z艷說。(陳海峰 翟華偉)
(責任編輯:盧亞飛)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