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3-03-11 17:10 | 來源:光明網 2007-08-25 08:45 | 查看:3951次
“一年多了,俺們一家人常常是以淚洗面,現(xiàn)在臉上都有了笑容,趙律師,是你給了俺們希望?。?rdquo;
“正春,我不是一開始就告訴你要相信法律的公正嗎,怎么樣?這官司不是從賠償7000元,打到了現(xiàn)在的20多萬元。殘疾雖然不幸,但更應該堅強啊!”
在安徽省巢湖市法律援助中心里,被人們譽為“雷鋒式平民律師”的全國法律援助先進個人趙玉中,正和受援對象諸正春一家人商議案件上訴的事——今年才18歲的諸正春去年3月在打工時被機器軋傷造成左臂截肢,但由于企業(yè)不承認事實勞動關系等多種原因,法院只判決賠償7000元。處于悲傷和絕望中的諸家聽人介紹,找到了趙玉中。在趙玉中的幫助下,案件審理峰回路轉,賠償額達到21萬多元。
“我一定要笑著面對生活!”諸正春顯然已走出了陰影,趙玉中不禁憨憨地笑了。黑黝黝的膚色,國字形的臉龐,五官棱角分明……趙玉中給人的印象是威嚴。但是,面對著一個個處于弱勢的受援對象,趙玉中的最大愿望就是用自己的努力,體現(xiàn)法律的公平正義,把笑容還給弱者。
在“遠望二號”做過技術員的趙玉中,1989年轉業(yè)到巢湖司法局工作。他用6年時間自學,取得了法律大專和本科學歷,1996年通過司法考試,取得律師資格。從1997年8月幫助一位外地農民打贏官司開始,趙玉中已經幫助無助的農民、遭遇不幸的農民工和殘疾人代理案件600多個,接待來訪萬余人次。
為了把笑容還給弱者,趙玉中自己卻常常緊鎖眉頭,因為他接手的往往都是過了追訴期限、取證十分困難的案件,需要付出比平常案件多出百倍的努力。2001年,秦正友給趙玉中打電話請求援助,他1997年在江蘇打工、從樓上摔下致殘,當時經調解對方已作了一次性賠償,早已過了上訴期。在秦正友的家,看到失去雙腿的秦正友躺在一張用土坯壘起的簡易床上,身上長滿了潰爛的褥瘡,了解到妻子已離他而去,秦正友和女兒只能靠年邁的父母種田來養(yǎng)活。趙玉中無法平靜,自費去了無錫馬山鎮(zhèn),把秦正友的境遇說給馬山鎮(zhèn)的領導聽,為他爭取到3.2萬元的人道主義補償。
為了把笑容還給弱者,趙玉中的作息時間再也沒有自己做過主。每天,他一大早就離開家,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辦公室門外已經有慕名來訪的群眾在等待著自己;到了下班時間,來訪的群眾不主動提出離開,他絕不會提出來,趙玉中知道“我耐心一點,辛苦一點,需要援助的群眾就多一些希望,對生活多一些信心。”
“法律援助不僅是維護受援者的合法權益,也是在維護黨、政府和法律的形象。”當選為十七大代表,趙玉中感到了光榮,更感到了責任的重大。他跟同事們說:“法律援助,簡單地用法律訴訟還不夠,還要用和諧社會的法制理念,化解社會矛盾,要讓受援對象的笑容更燦爛。” (本報記者 李陳續(xù))
(責任編輯:曾永紅)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第1樓 廣東省佛山市2011-12-07 21:08:27 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