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05-19 07:35 | 來源:新華網(wǎng) 2011年05月15日 20:02:10 | 查看:1642次
無私大愛為“折翼天使”撐起天空
——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教師默默奉獻掃描
新華網(wǎng)長春5月15日電(記者張穎、何悅) 面對人生的十路字口,他們毅然放棄安逸的工作,從事一份不為外人所理解的特殊教育工作。無論是埋怨還是委屈,無論是責任還是挑戰(zhàn),這些獻身特殊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們,都默默地、毫無怨言地承受了,一天比一天地投入,一天比一天地更愛“折翼天使”——殘疾學生。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找到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聾生輔導員劉海涵的時候,她正在排練廳幫學生排練舞蹈?!拔覀冋跍蕚錃埣踩诉\動會開幕式的表演。”劉海涵一邊對記者說,一邊用手語比劃著,告訴這些學生正式演出時的注意事項。很簡單的幾句話,重復交代了幾遍,再讓這些學生回到隊伍中,通過手語一傳十,十傳百告訴周圍的伙伴,整個過程花了近20分鐘。
“聾生除了打手語交代以外,還要再多囑咐幾次,才能讓他們真正理解這件事。”當了9年聾生輔導員的劉海涵,談起特教事業(yè)頭頭是道。
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劉海涵離開了原來安逸的工作崗位,來到長春大學做了一個聾生的帶班班主任?!霸趯W校里,我學會了手語,和聾啞孩子交流越來越方便,感情也越處越深。”就這樣,劉海涵做聾生輔導員,一干就是9年。
劉海涵坦言:“付出總有回報,回報就是學生對你沒有任何隔膜的親情?!眲⒑:f每年的教師節(jié),她的辦公室里都會擺滿學生送的鮮花和賀卡。
前幾年,劉海涵帶學生去南京演出。一個學生病了,劉海涵照顧她,一夜沒睡覺,第二天這個學生退燒后,一下子抱住了劉海涵,在她耳邊喊了一聲:媽媽。
“這一聲呼喚確實震撼了我,以往外人的不理解,家人的埋怨,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的辛苦和付出完全值得。”說到這里,劉海涵紅了眼眶。
聾生王寧在記者采訪間隙送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劉老師是我們的朋友,更像我們的媽媽,她能讀懂我們最細微的情感,我們信任她,愛她?!?/P>
因材施教,豐滿受傷羽翼
“怎么給盲生教好一堂課?我的方法就是說出給健康孩子上課的板書?!痹陂L春大學特教學院任教17年的李春燕道出自己的“獨門秘籍”。
李春燕主要教授中醫(yī)學、藥劑學等科目。多年來,她一直探索、研究適合盲人接受的教學方法?!白屗麄円允执?、以耳代目,用他們靈敏的聽覺、觸覺來代替視覺,這就是我的授課方式,也就是缺陷補償?shù)姆椒??!崩畲貉嗾f。
李春燕表示,為了讓盲生上好解剖課,她帶著學生四處買模型道具,實在沒有賣的,她便自己做。為了鞏固教學成果,她時常組織班上小測驗?!懊と说木碜硬缓门?,我得找盲生幫我念答卷,我給出分數(shù),可以說判一份盲生卷子,我可以判上四五份正??忌脑嚲??!?/P>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春燕的課題《特殊高等教育盲人中醫(yī)理論課教學方法的研究》在業(yè)內(nèi)受到廣泛關注。而長春大學特教學院的中醫(yī)專業(yè)在李春燕等一批教師的努力下,在國內(nèi)大學中頗有名氣。
“殘疾人一直習慣于受到別人的照顧,而我們的努力,只是想讓他們能融入社會,服務他人,真正實現(xiàn)他們的價值。”李春燕這樣表示。
最大的心理壓力來自責任
“殘疾學生大多有一種自卑心理,他們自我保護意識強,有時候我們一句話甚至一個舉動,都有可能傷害到他們?!弊隽耍的昝どo導員的于大勇告訴記者,他從長春大學外語學院轉到特教學院,首先要過的是自己的心理關。
“最大的心理壓力是對殘疾學生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他們的身體已經(jīng)很不幸了,再不能讓他們的心理和感情受到傷害。這是一個輔導員的職責所在。”
為了方便與學生交流,于大勇學會了盲文,學會了手語。每天只要學生下了課,不管是去食堂還是在寢室,總能聽到于老師的聲音。
“殘疾學生大多家里比較貧困,但他們從來不表達。”盲生趙佳莉剛上大學時,總是悶悶不樂,心事重重。于大勇通過側面了解,知道其家境無法供其上大學。“不能讓任何一個走進大學校園的學生掉隊?!庇诖笥轮鲃訋椭w佳莉申請助學金,還為她向高年級學生借來教材?!摆w佳莉現(xiàn)在很開朗,也能主動與我交流了?!?/P>
“我把每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北M管于大勇今年才35歲,可是他對學生的家庭狀況了如指掌。“在發(fā)獎學金或助學金時必須公平,如果哪個同學有想法了,還要細心地做工作,這些學生失去了光明,不能讓他們感到生活中也沒有陽光?!?/P>
“在心理上把他們當作特殊的學生去照顧,但生活中要把他們當作健康的學生去管理,他們終究要融入社會,只有讓他們自強、自立,才能夠應對社會的各種風險和坎坷。只有這樣,我才盡到了自己的責任?!?/P>
(責任編輯:吳雄)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