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02-07 00:50 | 來源:中國共青團網(wǎng) 2010年10月14日 | 查看:1773次
孫麗倩,女,漢族,中共黨員,河北石家莊人,06年畢業(yè)于河北石家莊學院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同年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wù)西部計劃,服務(wù)于阿勒泰市切木爾切克鄉(xiāng)寄宿制中學,07年參加自治區(qū)統(tǒng)一考試,成為富蘊縣喀拉通克鄉(xiāng)一中的一名“特崗教師”。
孫麗倩(資料圖)
我叫孫麗倩,河北石家莊人,06年畢業(yè)于河北石家莊學院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同年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wù)西部計劃,服務(wù)于阿勒泰市切木爾切克鄉(xiāng)寄宿制中學,07年參加自治區(qū)統(tǒng)一考試,成為富蘊縣喀拉通克鄉(xiāng)一中的一名“特崗教師”。今天我報告的題目是《青春的足跡閃亮在愛的田野》。
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大學生志愿者、現(xiàn)在的特崗教師,今天站在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經(jīng)歷,感到自己是幸福的。3年前,我和所有在座的大學生朋友們一樣,也曾面對即將跨出校門時的彷徨和苦悶。當這些已成往事,今天的我,滿心是收獲的喜悅。
06年7月,我?guī)е畛醯睦硐肱c憧憬,來到新疆。當火車駛?cè)胄陆畷r,映入眼簾的是茫茫的戈壁灘。那一刻我心中突然升起了敬畏,覺得原來擁擠的土地竟是那樣的開闊,天和地是那樣的近!并且就是在這樣的戈壁荒漠上處處都留下了人的印記:荒無人煙的戈壁丘陵上架起的電線、山中蜿蜒的柏油路、腳下延伸的鐵軌都讓你深深地感慨祖國真大、人真?zhèn)ゴ螅?/P>
選擇崗位時,我選擇了鄉(xiāng)級中學,我迫切的想要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是支教一兩年,我渴望真正的奉獻。我如愿以償?shù)氐搅饲心緺柷锌肃l(xiāng)寄宿制中學教書。
切木爾切克鄉(xiāng)地處阿勒泰市西北,70%的居民是從事牧業(yè)的哈薩克族,鄉(xiāng)政府中心僅有一條馬路,全長不過500米,雖然生活上的確有所不便。然而,它卻有著新疆特有的空曠開闊、自然美麗。我喜歡這里的自然和純凈,喜歡這里人們的友善,喜歡那些純樸善良,調(diào)皮卻又可愛的學生們……正是在這樣一個純樸的空間里才保留了那么可愛的心靈。尤其是在與學生相處的時間里我真切地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涵義?!?/P>
開學初,校長很大膽地將初三班交到我的手上,剛走上教師這個崗位的我,滿腔熱情,甚至覺得自己的到來可以在一夜之間改變學生的成績和命運。我努力地備課,挖空心思組織活動。可是,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了我的幼稚!在實際的工作中,我逐漸認識到,學生慣有的學習習慣,思維模式不是我一番誠懇的談話或是幾天、幾個月的督促就可以改變的。我必須承認,我曾為學生成績的不理想而深深地苦惱、灰心、失望過。但是學生的純樸和真摯使我不能輕言放棄,我既然來了,不能快速的改變他們的學習成績也要以科學的教育理念關(guān)懷他們幫助他們。教書育人的本質(zhì)不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嗎?
我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不會主動表達自己,也不習慣同他們眼中的成年人交流。我利用布置學生寫周記的方法,引導和鼓勵學生將他們羞于說出口的話寫在周記里。他們逐漸地打開了心扉,在周記里向我訴說他們的苦惱、矛盾、迷茫、理想,我也及時地通過批語來回復他們,以一個大姐姐的身份開導他們。我還從周記中發(fā)現(xiàn)了學生們身上除分數(shù)以外的優(yōu)點。比如,班里的努爾江同學,她非常內(nèi)向,記得我第一次跟她說話時她由于羞澀和激動竟哭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在周記里,她透露出對主持人的喜愛,便鼓勵她在一次辯論會上擔任主持人。那天,她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從此之后,她逐漸開朗起來,敢于同同學老師交流,成績也提高較快。今天,她已經(jīng)是一名高三的學生了,偶爾的電話和短信中不時展露出小女孩的可愛俏皮!
這種交流,使我和學生之間建立了真誠、友善的關(guān)系,不僅使學生緩解了青春期的種種煩惱,幫助他們提高了學習興趣和成績,也讓我不斷地修正和改變著很多簡單幼稚的思想,促進著我的成長!
孫麗倩(資料圖)
一年的成長更離不開我親密可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
“志愿者”,總覺得這是一個充滿了愛意和理想的溫暖詞匯!我為我是其中的一份子而深深的感到幸福,更為能結(jié)識人格和學識優(yōu)異的志愿者而感到深深地幸運!他們的勇敢、善良、悲憫、正直的人格、言行使我當時尚且懵懂的價值觀得以良性飛速的發(fā)展、完善。我深深地感恩于這一年的相知相處、感恩這可遇不可求的緣分。
一年期服務(wù)結(jié)束時大家真的像是那在人生小站上僅做了短暫停留的交叉而行的列車,我們沿著各自原有的生命軌跡緩緩分離……
決定留下的我,在結(jié)束了一年的志愿服務(wù)后又選擇了另一種形式的農(nóng)村“支教”。我參加了自治區(qū)的“特崗”教師招聘考試,考入阿勒泰地區(qū)富蘊縣喀拉通克鄉(xiāng)一中,成為一名真正的鄉(xiāng)村教師,留在了一個更為荒涼的農(nóng)村:第一次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喀拉通克鄉(xiāng)只有幾排破敗的土坯房子。不是沒有孤獨、不是沒有掉過眼淚、不是沒有想過要離開、要放棄!我知道只要我真的愿意,只要我真的想離開我就可以轉(zhuǎn)身!然而,看到我可愛的學生們從15公里外的家步行為我?guī)淼囊话烟}卜、一兜土豆、幾個饅頭、一個包子……家訪時,聽到學生的家長說“孩子上學這么多年第一次有老師到家里來,我們高興”時,我想我是有用的,至少我能影響這有限的幾個孩子的心靈,也許這就是我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更是使我最終能夠堅守這個崗位的最大動力。
永遠都不會忘記2007年的中秋,那個晚上是跟學生一起過的。我的8個學生中7個是回族,1個是哈薩克族。那天,孩子們都顯得格外高興,并且還透著點神秘。晚自習時,當我拿著水果和月餅走進教室的時候,布置的花花綠綠的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寫著——老師回不成家,沒事,我們都是您的親人! 我感謝我的孩子們!感謝他們帶給我的感動。有人提議--老師我們?nèi)ゲ賵鲑p月吧!于是帶著八個樂瘋了的家伙到了操場!看著明亮的月色居然有人想起了要玩打沙包! “沙包”是我星期天早上用了兩個小時,犧牲了我的破牛仔褲,馬蘭家的線,馬燕家的玉米磣子做出來的。于是2007年8月15月色下的操場上便有了九個人圍繞一個沙包的快樂……
因為人少合校,孩子們很快就要到縣上去學習了!我跟他們一樣希望他們都能遇到一個好老師!但我想那時我一定會哭的!明亮的月色、歡快的操場,淚水已經(jīng)潤濕了我的眼睛……
在這幾年中,還有另一件事支撐我走過最艱苦最動搖的時刻,那就是“麥田計劃”。
06年7月,剛到新疆,在農(nóng)業(yè)大學參加志愿者培訓的時候,我認識了王晶冰——“麥田計劃”的發(fā)起者之一。了解到麥田計劃是一個民間慈善公益助學組織,主要開展資助貧困學生和建立麥田圖書室等活動。那一刻我心中豁然開朗,是麥田計劃讓我找到了一個尋覓已久的平臺,就像麥田的口號所說--謝謝這些孩子給了我們一個表達愛的機會!同時也要謝謝麥田給了我一個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平臺和一種精神的歸宿。
在切木爾切克鄉(xiāng)生活工作都安定下來之后,我們便開始了走訪工作。走訪的過程里有很多孩子和家庭讓我們難以忘記!
有一對姐弟常被我們戲稱是撿來的孩子。那時我們常在阿勒泰市舊書攤上買讀者念給學生聽,攤主就是這對姐弟。偶爾和他們聊起才知道兩個孩子的家庭狀況不是很好,于是留下了孩子家的地址。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他們家用各種編織袋綴起的吊頂;記得昏暗的房屋里卻醒目的一墻證書和獎狀;記得阿勒泰12月的天站在他們家房子里順著腳心往上鉆的涼氣!記得孩子父母因寒冷而罹患的嚴重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母親骨骼變形干不了重活兒,父親的疝氣已有十幾年……家中的三個孩子從上小學就開始自己“掙錢”,賣苞米、賣春聯(lián)、收舊書報賣舊書刊、到飯店打工……家里的條件雖然艱苦,但一家人的精神面貌讓人振奮,三個孩子的懂事自強也深深打動了我們。
自然,兩個孩子都得到了麥田的資助。姐姐已經(jīng)中專畢業(yè)了,弟弟則以第一名的成績升入阿勒泰地區(qū)二中理科實驗班。
在麥田里還有許許多多這樣讓人動容的孩子。
此外,在走訪的過程里我還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他們愛崗敬業(yè),默默奉獻,熱誠細致,飽含激情,同時又是那么的謙虛。面對這些朋友常想到一個詞——“崇高”。一直以來在我的記憶和認識里“崇高”就是一個抽象的、永遠無法企及的詞匯。
然而,自從通過西部計劃來到新疆、做麥田的這個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人和事,使“崇高”這個詞忽然變得切近起來。先是遇見了王晶冰,曾經(jīng)覺得離自己很遙遠的“公益事業(yè)”原來也可以如此簡單,只要你愿意,就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給暫時處于困境中的孩子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再是遇到如林老師、劉老師那樣,十幾年如一日在鄉(xiāng)村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老師們,使我體會到崇高并不是一個遙不可及、不食人間煙火的詞匯,它出身于平凡瑣碎的生活、出身于每一位蕓蕓眾生的盡力而為。當我們每一人都心懷赤誠地去做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時,崇高也就回歸他的本性了,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可以很崇高。
自06年8月,中國麥田計劃在新疆成立了“新疆分社”起,三年來,共發(fā)展志愿者30余人,實地走訪學生146人,資助學生76人,各項資助款約210000元;募集圖書12000余冊,建立“麥田圖書室”11間;發(fā)放書包、文具等120余套;體育器材300余件;08年5月在烏魯木齊市建立了麥田圖書長期募集點。作為新疆分社的總負責人,我常常感到自豪和感動,心中常常涌動著幸福的暖流。麥田已經(jīng)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在基層的這三年中,我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踏實工作,擔任了學校的教務(wù)主任,并獲得阿勒泰地區(qū)2008年度“優(yōu)秀志愿者標兵”稱號。回顧過去,有一些切身感觸和朋友們分享:基層從來不缺乏機會,深入基層能得到更多的經(jīng)驗和鍛煉,雖然基層的條件苦,但只要你能踏實勤懇的工作,用心體會收獲,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就能迅速成熟地起來。當你給基層留下點什么的時候,心中的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只有在別人沒有開墾過的土地上,你才能收獲更多沉甸甸的希望。
(責任編輯:吳雄)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