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20 21:10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4.10 | 查看:11748次
王長義、王長信兄弟從商三十年與糧食打交道,1983年,他們開始從農(nóng)民手里收糧,堅持價比人高,秤比人實,農(nóng)民都爭著賣,面粉廠爭著收。2005年,兄弟二人開了個面粉廠,堅持“糧價隨行就市,錢糧立等可取”,兄弟二人以信義做人做事,數(shù)十年捐款、助人無數(shù)。他們用30多年的堅守,鑄成了“信義”的金字招牌。2014年10月,王長義、王長信榮登“中國好人榜”。
“長信義,得發(fā)展?!痹谏綎|泰安寧陽縣鶴山鄉(xiāng),有這樣一對常年和糧食打交道的“信義兄弟”:30多年間,群眾自愿把糧食賣給他們,只因他們從不“短斤少兩”;合作伙伴愿意和他們做生意,只因他們總是“一諾千金”;就連出場車禍,肇事司機也能和他們由冤家變親戚,只因他們重情重義。他們是鶴山鄉(xiāng)金麥香面粉廠老板王長義、王長信兄弟。
《山東好人之星》信義兄弟:堅守誠信 一諾千金 來源:齊魯網(wǎng)
1.兄弟倆誠信經(jīng)營20年 農(nóng)民爭著賣 面粉廠爭著收
“1983年,我退伍返鄉(xiāng),和大哥湊了300塊錢,每天起早摸黑、走村串戶收購糧食,再送往縣城、泰安等地的面粉廠?!蓖蹰L信回憶說。
當時,“糧販子”坑農(nóng)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農(nóng)民對上門收購的大多數(shù)糧販很不信任,但對兄弟二人大家卻很放心?!袄贤鯇幙勺约禾濣c兒,也不會給俺少一兩,價格上還比別人貴一分,秤桿子實誠?!贝迕駨埿懔颊f。
一來二去,十里八村的百姓認準了這對兒實誠的兄弟?!白畛趺刻焓召?000斤,后來能達到1.5萬噸?!蓖蹰L信翻看著有些泛黃的記賬本。
1998年的一天,王長信到泰安芝田面粉廠送糧,會計將一摞5000塊錢現(xiàn)金當3000塊給了他,直到回家才發(fā)現(xiàn)多了2000塊錢。2000塊錢,當時足以支付廠里2名搬運工3個月的工資,還可以解決第二天收糧缺錢的燃眉之急。拿著錢,王長信卻吃不下飯?!霸圩龅氖橇夹馁I賣,不能賺這昧心錢,得給人家送回去!”疲憊的王長信立即開車返回一百多里外的工廠。深夜,廠內(nèi)漆黑一片,唯獨會計室還亮著燈,會計正納悶地一遍一遍數(shù)錢,當接過王長信送回的2000塊錢,會計淚流滿面,拉著老王的手不放,“多虧您把這錢送了回來,否則得扣我好幾個月的工資??!”
在近20年收糧、送糧過程中,類似的情況不下十次,但每次王長信的第一反應就是“送回去”。
隨著兄弟倆一件件講信用的事被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跟他們做生意。1997年,兄弟二人的生意出現(xiàn)資金短缺,汶上縣白石村種糧大戶于秀文聽說后,二話不說把家里價值6萬元的糧食賒給了王長信,連張欠條都沒收。當年臘月二十九晚上,王長信還是冒著寒風給于秀文送去了糧食錢,因為他知道,信譽比金錢更重要。
為防止糧販子摻假,晚上各面粉廠都不會收糧,然而老王誠信的口碑在面粉廠老板眼中卻是金字招牌,他們說:“凡是老王送來的糧食,咱多晚都收!”
王長信(左一)和王長義(中)在查看糧食質(zhì)量 。圖片由中國文明網(wǎng)·山東站提供
2.“誠信”招牌引農(nóng)民爭相送糧 確?!凹Z價隨行就市、錢糧立等可取”
2005年,兄弟倆籌集12萬資金,注冊成立了泰安市金麥香面粉制品廠。憑借多年誠信招牌,送糧群眾越來越多。為此,兄弟倆還琢磨出了“糧食代存”的新道道,老百姓把麥子免費存到面粉廠,可憑單據(jù)隨時提取、折現(xiàn),王長義向儲糧戶承諾:“把糧存到這里,不用考慮糧食損耗,而且保證價格‘隨行就市’?!?/p>
“不缺斤,不短兩,天熱還給提供茶水喝!”今年50歲的黃山村民張勝銀自面粉廠成立就給兄弟倆送糧,每年累計運送130萬斤,他說:“過去,儲糧是農(nóng)民的‘心病’,夏要防潮、秋要防蟲、冬要防鼠,如今存到這里,既不怕變質(zhì),又能隨時取用,方便得很!今天送糧隊伍不算壯觀,人多時能排到2、3里路以外,等8、9個小時都不稀奇!”
王長信(右一)和王長義(左一)在和前來售糧的農(nóng)民交談 。圖片由中國文明網(wǎng)·山東站提供
每年10月糧食收購旺季,各地的面粉加工廠無不忙著跑信用社、四處借錢,只為收購糧食時手里能多點兒“現(xiàn)錢”。然而王長義、王長信兩兄弟卻不著急,即便是最忙最需要錢的夏季,兩人也沒怎么為錢發(fā)過愁。因為糧農(nóng)即便拿不到現(xiàn)錢,也愿意把糧食“賒”給他們。不為別的,只為“信義兄弟”這里“糧價隨行就市,錢糧立等可取?!?/p>
“糧價隨行就市”,這絕不是虛言。今年七月份,村民王騰云把家里收割的六十多噸小麥陸續(xù)送到金麥香面粉廠收購點。由于旺季人多,也暫不缺錢,他卸下小麥就走了,連當時的糧價是多少也沒留意。八月底,孩子要開學了,手頭急需現(xiàn)錢,家里老人埋怨:也不瞅瞅價簽,好歹心里有個數(shù)。王騰云卻一點兒也不擔心,多年跟王長義、王長信兩兄弟打交道的經(jīng)驗告訴他:他倆說多少,就是多少錢。結(jié)果,王騰云拿著糧本一對:糧價從七月的每斤1.2元漲到了1.3元,“多賺”了六千多元!一家人高興得不得了。“家里老人也不好意思了,改口說,‘信義兄弟’就是講信用。該掙的錢掙,不該掙的一分也不拿!”
王長信(中)和王長義(左)和前來售糧的農(nóng)民查看糧食質(zhì)量 。圖片由中國文明網(wǎng)·山東站提供
“錢糧立等可取”,也不是空話。八九月份學校集中開學,不少糧農(nóng)都扎堆取錢。8月中旬,鄰村村民劉立遠拿著糧本找來了。他有八九十畝地的小麥都送到了這里,算起來超過400噸,是金麥香面粉廠最大的糧農(nóng)。怕王長信的錢不好湊,他還提前兩天打了電話。小麥時價每斤1.24元,王長信以1.26元的價錢給劉立遠結(jié)清了絕大部分款項?!斑€留著一點糧食沒兌?!眲⒘⑦h說,等到年節(jié)用糧的時候,再拿著糧本過來取糧食?!澳菚r價高,我直接拿糧食回去,兩頭都賺?!?/p>
3.兩兄弟主動攬下?lián)p失 保質(zhì)保換誠信經(jīng)營贏口碑
正當生意興隆時,兄弟倆卻遭到當頭一棒。2012年初,鄉(xiāng)飲鄉(xiāng)一家饅頭房購進金麥香2噸面粉,王長信去要錢時,卻遭遇賴帳:“面粉質(zhì)量有問題,蒸的饅頭不起個,你們得賠償損失!”老王一時之間懵了,“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磨面機在開機時磨面不均,也有可能是酵母問題??僧敵醭兄Z面粉保質(zhì)保換,就得守信,不能把立起的誠信招牌砸了!”兄弟二人攬下責任,免了這家饅頭房5000元的面粉款。
為此,信義兄弟建立產(chǎn)品質(zhì)量可追溯體系,并決心提高磨面工藝。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兄弟倆又著手建設年產(chǎn)20萬噸優(yōu)質(zhì)小麥面粉加工項目,新上500噸生產(chǎn)線一條,同時配套有機面條等延伸產(chǎn)品生產(chǎn)線。“新生產(chǎn)線采取最新工藝,從小麥磨成面粉,要走60公里路,麥皮、麥芯和殘渣能徹底分離,既節(jié)能又環(huán)保,咱的金麥香面粉又上了個新檔次!”王長義介紹說。
王長信(中)和王長義(右一)在面粉生產(chǎn)車間向工作人員了解試運行情況。圖片由中國文明網(wǎng)·山東站提供
為更好守住舌尖上的安全,保證家鄉(xiāng)的美味,2008年,兄弟二人整合周邊村莊6000畝土地,成立金鶴山糧食合作社。通過“基地+農(nóng)戶+企業(yè)”的形式,對糧食基地實行統(tǒng)一播種、統(tǒng)一施肥、統(tǒng)一管理,從源頭上管控原糧。優(yōu)質(zhì)原糧比普通糧食高2分錢,鶴山鄉(xiāng)近2萬農(nóng)戶嘗到了甜頭。
面粉質(zhì)優(yōu)價廉,使得金麥香面粉廠在既無業(yè)務員,又不花錢做廣告的情況下,“聞香而來”的客戶與日俱增。金麥香面粉經(jīng)銷店輻射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面粉銷售到泰安、沂源乃至浙江、遼寧、吉林等地。企業(yè)先后榮獲“國家綠色食品”、“山東省放心糧油”、“泰安市消費者滿意單位”等榮譽稱號。
4.人如其名 王家兄弟捐款助人已成習慣
“我們兄弟四人出生后,由爺爺取名‘義、庚、智、信’,就是希望我們傳承信義美德?!泵棵坑龅绞虑椋值軒讉€總會想起爺爺?shù)亩?,“一個字要守一輩子,至少不抹黑我們兄弟的名字!”
俗話說,“買賣好做,兄弟難擱”,也有人說,“一年合伙,二年紅火,三年散伙”,對于信義兄弟這樣的家族企業(yè),員工多數(shù)是親戚、鄰居,但他們卻相處得十分融洽,從沒紅過臉?!捌綍r我們都聽大哥的,兄弟之間共事更要少打點小算盤,多點大胸懷,家和才能萬事興……”王長信說。
信義兄弟“講情義”是有目共睹的。職工王強的母親生病急需用錢,他們先后墊付9萬多元。員工子女上學缺錢、家中有難,他們總會熱心相助。街坊缺錢應急、客戶遭遇不幸、村里捐資助學、修路架橋,鄉(xiāng)內(nèi)慈善募捐他們總是跑在最前面。多年來捐款數(shù)不勝數(shù),而做生意算賬精明的信義兄弟,卻總是記不住這一筆筆善款到底是多少數(shù)額。
王長義(左)交代工人要確保出廠產(chǎn)品質(zhì)量 。圖片由中國文明網(wǎng)·山東站提供
2011年中秋節(jié),就在王家兄弟聚在一起準備吃團圓飯時,卻等來了個壞消息。81歲的老父親王守平在騎車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一輛拉石子的卡車側(cè)翻,把老人埋在了石子底下。那年中秋,一家人在醫(yī)院急診病房外焦急度過。萬幸的是,搶救及時,父親沒有生命危險,卻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遺癥。看到原本身體硬朗、還能下地種菜的父親如今躺在病床上,吃喝拉撒全都需要照顧,王家兄弟一時不能接受。肇事司機更是忐忑不安,匆忙四處籌錢,等待王家兄弟“獅子大開口”。“再多的錢也換不回父親的健康,一家人已經(jīng)陷入悲傷,不能再讓另一個家庭塌了天。”望著滿臉愁容的肇事司機,他們做出了令人意外的決定,當天讓他從交警隊提走了事故車,并表示不再追究法律責任,除住院花費的1萬元,王家兄弟沒再要車主一分錢。王家兄弟的寬容大度,讓車主既愧疚又感激??偸歉羧钗逄嶂Y品來看望老人,竟然走成了好親戚。
縱橫生意場30年,王長信永遠記得:剛創(chuàng)業(yè)時,聽說兄弟倆資金短缺,汶上縣白石村種糧大戶于秀文曾二話不說就把家里價值6萬元的糧食賒給了王長信,連張欠條都沒收。當年臘月二十九晚上,王長信冒著寒風給于秀文送去了糧食錢。因為他知道,信譽比金錢更重要。正是這樣的相互信任,才成就了“信義兄弟”的今天。
(本網(wǎng)根據(jù)《中國好人榜——王長義 王長信》、《泰安王長義、王長信兄弟:信義經(jīng)營30年守誠信從不缺斤少兩》等稿件綜合,感謝中國文明網(wǎng)·山東站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總說誠信是金,人人渴望。但有幾人能在金錢利益面前,始終堅守誠信?做生意的“信義兄弟”做到了,并且用事實告訴了更多的生意人,誠信不僅沒有讓自己吃虧,還讓自己的企業(yè)效益越來越好。生意人就是要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這不必諱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如其名,王家兄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信義”二字的真諦,中間有苦楚,有艱難,但最終的回報始終豐厚。做人與做事是相通的,因為是信義之人,因為是君子,王家兄弟對職工、友鄰甚至陌生人的幫助變得理所當然。現(xiàn)代社會需要更多“信義兄弟”這樣的誠信人,這樣誠信是金的事兒,給每日低頭向前的人們以希望和信心。
(責任編輯:項麗)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