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16 12:39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5.06 | 查看:1497次
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杜長勝。 圖片來源:徐州文明網(wǎng)
77歲的杜長勝是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梁集鎮(zhèn)梁集村村民。2010年,杜長勝的大兒子、大兒媳先后遭遇意外事故身亡,身后留下330多萬元債務(wù)。老人賣房、賣廠,甚至將事故賠償金和拆遷補償款都用來還債,用近5年時間替兒子兒媳還清了債務(wù)?!疤孀舆€債不是應(yīng)該的嗎?下一步,我想把孫子教育好,他父母離去的早,我要教會他做好人。誠實守信是做人起碼的標(biāo)準?!倍砰L勝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015年10月13日,杜長勝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2015年6月,杜長勝榮登“中國好人榜”。
“替子還債不是應(yīng)該的嗎?我還能到北京來領(lǐng)獎,真是沒想到。要是把利息都能還給人家,那是最好不過了,但現(xiàn)在我年紀大了,還不上利息了,我心里總是覺得愧疚。下一步,我想把孫子教育好,他父母離去的早,我要教會他做好人。誠實守信是做人起碼的標(biāo)準?!倍砰L勝這樣說。
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座談會和授獎儀式在北京舉行。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梁集鎮(zhèn)梁集村村民杜長勝當(dāng)選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10月15日下午,載譽返徐的杜長勝老人告訴記者,他從來沒想過能獲得這個榮譽。
杜長勝老人在“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授獎儀式”現(xiàn)場。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故事還要從2010年說起,2010年杜長勝的大兒子、大兒媳先后遭遇意外事故身亡,身后留下330多萬債務(wù)。老人承諾:“只要我有一口氣在,就是傾家蕩產(chǎn),也要把這些賬還了!”為了盡快還清債務(wù),老人賣房、賣廠,甚至事故賠償金和拆遷補償款都用來還債,只要家中有錢從不讓錢在自己手上過夜,立刻還到債權(quán)人手中。如今,330多萬元的債務(wù)已經(jīng)還清。
1.兒子留下的賬,我老頭子都認
杜常勝是土生土長的徐州市睢寧縣梁集鎮(zhèn)梁集村喬莊組人,干了一輩子的加工掛面生意,因為為人誠信,生意一直做的不錯?!白鋈艘姓\信”是老杜一輩子的生意經(jīng),誠信經(jīng)營,童叟無欺,從不坑蒙拐騙、從不躲賬賴賬,在當(dāng)?shù)乜诒芎茫崞鹚蠹叶紩Q起大拇指夸一句“誠信”、“硬氣”!就是這么一位一輩子信守誠信的人,在古稀之年因一場車禍,再次被推到誠信的風(fēng)口浪尖上。
杜長勝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杜存平中學(xué)畢業(yè)后就跟著他做生意,先是做水泥預(yù)制板,后開辦起了掛面廠,因為質(zhì)量好、信譽好,生意越做越大,又投資建起了永恒面粉廠。
然而,新面粉廠啟動建設(shè)9個月后,也就是在2010年10月23日,杜存平因為意外交通事故去世。不幸的事情在幾個月后再度發(fā)生,2011年7月28日,杜存平的媳婦朱艷麗在縣城又遇車禍身亡,當(dāng)時面粉廠僅正式投產(chǎn)10多天,尚有330萬元的債務(wù)。
失去兒子兒媳,杜長勝老兩口悲痛欲絕。來源:徐州文明網(wǎng)
兒媳朱艷麗去世后,找杜長勝打聽還錢的人陸續(xù)來了。面對330多萬元的巨款,杜長勝一下子懵了?!拔以趺匆矝]想到會有這么多!自己年齡大了,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yè)了,這些年對于他們的事情,我根本不過問?!倍砰L勝說,那時,自己真想一死了之,但看著大兒子和兒媳婦留下的兩個尚未成年的孫子、孫女,想著一直講誠信的兒子、媳婦,他還是強忍著悲傷堅持了下來。
這時候,有人勸杜長勝,“錢是你兒子借的不假,但人都已經(jīng)不在了,你個老頭子認什么賬啊!再說了,你也還不起啊,還有你都70多歲的人了,拖拖就過去了,誰會為難你這樣的老人?到法院也會照顧你的。”有人給他支招。也有人說:“現(xiàn)在借錢跑路的人多了,人死賬爛,還什么???”
杜長勝也曾動搖過,330萬畢竟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啊,自己又這么大了,能活幾天,還掙那口氣干什么?可看到債主那急切甚至有些絕望的眼神,他心軟了:“借錢給兒子的人都是我們的恩人啊,他們的錢也是一個一個的血汗錢,哪能就這樣坑了人家?!薄叭嘶钜惠呑?,錢算個什么,兒子不在了,不能給他留罵名?!倍砰L勝堅定了還錢的信心。
接下來,杜長勝做了一件令大家意外的事情。所有向他打聽過還錢事情的人,他都一一給他們打電話通知,“來吧,拿著借條來,我兒子不在了,賬我老頭子認了,我給你們重新打借條?!?/span>
杜長勝老人手中的賬本清楚地記錄著每一筆債務(wù)。來源:徐州文明網(wǎng)
在梁集鎮(zhèn)開酒店的姜兆慶就是其中一個接到電話的?!罢f實話,有些意外,老人家能承擔(dān)這些?!苯讘c說,他當(dāng)時借給杜存平8萬元。消息傳開了,拿著借條的人都來了,杜長勝都重新給打上借條,簽上自己的名字。“請大家放心,我就是砸鍋賣鐵,賣血賣腎也會還大家錢的。”在這期間,有一戶債權(quán)人之前借給杜長勝大兒媳婦一萬元錢,但沒有欠條,杜長勝也只是聽兒媳婦隨口說過一句?!爱?dāng)對方提起此事時,我二話沒說,當(dāng)場承認?!倍砰L勝說,還有一戶因為賣變壓器而產(chǎn)生了十幾萬元的債務(wù),盡管沒有欠條,但他也認了。
杜輝借給了老人兒子12萬,出了事之后,杜輝整個人都蒙了:“12萬啊,要是沒人認,可是血本無歸啊。”心情一直忐忑不安的杜輝接到老人打來的電話,如同在夢中一樣,他說:“我做夢都沒想到這錢還能要回來!”
2.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把兒子的債還了
按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兒子死亡后,其父母是法定遺產(chǎn)繼承人,如果需要償還債務(wù)的話,需要先剝離一部分老人的贍養(yǎng)費、未成年子女的撫養(yǎng)費用,剩余財產(chǎn)用來償還債務(wù)。
對杜長勝來說,兒子兒媳留下的廠房、住房、流動資金,都是遺產(chǎn),在支付贍養(yǎng)費、撫養(yǎng)費后,應(yīng)該用來還債。大兒媳婦的死亡賠償金不屬于遺產(chǎn),拆遷補償款屬于老人的自有財產(chǎn),都可以不用于償還債務(wù)。這個時候,杜長勝已經(jīng)分不清哪個是兒子的,哪個是自己的了,他的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砸鍋賣鐵還錢,不能讓兒子、兒媳死后背罵名,更不讓孫子在村里抬不起頭,哪里還能考慮到自己。
杜長勝手指的方向便是已經(jīng)變賣的面粉廠。來源:徐州文明網(wǎng)
2013年初,杜長勝開了一次家庭會議,二兒子一家正在創(chuàng)業(yè),手頭也欠下不少錢,但支持他還債。其他人均沒有異議,杜長勝決定“砸鍋賣鐵還債”。
為了盡快還清債務(wù),杜長勝開始了一次次地奔走。工廠以160萬元的低價變賣,城區(qū)的一套住房賣了35萬元,大兒媳婦的死亡賠償金32萬元,自家拆遷補償款80萬元,以及手中的流動資金,還有老兩口多年的私房錢也都拿了出來,全部用來還債。
2013年5月,村民杜輝分三次拿到了借給杜長勝兒子的12萬錢,在梁集鎮(zhèn)開酒店的姜兆慶也領(lǐng)到杜長勝還的8萬元。到2013年底,330萬元債務(wù)大多還清。
3.再苦再累,也要讓孫子挺起腰桿
債務(wù)是一座大山,壓在杜長勝的身上。起初,他嘗試著把投產(chǎn)不久的面粉廠運轉(zhuǎn)起來?!叭绻坏┩A?,原有的一些原料將要受損,機器也要受損,廠房同樣要受損,這樣面粉廠就更不值錢了!”杜長勝說,為了讓面粉廠正常運轉(zhuǎn),他流著淚拼著命地干,裝車、送貨、卸貨、跑銷路。杜老漢當(dāng)時已經(jīng)74歲,干的全是重體力裝卸活,50斤的面粉袋,每人一天要扛下近200袋。
“那段時間,他瘦得連路都走不動了,還得硬挺著干活。”杜長勝的老伴說起此事,也是淚流不止?!安幻Σ恍?,不忙哪來的錢還賬!”杜長勝說,這樣艱難的日子,直到面粉廠、機器等以低價出售出去后,債務(wù)還清了,才算結(jié)束。
杜長勝老人在田中勞作。來源:徐州文明網(wǎng)
為了還債,省吃儉用是杜長勝生活的唯一標(biāo)準。梁集村頭一處簡陋的板房,是老人現(xiàn)在的住所。身上一件黑色的棉服已經(jīng)破舊不堪,伴隨了老人數(shù)個嚴冬。煎餅、鹽豆,基本是老人夫妻倆每頓的伙食。曾經(jīng)溫暖的家,變成了現(xiàn)在的板房,個中心酸誰人知!但杜長勝不后悔,在他看來欠債還錢,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家沒了不要緊,但良心不能丟。
“再怎么困難,我們都咬牙挺過來了。賬還清了,我們心里踏實了,死去的兒子、媳婦也不會落下罵名,孫子也能挺直腰桿做人了!”杜長勝老人用手抹了一把淚,傷感中帶著幾分自豪。因突遭變故而輟學(xué)在家的孫子、孫女,也在他的帶領(lǐng)下漸漸地走出了迷茫。
4.感覺虧欠的是,沒給他們付利息
2013年底,330萬元債務(wù)大多還清,可杜老漢還欠著20多萬的利息錢??墒牵尷蠞h感動的是,眾多領(lǐng)到還款的債主,都主動表示不再要任何利息。
“我不是不想還利息,主要是我已經(jīng)沒有力量來還了,沒辦法承擔(dān)。”杜長勝一臉愧疚的對債主說,“誰的錢都是流汗賺來的,都不容易??上艺娴睦狭耍刹粍恿?,等孫子長大了,再報答你們吧?!?/span>
如今,老兩口住在距離從前的工廠不遠處的簡易板房內(nèi),日子非常清苦。來源:徐州文明網(wǎng)
讓老杜想不到的是,沒有一個人要利息。大兒子杜存平在借錢時,許諾給對方一分的利息,但還債那一天卻沒有人再提起?!岸际青従?,他們家也不容易,只要能把本錢拿回來就行。看到白發(fā)蒼蒼的杜大爺,起早貪黑的賺錢還給我們,誰還忍心提利息的事,那樣,我們還是人嗎?”村民杜鵑說。梁集村村民姜兆慶也說:“老人確實不容易,當(dāng)時有不少人認為,欠的錢是沒指望了,但結(jié)果都還了。人死賬沒爛,就憑老人的這份誠信和信義,我也不能再要利息了?!?br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auto; line-height: 28px;"/> 一句“只要我有一口氣在,就是傾家蕩產(chǎn),也要把這些賬還了”的承諾,見證了杜長勝老人身上寶貴的誠信品質(zhì)。杜長勝老人古稀之年為子還債的事跡經(jīng)央視、鳳凰衛(wèi)視、人民網(wǎng)、揚子晚報等媒體宣傳報道后,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點亮了人們心靈深處最圣潔的誠信之光,為后人寫下了活的傳奇,樹立了光耀古今的豐碑。
(本網(wǎng)根據(jù)稿件《中國好人榜——杜長勝》《信義老爹杜長勝:古稀老人“父還子債”誠耀彭城》等綜合,感謝徐州文明網(wǎng)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誠信”二字,這之中包含了多少艱難苦澀?!叭说靡姓\信”,老人的話句句砸在心窩上!強忍失去兒子兒媳的悲痛,獨自扛起巨額債務(wù),為的是履行自己一生做人的承諾!面對這位老人,我們肅然起敬!
(責(zé)任編輯:逯江楠)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