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4-21 22:05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8/12 | 查看:819次
吳捷輝,男,1964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廣東省揭西縣,現(xiàn)任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廣聯(lián)六福超市經理。20多年來,他恪守誠信經營著一家超市,同時發(fā)起成立愛心聯(lián)盟,致力于扶貧幫困公益事業(yè)。2018年11月,他入選“中國好人榜”。
做生意講良心,做公益獻愛心。這是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廣聯(lián)六福超市總經理“老廣”的人生信條。正源于此,他誠信經營的同時,創(chuàng)辦了廣聯(lián)愛心聯(lián)盟,20多年如一日扶貧幫困,贏得了社會的贊譽,奇臺縣的群眾聽到“老廣”的名字都豎起了大拇指。
大家口中的老廣其實本名叫吳捷輝,因為他是廣東人,叫老廣更加親切,久而久之,老廣竟成了他的代號,吳捷輝對此毫不介意,在他看來,“老廣”這個稱呼比吳總聽著更舒坦更親切。
吳捷輝 圖片來源:昌吉新聞網
志比金堅 誠信經營闖天下
“哎呦這不是老廣嗎?快上車,你今天又要去哪里獻愛心呢?”2018年6月的一個上午,筆者跟隨吳捷輝去奇臺縣團結社區(qū)的辦公室采訪,剛上出租車他就被出租車師傅向永福認了出來,而向永福像是老熟人和吳捷輝熱情地打著招呼。向永福告訴筆者,多數(shù)奇臺人都知道“老廣”,不僅是因為他是到奇臺做生意的廣東人,還因為他做公益是出了名的。近十分鐘的路程,都在愉快的交流中度過,臨下車,向永福和吳捷輝握手再見,還不忘說:“老廣,加油!”
行至二樓吳捷輝的辦公室,十幾平米的辦公室里兩面墻上掛滿了錦旗,有幾個錦旗無處可掛,只得兩三個錦旗層疊地摞著掛在一起,櫥窗里的榮譽證書和獎杯也擺得滿滿當當。辦公桌前的椅子上有一大摞嶄新的兒童穿的棉衣、棉褲,吳捷輝笑著解釋說:“這是我從康居社區(qū)的維吾爾族殘疾人大媽手里收回來的,一件40塊錢,她做了100件,我全買了,到時候捐獻給貧困家庭的孩子,這樣不僅她有了4000塊錢的收入,貧困家庭的孩子也可以過個暖冬。”
和吳捷輝聊天的過程,始終都得聚精會神地聽,稍有不認真,就聽不懂他的話。整整30年,吳捷輝始終鄉(xiāng)音未改,“廣東是我的第一故鄉(xiāng),奇臺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這兩個地方都是我最熱愛的故土,生活在奇臺,還說著廣東話,也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本。”吳捷輝不好意思撓撓頭說。
吳捷輝的思緒又回到了1988年,年近24歲的他只身離開了老家廣東省揭西縣,只因他的親戚在新疆做生意,“新疆特別美,你來新疆做生意吧!”就這樣一句簡短的話,吳捷輝義無反顧來到新疆。聽說奇臺人實誠、民風質樸,他直接選定奇臺縣,不曾想他竟扎根在奇臺,娶妻、結婚、生子,“有妻、有女、還有自己的事業(yè),一生足矣!”吳捷輝感嘆說。
民間有句話“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潮商?!睆墓胖两瘢诳v橫捭闔的物資市場里,自然不乏潮商的身影,而吳捷輝就是其中之一。初到奇臺,滿眼都是石子土路和破舊的平房,他并沒有被眼前的蕭條景象嚇退,而是敏銳地嗅到了商機。他來到古城飲料廠進行食品加工,綠豆糕、糯米餅……這些南方的小吃一經上市,竟征服了地地道道北方人的味蕾,他們生產的這些小吃銷到了周邊縣市的大小商超。后來,企業(yè)倒閉后,他決定自己開超市。
吳捷輝正在超市理貨 圖片來源:昌吉新聞網
1991年,他揣著500元錢,賒了一件13平米的土房子,取名為“廣聯(lián)商店”就正式開張了。從此吳捷輝就走上了經商創(chuàng)業(yè)之路,從而老廣就正式走進奇臺縣老百姓的視線。他始終恪守著潮汕人做生意的八字方針“薄利多銷、誠信經營”,努力打拼,從一個13平米的小商店發(fā)展成為現(xiàn)如今113平米的超市。
筆者跟隨吳捷輝來到奇臺縣四中對面的廣聯(lián)六福超市,一進門,他就直奔貨架將貨物歸置整齊,隨手拿起貨架上的抹布將蒙了一點灰塵的貨物仔細擦拭干凈,“哈哈哈,我這也是職業(yè)病了,總是控制不住我自己!”老廣打趣說。筆者看到,超市商品上全部帶有“廣聯(lián)專營”的標簽,標簽上的單價和服務電話一目了然。老廣解釋說:“貼標簽就是為了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如果買到假冒偽劣產品號投訴,有些人覺得我是多此一舉,在我看來寧可苦了自己也絕不欺騙消費者。”吳捷輝認真地說。
老廣的超市旁就是奇臺縣人民公園,筆者在公園隨機采訪了一位市民馮世輝,他表示,身邊的朋友買貴重的煙酒都會首選廣聯(lián)六福超市,馮世輝說:“他們家的商品都貼著標簽,老廣有假一賠十的承諾,從他那買貴重煙酒我們都放心?!?/p>
采訪的過程中,老廣一直很低調,關于他的事跡,筆者只能從他身邊熟悉的人口中了解。和他在一條街上開店的陳強表示,有一次,老廣給碧流河鎮(zhèn)西戈壁村的陳曉龍的商店送貨,回家一算賬,陳曉龍多付了50元錢,他又專門折回去給陳曉龍送回。有一年春節(jié),顧客把裝著近萬元的現(xiàn)金和重要證件的包落在了老廣的超市里,老廣想方設法聯(lián)系到該顧客,將錢包還給失主后,失主感激萬分,第二天送給老廣一面寫著“誠信待客、品德高尚”的錦旗。
老廣誠信經營的點點滴滴的事例還有很多,他正是靠著誠信經營的可貴品質,將自己的事業(yè)一步步做大、做強。他以德立身,實現(xiàn)了信譽與利潤的雙贏。
愛人如己 善心善舉顯情懷
當吳捷輝在生意上辛勤打拼的時候,沒有忘記用自己的力量去溫暖周邊需要幫助的人。達則兼濟天下,他用善行義舉生動詮釋了這一顛撲不破的真句良言。
這些年,吳捷輝已經記不起自己到底具體出過多少錢、幫助過多少人,扶多少困境中的人上馬并送一程。記憶里最深刻的一次是1993年,一位女子帶著孩子到他的商店里買東西。吳捷輝上下一打量,這兩個人衣衫襤褸,穿的鞋子幾乎都沒有鞋底了。看著這樣凄惶的情景,吳捷輝心里的同情瞬間溢滿了胸膛,當即他就給這個小男孩買了衣服鞋子。一番交談后才知道孩子的母親叫古麗,是奇臺縣五馬場鄉(xiāng)青海村的牧民,家里生計舉步維艱。從知道之后,吳捷輝給這個家庭捐款捐物的腳步就再也沒停下來,甚至將自己結婚的新家具大立柜也一股腦拉到古麗家去了。后來,想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他,將自家貨品無償賒古麗,幫她在青海村開了一家小商店維持生計?!艾F(xiàn)在她家的日子已經好太多了,2011年我去古麗家的時候,看到我當年拉到她家的那個柜子上半截已經破的沒有了,她們家沒舍得扔還在用著呢……”如今的吳捷輝笑呵呵地說著。情義綿延近二十年,那個已經破舊斑駁了的立柜無聲地記錄了老廣扶弱濟困的善意。
吳捷輝(中)帶領廣領愛心聯(lián)盟志愿者參加捐贈活動 圖片來源:昌吉新聞網
如果說對周圍人無私的付出是小愛,那么對于國家發(fā)生的每一次傷痛,吳捷輝每一次的善行都是大愛。2011年4月14日,吳捷輝與妻子正在商店打理生意,青海玉樹發(fā)生大地震的消息突如其來。他當時就顧不得手頭的生意,想著自己得趕緊給災區(qū)的人們做點什么才好。于是他匆匆合計了一下當日貨款現(xiàn)金有1000多元,仍覺不夠,索性他將存給孩子上學的教育基金存折也拿了出來,兩個加在一起有2500多元,沒有再耽誤一下的他馬不停蹄地頂著中午的大太陽趕到縣紅十字會,將現(xiàn)金和自己無比的牽念與祝福一起送到了遠方的災區(qū)。這樣的善行不勝枚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九十年代以來吳捷輝主動捐助抗震、抗旱、洪災等等各類的捐款達18萬余元,真真切切地詮釋了老廣的大愛無疆。
吳捷輝用自己微薄的超市收入無私地擔負起一次又一次的奉獻,使得周圍的愛心人士深受感染。于是2013年5月,在奇臺縣紅十字會的幫扶下吳捷輝發(fā)起成立了廣聯(lián)愛心聯(lián)盟,凝聚起了來自人大、政協(xié)、各界模范人物、企業(yè)代表的愛心力量,隨時準備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更有力量的援助之手。整整五年來,廣聯(lián)愛心聯(lián)盟開展幫扶貧困戶、獻愛敬老院、為貧寒學子撐起一片天、民族團結一家親等各色各類的活動將近100余次,捐款捐物合計人民幣高達70萬元左右。2016年3月廣聯(lián)愛心聯(lián)盟眾望所歸地榮獲了奇臺縣社會公益活動先進集體的稱號。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吳捷輝付出的點點滴滴,都被這個社會用自己的方式所記住。當辦公室里被紅閃閃的錦旗和榮譽證書所淹沒的時候;當百分之八十的奇臺人都能認識他并親切喊他“老廣”的時候;當他被冠以道德模范人物、愛心人士等等一系列榮譽的時候……所有來自社會的感激讓他更有力量在公益的路上高擎溫暖的火炬?!柏敻唤K歸是來自社會的,幫助別人是我不可推卸的職責。讓一切人和事都變得美好,是我最終的愿望!”老廣吳捷輝說得那么認真。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 陶恒)
快評
懂得感恩、恪守誠信、勇?lián)熑?,就是對國家和社會最好的回報?/p>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