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04-25 07:55 | 來源:京報網(wǎng) 2011-03-07 14:56 | 查看:2178次
京報網(wǎng)訊 一位父親欠債十年不還,兒子在父母早已離異并隨母長大的情況下選擇了替父還債,甚至在父親去世后依然按時還款。是什么讓這個守信兒子一諾千金,為父還債三年半還說爸爸不是個“老賴”?
債主眼里的“老賴”
“辦這個案子特不容易?!蔽鞒欠ㄔ簣?zhí)行庭呂法官拿著案卷回憶。被執(zhí)行人叫郭永革,1997年跟朋友王先生借了9萬多,此后十年一直沒還。直到2006年,王先生為了讓郭永革一次性還錢,再三讓步達成調(diào)解,讓他只還5萬元。即便這樣,承諾還錢的郭永革簽了調(diào)解書就杳無音信了。
在王先生眼中,郭永革是個不折不扣的“老賴”。打他的電話關機,找不到他確定的住所,在報紙上懸賞收集線索,也沒有得到他的下落。直到2007年春節(jié)的大年初二,費盡心思的王先生突然給法院打電話說在其家中終于堵到了郭永革。
郭濤和法官商談還款事宜 通訊員 舒銳 攝
那天,郭永革原計劃是和家人去逛廟會的,出門買趟煙的工夫就被等候多時的債主“抓個正著”。東拼西湊了不到一萬元,還差4萬元,郭永革承諾當年3月20日再還2萬。這一次,他又食言了。3月21日,要么就是還錢,要么就是拘留。法律只給郭永革留了兩條路。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想到了在園林學校當老師的兒子郭濤,把他一個電話叫到了法院。
“父親顯得很憔悴,雖然只有五十四五歲,可我當時突然覺得他像個老頭兒了。”如果沒有擔保人,郭永革只能被拘留。
雖然民間有父債子還的說法,但在法律上郭濤確實沒有義務替父還債。如果他不做擔保人,誰也不能強令。“既然我來了,就不能眼瞅著他被拘留。”郭濤自愿替父擔保,如果父親不能履行義務,他將以自己的收入償債?!拔颐靼讚5呢熑?,最壞的結果就是我還唄,怎么著我的情況也比他好些。”
但事后,郭永革又杳無音訊了,把債務丟給了兒子。
與1997年的9萬元相比,四五萬元在2007年已經(jīng)算不上什么大錢了。但對郭濤來說,負擔也不輕。郭濤在中專學校當老師,當時工資只有2000多。剛結婚的他每個月還要償還2000元房貸,手頭并不寬裕。
為了替父親還債,他只能每個月都拿出800元左右攢著,每半年就湊夠5000元給法院送來。雖然郭濤說這并沒給他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可與此相關的是,他結婚5年還沒有要孩子。
兒子眼里的“好父親”
欠債十年不還,東躲西藏玩“失蹤”,這樣的人在法律上無疑是個“老賴”。但說起自己的父親,郭濤的第一句話卻是:“我覺得他不是老賴,肯定是有難處還不了?!?/P>
不知道郭濤對這個評價有多少發(fā)言權。郭濤小時候,父親經(jīng)常出差不在家。十幾歲時,父母就離婚了,郭濤隨母生活。父親很快再婚,又有了孩子。上學時輔導功課,高考時填報志愿,父親都沒有管過,倒是欠債的時候想起了兒子。對于這樣的一個父親,郭濤卻對他毫無怨恨:“別人都說我父親對我沒負什么責任,可我覺得他對我挺好??赡苁堑貌坏降牟庞X得珍惜?!?/P>
郭濤說,父親挺“傳奇”的,小時候練快板、山東快書,后來學武術。再后來棄武從文,當上了記者站的站長。因為脾氣耿直,和上級搞不好關系。所以干脆自己寫書、寫劇本。印象中,他是個很勤奮的人,對生活也沒什么要求。
在郭濤初中時的記憶中,和父親最“頻繁”的接觸就是受命找父親要生活費。每次不管父親有錢沒錢都會給一些?!叭绻袝r只給200塊錢,也是因為他兜里就那么多了?!?/P>
父親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正在寫個劇本,馬上就有錢了?!笨捎霉鶟赣H的話說,她只看到過一筆錢,就是寫了本小說,被《宰相劉羅鍋》電視劇改編劇本時用了一些。經(jīng)過訴訟,討回了2萬元。父親總是“云游四方”,經(jīng)常說又有個公司租房子讓他寫劇本呢,后來郭濤才知道那都是他自己的錢。
郭濤考上大學后,需要交3000元雜費,母親一直做臨時工,拿不出錢來,就找郭永革要?!案赣H答應了,說自己在外地,讓我去找他一個朋友拿錢。我后來發(fā)覺,他是借錢給我交學費的?!惫鶟f,上大學后,父親還專門去看他,給宿舍同學也買了很多吃的。
在郭濤結婚后,他和父親倒是聯(lián)系更多了。可能是父親漂不動了,也想享受天倫之樂了。郭濤有一次摔折了腿,妻子要上班,母親又要顧著新房裝修又要照顧老人,分身乏術。照顧郭濤的任務就落在了那個老不著家的父親身上?!白≡簳r他天天陪床,回家休養(yǎng)后他每天從天通苑跑到我在廣安門的家,做飯端水、攙我上廁所?!边@算是父親對郭濤最細致的一次照顧了。
在交流中,記者發(fā)現(xiàn),除了大學探訪和生病照顧之外,郭濤和父親很少有什么故事。嚴格來說,他和父親的“交往”甚至連“編年史”都算不上,應該用“斷代史”來形容。父子倆一年見不了幾次,甚至幾年見不了一次。這三十幾年,父子倆在一起時間按天算加起來也不到兩年。小時候經(jīng)常出差、初中時去拿生活費、大學時的探訪,伏案寫書的背影、談創(chuàng)作時的興奮……父親閃現(xiàn)在一個個生活場景、一個個記憶片段甚至一個個幻象中,有些支離,而郭濤就拾起了這一個個碎片粘起了一個完整的父親形象。
替父還債“很正常”
雖然父親曾經(jīng)對自己的照顧少得可憐,甚至后來癱瘓在床病入膏肓,但郭濤仍然覺得,父親在就是個挺好的事。他走了,就永遠沒有父親了。
“那天他不停地喘了半個小時,我們覺得不對勁,趕緊給他穿衣服準備去醫(yī)院。就這個工夫,他就沒了?!惫鶟D了頓說:“我當時很難受,但也想著,他這輩子不容易,這一去也解脫了?!?/P>
父親只給郭濤留下了一副快板,一大包劇本的書稿,還有一張判決書——那是一家影視公司欠他20萬元創(chuàng)作費的憑據(jù)。郭濤說,父親讓他留著這個東西。但是對方也找不到,不知道這張判決還有沒有用。
被人追債十多年的郭永革也是個被人欠錢的債主。
郭永革沒給兒子留下一分錢,只有一屁股債。人都死了,欠的錢怎么辦?郭濤咨詢了律師,律師說他是擔保人,欠債人去世,郭濤還要承擔責任?!懊靼琢诉@個法律義務,我就接著還錢唄。我簽了擔保就得這么做,挺正常的,誰都應該這么做,只不過可能這么做的人少了?!痹谶€了三年半之后,父親的這筆債只剩5000元了。
“如果你覺得我這么做有點高尚的話,那也算是繼承我父親的?!惫鶟@句話讓記者有些錯愕,兒子如此守信能是繼承欠債父親的?聽著有些別扭。
郭濤解釋說:“我爸當年和我媽是一個單位的,單位散了的時候,我爸作為領導把手下所有人的工作都安排好了,最后剩下我媽一個人沒能安排。要說這也挺無私的。他和我見面時,經(jīng)常會說看不慣社會上一些丑惡的事情。他寫的都是歷史人物,要么是大俠義士,要么是像劉羅鍋那樣的耿直官吏?!?/P>
記者眼中的郭濤
因為知道母親對父親有怨氣,郭濤替父還債的事瞞了母親一年多的時間。母親知道后專程打電話埋怨法官,說憑什么郭永革欠了錢,讓她兒子還債。
“我媽媽也是出于保護我的目的?!惫鶟f,雖然母親嘴上說他是傻兒子,但當他去法院還錢時,母親還不忘問問“你的錢夠不夠,不夠從我這兒拿。”
在父親腦血栓發(fā)作,抱病在床,又已經(jīng)離婚無人照料的時候,郭濤和母親把他接到自家,日夜照料。
郭濤就是在這樣的母親的教育下長大的。傳統(tǒng)又善良的家教給了他一個最好的人生觀基礎。郭濤說,他給學生講課時都說的是美好的事。
父親欠債在別人看來終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記者之前還擔心能否順利采訪。沒想到郭濤說得很坦然,沒有任何回避。在記者為能否在文中使用他和父親的真實姓名征求郭濤意見時,他沒有任何猶豫就說“沒問題”。
就像郭濤拼起了一個父親的形象一樣,記者在采訪中也逐漸拼起了一個郭濤印象:對金錢不追逐,對親情很珍惜,對生活很滿足,這樣坦蕩磊落的人在今天并不多見了。在采訪最后閑聊時,郭濤才告訴記者,他在學校教的課程是——德育。
記者手記
在我和郭濤的談話中,最大的感覺就是溫暖和陽光。他始終帶著微笑,回憶那個帶給他很多“麻煩”的老爸。不知不覺中,那個欠債不還的“老賴”形象在我的腦中竟然模糊了。一份十幾年欠下的債,在欠債人死后終于慢慢還清,也算一個最好的結局。
郭濤收入不高,至今還背著父親的債,父母早年離異,父親的照顧也不多……在別人看來,郭濤完全可以怨恨,但他對父親沒有丁點怨氣,記住的都是父親的好。他用最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面對金錢,面對親情。不怨天尤人,所以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更多幸福。這應該是人們應有的心態(tài),如今卻成了郭濤最大的特殊點。
今天,不少人為了錢可以背信棄義,甚至六親不認,而教師郭濤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人們?nèi)绾涡攀爻兄Z,如何對待親情,如何面對生活。
記者 孫瑩 文
(責任編輯:吳雄)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