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01 21:08 | 來源:瞭望 2024年1月1日 11:07:50 | 查看:15248次
◇“獻血對自己來說是舉手之勞,但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挽救一條生命?!?/span>
◇“做公益不是用嘴巴去說服人,而是用行動去影響人。”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閔尊濤?劉楊
在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qū)長征廣場,熊曉莉(左)進行志愿服務活動(2023 年9 月 1 日攝) 胡江濤攝
多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填寫市里第一份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動員身邊20多人登記或捐獻遺體器官……這是江西省贛州市下崗女工熊曉莉26年公益路上的鮮明標記。
從因善結緣現任丈夫,到因善得到更多人幫助,再到把善行傳遞給兒童村的孩子們……熊曉莉的凡人善舉不斷匯聚更多的公益清流。
“無償獻血就是隨手公益”
2022年,7次;2021年,11次……當《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見到熊曉莉時,她打開手機上的“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小程序,向記者展示自己這些年的獻血記錄:146次(包括全血、成分血),獻血總量達到86200毫升。
“這里最早記錄顯示為2004年,但從1998年我就開始無償獻血,實際上獻了多少次、多少量,已記不清了?!毙軙岳蛘f。
26年前的一天,在原贛州木材廠上班的熊曉莉下班經過市里百貨大樓時,看到門口停著一輛獻血車,她帶著好奇走上前去詢問自己能不能獻血,“我當時快40歲了,不知道還符不符合條件”。
經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她詳細了解了無償獻血的規(guī)定和流程,在接受檢查后獻了第一次血——400毫升全血。從此,無償獻血成了熊曉莉的一種助人方式。
記者第一次見到熊曉莉是在醫(yī)院,她正照料病床上的丈夫汪四春。2023年8月初,汪四春因檢查出腸癌,入院接受手術。說話間,護士聽聞記者來訪,還以為是要采訪汪四春,準備將他換到另一個單獨的病房。一問才知道,原來汪四春也是個“獻血達人”:23年間他的獻血次數達到202次,總量82200毫升。
在贛州市志愿服務隊中,每當血液中心因血源緊張發(fā)出征集獻血信息時,他們往往最先報名。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fā),當地血庫告急。正在外地探親的熊曉莉夫妻得知消息后,立刻打車回到贛州,第二天他們就去獻了血。
平時,熊曉莉還動員身邊的人加入無償獻血隊伍,現在家里妹妹、妹夫等人,以及鄰居們也在她的帶動下積極參與無償獻血。“獻血對自己來說是舉手之勞,但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挽救一條生命。”熊曉莉說。
正因為有著共同的公益夢想,曾有過不幸婚姻的熊曉莉和汪四春相識、結緣,并于2015年重新組建家庭。每天,他們都騎著電動車一起去做家政工作,下班后再做志愿服務,“日子雖平淡,生活也不富裕,但我們很滿足?!?/strong>汪四春說。
2022年7月,按規(guī)定年滿60歲的熊曉莉不能再獻血,需要“封針”,但她的志愿服務事業(yè)一直在持續(xù)。扶貧濟困、幫教助學、愛老護幼……熊曉莉一直奔波在志愿服務一線。
2021年,熊曉莉獲得當年“‘中外好人網’優(yōu)秀志愿者”稱號。從2013年在贛州見到熊曉莉開始,“中外好人網”創(chuàng)始人談方和她已結識11年。“偶爾做公益不難,長期堅持做公益很難,像熊曉莉這樣難能可貴?!?/strong>談方說。
“不是用嘴巴去說服人,而是用行動去影響人”
在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qū)龍都嘉苑社區(qū),提到熊曉莉,居民無不豎起大拇指,她不僅因常年獻血而出名,更因做了很多常人無法理解,甚至沒有勇氣去做的事而令人肅然起敬。
龍都嘉苑社區(qū)屬于保障性住房小區(qū),主要由回遷房、低保戶的安置房以及公租房組成,5700多常住人口中有近20人簽訂了《江西省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這些人都是在熊曉莉的影響下自愿登記的。
“動員大家去獻一兩次血不難,難的是捐獻遺體器官,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很排斥。”熊曉莉坦言。
“要我們登記,你自己登記了嗎?”“你家人捐獻了嗎?”……面對居民的質疑甚至詰問,熊曉莉認為,講出自己和家人的捐獻故事是最有力的動員。
2006年,熊曉莉簽訂《江西省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成為贛州第一個申請登記遺體器官捐獻的志愿者;2014年,熊曉莉的一位家人捐獻了眼角膜;2015年,熊曉莉的丈夫在她的影響下也簽訂了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2023年,熊曉莉的另一位家人向當地醫(yī)學院捐獻遺體做醫(yī)學研究……
熊曉莉說,做公益首先是自己身體力行,這樣才能去影響、感染更多人。
贛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繆忠燕說,不管哪里需要人去做“三獻”宣傳動員工作,熊曉莉總是站在前臺,“熊大姐本身生活拮據,但這不影響她有一顆做公益的熱心?!?/span>
龍都嘉苑社區(qū)有一些無人照料的低保戶,熊曉莉空閑之時就會去義務打掃衛(wèi)生、照顧小孩、幫忙做飯,“有次她還私底下找到我們,希望每月資助一個低保家庭小孩200元?!饼埗技卧飞鐓^(qū)干部嚴龑說。
熊曉莉也會遭遇一些不理解:“怎么那么傻,自己沒多少錢還要捐給別人”……但熊曉莉明白,“做公益不是用嘴巴去說服人,而是用行動去影響人?!?/span>
“做公益就是積德行善”
“他這兩天已經輸了好幾個單位的血,都是免費的?!?023年,記者見到熊曉莉時,她正照顧病床上術后恢復的汪四春。
按照規(guī)定,個人無償獻血量累計超過1000毫升的,終生可以免費享用所需要的血量;獻血者的配偶、雙方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等家庭成員可以按照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
“我感覺輸入的是年輕人的血,恢復得很快。”汪四春開玩笑地說。
免費用血給經濟拮據的熊曉莉一家人帶來了一些寬慰,而這份善意自然轉化而來的果實也曾惠及他們的家人。因罹患癌癥,汪四春的女兒2022年開始接受化療,受益于父親長期堅持無償獻血,她在醫(yī)院治療時不僅能優(yōu)先用血,還可以報銷。
2013年,得知熊曉莉家人患病、家庭經濟困難時,談方和“中外好人網”志愿者前往醫(yī)院看望并資助了1萬元。在談方看來,做公益說不定什么時候也會惠及自己和家人。
在醫(yī)院和熊曉莉一起照顧汪四春的,還有一位來自贛州天使兒童村的孩子郭俊。
2018年開始,熊曉莉夫妻加入了兒童村志愿者隊伍行列。多年來,他們幾乎每天都去幫忙做飯,最多的時候要照顧十幾個孩子的飲食起居,“看著孩子們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比什么都高興,他們就像我們自己的孩子。”
這次,孩子們聽說汪叔叔生病了,都來醫(yī)院看望他。言傳身教下,兒童村的孩子們也一直在做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活動,他們曾經一起沿著贛江河堤清理垃圾、到火車站做導引,用自己的方式回饋著社會。
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多數人都能像熊曉莉一樣,去做舉手之勞的善舉,這個社會就有更多愛、陽光和希望?!?/strong>談方說。
(《瞭望》2024年第01期 )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