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19 11:51 | 來源:馬鞍山日報 202209/02 03版 | 查看:863次
市民帶著孩子在花雨廣場觀看道德模范事跡巡展
文圖/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李鷹 孫園
這是一個好人輩出的時代,這是一個追求信仰的時代。
近年來,馬鞍山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培育“好人精神”,持續(xù)推進“十個一”好人文化工程建設,即一座好人館、一條好人街、一本好人書、一片好人林、一排好人長廊、一批好人崗、一支好人七彩志愿服務隊、一張好人卡、一個好人基金、一組大劇院好人專座等,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引導全社會形成鮮明的“德者受尊、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
截至今年8月,全市已培育涌現(xiàn)出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獲獎者3人,安徽省道德模范1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98組104人,榮登“安徽好人榜”88組(92人),“馬鞍山好人”639人(組);評選產生市精神文明“雙十佳”485人(個)。
好人變成名人
暑假伊始,來自和縣烏江鎮(zhèn)濮集社區(qū)的36名留守兒童走進“馬鞍山好人館”,孩子們頭戴小紅帽、系上紅領巾,流連在好人展板圖片、影像、故事光影前,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凡人善舉心生感動?!斑@些好人是我崇拜的偶像,我要好好學習、不斷進步,從小學好人、長大做好人?!绷羰貎和跤赙裾f。
為充分發(fā)揮好人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馬鞍山市對“馬鞍山好人館”進行了提標維護,不僅動態(tài)增添了新入選“身邊好人”的先進事跡,而且采用了聲光電等新科技手段和互動形式,宣傳展示近年來涌現(xiàn)出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先進典型。市文明辦還特別邀請了“中國好人”桂中華、傅強、谷常新,“安徽好人”金元偉、趙顯生等擔任志愿講解員,讓好人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參觀者直觀感受到好人就在身邊。
在朱然文化公園內的“好人林”,由馬鞍山45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們親手栽種的“垂絲海棠”樹正迎風搖曳、茁壯成長,而每棵樹上的小標牌,標注著認養(yǎng)人的姓名和事跡簡介,讓游人在觀賞美麗風景同時,也將好人事跡潛移默化地留在腦中。如今這里也成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基地,先后有13批200余名青少年在這里接受“好人精神”熏陶。
為提升好人影響力和知名度,馬鞍山市在城市主干道花雨路上打造出“道德模范(好人)一條街”。漫步其中,道路兩旁路名牌櫥窗里,隨處可見全市省級以上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圖像和事跡簡介公益廣告。市文明辦每年精心編撰一本《馬鞍山好人風范》,如今系列專輯共收錄了500余名全市各級好人事跡。
在馬鞍山,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最美奮斗者、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葉連平,全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周圣清等一批“好人”成為了具有全國影響的“名人”。
好人就是家人
馬鞍山市把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當做家人看待,建立了禮遇幫扶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常態(tài)長效機制,做到精神上嘉獎、社會上優(yōu)待、政治上關懷、困難上幫扶,通過加大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宣傳、幫扶、禮遇力度,在全社會形成“德者受尊、好人好報”的鮮明價值導向。
2021年夏,家住博望區(qū)丹陽鎮(zhèn)的“中國好人”婁開勝的妻子患上了大病,由于婁開勝夫妻倆都是盲人,靠推拿按摩收入本來就微薄,加上婁開勝樂善好施,一時為湊不齊高額醫(yī)療手術費而心焦。市文明辦和馬鞍山市七彩好人志愿服務隊獲悉后,立即發(fā)起了捐款活動,不到一天就籌集捐款5000余元,及時送到婁開勝手中,解了他燃眉之急。
2021年馬鞍山市通過政府注入、社會捐款等方式打造了公益善心平臺,募集資金20萬元,設立道德模范“幫扶基金”,對有困難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群體進行困難幫扶。為落實好禮遇幫扶工作,馬鞍山市修訂了《馬鞍山市道德模范和好人典型榮譽稱號管理辦法》等,建立“經常聯(lián)系”的工作機制,及時為好人們排憂解難,把全市各級文明辦打造成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娘家”。
在把好人當家人中,馬鞍山市更注重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關懷。發(fā)放“好人卡”,讓身邊好人享受免費乘公交等12項社會優(yōu)待服務;在馬鞍山大劇院設立了好人觀劇專座,讓好人免費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組織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開展“尋蹤生態(tài)文明之旅、感觸鄉(xiāng)村振興之旅、傳統(tǒng)文化之旅和紅色傳承之旅”等主題教育活動……
“馬鞍山好人”霍聲霞感慨地說:“我參加了三次市文明辦組織的活動,感受到了全社會越來越尊重、禮遇好人,感受到馬鞍山市真正把好人當家人,禮遇好人落到了實處?!?/p>
好人樂于助人
每天早上清晨,位于湖東路第二小學路口的“好人崗”前,人們總能見到一位穿著紅馬甲的老人,站在慢車道邊,護送前來上學的小學生安全通過馬路進入學校。這位老人叫吳祥祿,盡管今年73歲了,但他每天早上堅持來到“好人崗”開展護送孩子上學志愿服務工作。
為激發(fā)身邊好人堅守信念、助人為樂的熱情,市文明辦在金鷹廣場和市展覽館等人員流動密集的商圈設立了“好人崗”。參與“好人崗”值守的先進典型紛紛亮身份、作表率,主要開展向市民宣傳反詐騙和垃圾分類,疏導交通、調解交通糾紛,守護學生上放學過馬路,保管市民寄存物件,提供礦泉水,雨天為市民提供雨傘,接待市民和游人咨詢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好人崗”借出的每一把雨傘都能如數(shù)歸還,更加體現(xiàn)出馬鞍山市民的文明素質。截至今年8月,參加“好人崗”值守的道德模范、各級好人和志愿者達到1358人次,服務接待市民3000余次,志愿服務時長6970余個小時。
為充分發(fā)揮好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示范帶動作用,馬鞍山市組織身邊好人建立了七彩好人志愿服務隊,共設立紅色教育宣講、金色產業(yè)發(fā)展、橙色暖心幫扶、綠色生態(tài)家園、青色文明風尚、紫色文體健康、藍色教育科普7支活動隊伍。
自2019年以來,市文明辦每年都開展“好人行”系列宣講巡展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先進模范、學習先進模范、爭做先進模范的熱潮。參與宣講的好人們表示:“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當好新時代文明播種機,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種子在廣大群眾心頭開花結果?!?/p>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