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5-08 20:44 | 來源:北晚新視覺 2020-05-06 17:05 | 查看:959次
“我不怕暴徒或本土恐怖分子用炸彈炸我,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必定為公義拘捕所有犯法的人”。
自黎智英等亂港分子被抓后,針對香港警察的恐嚇行為開始變本加厲。5月5日,曾收到炸彈威脅的港警“一哥”、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出席立法會會議時硬核放話說,“我不怕暴徒或本土恐怖分子用炸彈炸我,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必定為公義拘捕所有犯法的人”。
當天鄧炳強在出席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指出,從去年6月至今年4月中,有約8000人因牽涉“反修例風波”被捕,當中1365人被起訴。而約四成的被捕者是學生,鄧炳強批評說是有人為了私利而鼓吹年輕人犯法,并將責任推卸給政府及警察,而自己卻享受政治紅利。
面對多名反對派議員的無理質(zhì)詢,鄧炳強不僅從容應對,最后還在總結(jié)時還發(fā)表了一波硬核發(fā)言。
鄧炳強表示,他作為一名警察,不評價“反修例事件”追求的事是對或錯。但過去9個月香港只是變得更加暴力,四處都是汽油彈,到處都遭到破壞,無辜市民被暴徒追打。他反問,“這到底是是不是大家想要的香港呢?經(jīng)過這10個月獲益的是什么人呢?”
鄧炳強指出,獲益的其實就是那些繼續(xù)鼓吹別人暴力,而自己獲得政治紅利或其他利益的人。
他表示,自4月18日拘捕傳媒集團老板(黎智英)及一些有權(quán)有勢的人后,一些針對警隊的行為變本加厲。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嚇怕警方,讓警方不敢向他們執(zhí)法,讓他們犯法之后還可以逍遙法外”,鄧炳強表示,這樣的行為不止讓香港法治蕩然無存,社會治安日益變差,還會讓香港進入長久分裂的狀態(tài)。
盡管如此,鄧炳強強調(diào)他與警隊的所有同事會竭盡所能、無畏無懼地守護香港。“我不怕暴徒或本土恐怖分子用炸彈炸我,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必定會為公義、以及香港的法治拘捕所有犯法的人”。
鄧炳強還說,讓犯法的人付出法律的代價這個定律是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的。“只有那些邪惡的人才會告訴你,你不喜歡法律就可以不遵守法律。我鄙視這些人”。
黎智英被抓 圖源:香港“東網(wǎng)”
上月20日,黎智英、李柱銘等亂港分子被抓后,鄧炳強收到了炸彈包裹,拆開后里邊裝置冒煙且傳出濃烈易燃物品氣味。港媒指出,這次已是半個月內(nèi)第五宗涉及郵遞方式的危險品案件,5宗“襲郵”事件針對目標包括警隊、社會福利署及傳媒機構(gòu)等。
之后各界人士發(fā)聲譴責這樣的行為,更有多名政界、法律界人士直言,這是香港“本土恐怖主義”日逐漸抬頭,屬恐怖主義手法,絕對不能容忍,警方應盡快揪出兇徒,將其繩之以法。
根據(jù)香港警務處向立法會提交的2019年香港治安情況簡報顯示,修例風波導致的暴力及違法行為令下半年罪案數(shù)字上升,2019年香港整體罪案數(shù)字是59225宗,較2018年增加5000宗,上升9.2%。
延伸閱讀:
“港警一哥”剛抓黎智英就收到炸彈,暴露了誰的真面目?
“警隊一哥”收到匿名者寄來的土制炸彈,這不是影視劇中的橋段,而是20日在香港真實上演的一幕。香港“本土恐怖主義”為何抬頭?多名政界及法律界人士指出,泛暴派煽動、縱容暴力是造成這一局面的罪魁禍首。
4月20日上午10時左右,香港警察總部收件處人員在處理寄來包裹時,發(fā)現(xiàn)一個以英文書寫、收件人注明為警務處處長的可疑本地包裹。拆開檢查后,發(fā)現(xiàn)包裹內(nèi)有電線及電池等裝置,并突然冒煙、傳出濃烈易燃物品氣味,于是通知爆炸品處理課。
爆炸品處理課初步檢查發(fā)現(xiàn),可疑包裹為簡易爆炸裝置,能近距離炸傷打開包裹的人并傷及附近約1米范圍內(nèi)的人,屬于近年來全球恐怖主義分子常用的裝置。
所幸,事件中無人受傷。警方已將其列作“導致相當可能會危害生命或財產(chǎn)的爆炸”案處理。港島總區(qū)刑事總部已表示會盡一切能力調(diào)查及緝捕涉案疑犯,同時因為過去發(fā)生數(shù)次寄至警方的信件里藏有可疑粉末的情況,警方不排除這些案件有關(guān)聯(lián),會全力跟進調(diào)查。
這里有一個背景需要強調(diào)一下,香港警方近日打擊黑暴行為的力度加大。上周六(18日),警方拘捕包括“禍港四人幫”成員黎智英、李柱銘等在內(nèi)的15名亂港分子,重創(chuàng)泛暴陣營。
媒體注意到,警方剛拘捕黎智英、李柱銘等亂港分子,就收到寄給“警隊一哥”、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的土制炸彈。而鄧炳強,去年11月獲任命為警務處處長,上任后更是以嚴正執(zhí)法處理黑暴著稱。
在拘捕黎智英、李柱銘等人當晚,鄧炳強明確表示,警方不會理會被捕者的背景、是否有權(quán)有勢、有否控制傳媒抹黑警隊等,只要有人犯法便會執(zhí)法。
“警隊一哥”遭暴徒以土制炸彈威脅,引發(fā)香港各界人士尤其是政界及法律界人士關(guān)注。眾人直言事件令人震驚,顯示“本土恐怖主義”正在抬頭。他們同時指出,香港向來是相當和平的城市,泛暴派煽動、縱容暴力,正是今日局面的罪魁禍首。
律師馬豪輝形容,此次事件是對香港的治安、執(zhí)法部門嚴重的挑釁行為,而該枚土制炸彈具一定殺傷力,對他人構(gòu)成傷害甚至威脅生命,已屬恐怖主義手法,絕對不能容忍,警方應盡快揪出兇徒,將其繩之以法。
香港中律協(xié)創(chuàng)會會長陳曼琪表示,這是非常嚴重的“本土恐怖主義”行為,匪徒不止挑釁警隊,更是挑釁香港法治及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必須予以強烈譴責。她認為,愛護香港的人對于違法的行為應該作出強烈譴責。
值得注意的是,警務處處長收到土制炸彈,已經(jīng)是半個月內(nèi)第5宗涉及郵遞方式的危險品案件,5宗“襲郵”事件針對目標包括警隊、社會福利署、傳媒機構(gòu)等。其中,警隊是重點針對目標。
在香港,非法及惡意引爆炸彈是重罪,一經(jīng)定罪,最高可判處終身監(jiān)禁。但過去將近一年時間里,法律的嚴苛并未震懾暴徒的不斷挑釁。有報道指出,香港自去年“修例風波”以來,“本土恐怖主義”不斷抬頭。在愈演愈烈的黑暴活動中,暴徒的攻擊從使用大量汽油彈,演變成使用土制炸彈,危險信號不斷升級。去年下半年起,涉及爆炸品的案件有11宗,警方檢獲大批外國恐怖分子經(jīng)常使用的TATP炸藥、金屬水喉或鐵釘炸彈,更曾在一個月內(nèi)檢獲5支真槍。今年農(nóng)歷新年以來,又發(fā)生4宗在公共場所放置遙控爆炸裝置的案件。
“本土恐怖主義”抬頭,已成香港近期除疫情外的另一關(guān)注重點。4月15日,香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0網(wǎng)站開通之際,香港特區(qū)政府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和警務處處長鄧炳強都談及打擊“本土恐怖主義”的情況。
李家超表示,特區(qū)政府保安局在2018年成立了“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由6個紀律部隊,在反恐情報、培訓、應變、教育等方面加強合作,產(chǎn)生協(xié)同效應,以全面和整體地提升反恐部署。特區(qū)政府部門也致力打擊“本土恐怖主義”的萌芽。
目前特區(qū)有一系列法律去處理香港的安全和國家的共同安全。李家超說,對于任何試圖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特區(qū)政府不會視若無睹,可以依照相關(guān)法例加以懲處。
鄧炳強表示,雖然警務處在止暴制亂上初步取得成效,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力活動最近稍有回落,但不排除這些極端暴力意識已經(jīng)滲入香港。因此,大家對這些近乎“本土恐怖主義”的行為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要予以強烈譴責,遏制這些行為。
他表示,面對“本土恐怖主義”的威脅,警務處將提升應對準備,包括加強情報搜集,以及增加反恐部門人手,保障重要基礎設施安全等,同時需要教育香港市民防范有關(guān)恐怖襲擊的威脅。在執(zhí)法上,針對極端暴力行為,警務處會跟律政司研究引用《聯(lián)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作出檢控的可能性。
鄧炳強說,面對“本土恐怖主義”的威脅,必須使用最合適和有效的法律。
香港的繁榮安定得來不易,目前雖面臨亂港分子黑暴沖擊,但政府、警方及廣大市民維持社會治安和維護國家安全的信心更堅強、行動更堅決。郵寄給鄧炳強的土制炸彈,嚇不倒“警隊一哥”和他的同袍,反倒是暴露出暴恐分子反人類反社會的一面。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觀察者網(wǎng) 央視新聞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