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3-22 23:44 | 來源:中國婦女報 2019-06-13 04版 | 查看:929次
“六一”期間,一些學齡兒童通過參與軍訓的形式,在深度體驗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資料圖片)
● 最好的美育是用愛心、耐心去帶領(lǐng)孩子們親身沉浸在革命歷史中,真正讓孩子們“愛上英雄美,濃厚愛國情”,這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福祉。
●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愛國情懷培育的起點,父母、親人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未來的每一步選擇。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wǎng)見習記者 徐陽晨
“軍隊里的規(guī)矩特別嚴,班長疊的被子特別好看,我要好好學習。”“緬懷著先烈,內(nèi)心涌動著家國情懷,對先烈的尊重和對侵略者的恨凝聚成前進的方向?!痹?jīng)為習近平總書記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的大涼山彝族小姑娘吉好有果在參加“看世界·愛中國”公益教育活動時寫下這樣的日記。
2018年8月,吉好有果參加了一個特殊的夏令營,組織者是一群具有家國情懷、使命擔當?shù)耐艘圮娙?。參與者是以“全國十佳新時代好少年”為代表的孩子們,他們的任務是在這一次的愛國教育活動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植青少年國防觀念和愛軍情懷。
如何讓兒童的愛國主義教育更好地入心入腦,是組織這次活動的老師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北京西北部的軍營里,孩子們經(jīng)歷了一場嚴格的訓練,從隊列到內(nèi)務,從安全教育到行為規(guī)范,他們學習了軍事知識、歷史知識,還有作家老師教授的以俄羅斯文學為背景的寫作知識。從心靈到身體,孩子們完成了一次行動預熱。
拳拳愛國之情來源于社會教育的精心播種
社會力量參與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愛國主義教育是“領(lǐng)航”課程,猶如在孩子們心中扎下一顆啟明的種子,將培植他們?nèi)松鷪詫嵉母?,照亮成長中前行的道路。
北京家國情懷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曾珍說,“我們的愛國教育活動重在情懷培育,目的就是想為每一個孩子養(yǎng)好一顆心,一顆愛國心!”教育公益事業(yè)的目標是在多元化、多維度的社會資源支持下,創(chuàng)新式地開展各類體驗項目,“讓每一個中國人愛中國,特別是要在孩子們的心中,培育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強國之心,這是兒童文化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曾珍說。
炮聲雖遠,彈痕猶在。能戰(zhàn)方能止戰(zhàn),在和平年代,兒童教育更要居安思危,進而居危思進,在親身體驗中,他們能更加真實地感悟保衛(wèi)民族所付出的血淚歷史,懂得守衛(wèi)和平所需要的國之實力。
孩子們在參觀戰(zhàn)爭紀念館、軍事博物館,體驗了軍訓、軍事禮儀熏陶后,有了自己深刻的體會,他們紛紛寫下感受,“我們一定不能忘記犧牲的革命先輩!”“我長大了要當保衛(wèi)祖國的人?!薄案兄x你們創(chuàng)造美好世界,讓世界持續(xù)和平下去?!薄ぁぁぁぁぁ?/span>
曾珍認為,中國孩子的家國情懷培育正當其時。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民間機構(gòu)、政府、學校、家長以及全社會的配合。她相信,最好的美育是用愛心、耐心去帶領(lǐng)孩子們親身沉浸在革命歷史中,真正讓孩子們“愛上英雄美,濃厚愛國情”,這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福祉。
“忠孝”家風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
重慶武隆的楊興明家庭五世同堂,和睦慈孝家風美名遠揚。“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是這個家族的傳家寶——“黃氏家訓”傳承數(shù)代所守護的精神力量。曾孫黃春紅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wǎng)記者采訪時說,“《黃氏家訓》開篇是‘傳家忠和孝’,把‘忠’擺在了首位,忠孝家風凝聚了祖祖輩輩的革命理想,孕育了黃家人與生俱來的家國情懷?!?/span>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祖父黃上田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毅然參軍,隨抗日名將羅廣文出川抗日?!昂髞泶笞娓笡]能從戰(zhàn)場上下來,我們?nèi)叶己軕涯钏??!睆哪情_始,黃家人心中深深銘刻“國是最大家,有國才有家”的信念,黃春紅18歲決定參軍,從軍13年。他說,“我承載了全家人的夢想,我不是一個人去當兵,而是代表一個家族去當?shù)谋?。?/span>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愛國情懷培育的起點,父母、親人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未來的每一步選擇。黃春紅說,“我是‘80后’,家訓對我的影響很大。高祖母(楊興明)從小就跟我親,得知我入伍了,特地寄信囑咐我。當時高祖母說的話就是家訓中的‘傳家忠和孝’,讓我好好當兵,為國盡忠,為國效力?!?/span>
黃春紅認為,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他,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上,不僅要傳承家族的紅色基因,更要以家訓為啟蒙的基石,讓孩子的精神氣質(zhì)從小就“挺拔、陽光、自信”。每每黃春紅說到“傳家忠和孝”時,他兩歲的孩子就會脫口而出“興家文和德”,背誦家訓,了解家族的革命歷史,是黃家的后代們必須牢記心中的使命。
每逢節(jié)日,家里都會組織齊誦家訓的活動,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慢慢有了自己對家訓的理解,按照高祖母的話說,“每個黃家子孫都要接受家訓教育,不僅要會背,還要在生活中執(zhí)行。”黃春紅感慨,黃家五代有許多人參兵入伍,對部隊,對軍人有著特殊的崇敬向往之情,就是來自這份紅色基因里的熱血激情!
“也許現(xiàn)在還不懂其中的道理,但這些話會烙在孩子的骨子里。”黃春紅說。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