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3-17 13:16 | 來源:健康時報網(wǎng) 2020-03-12 11:43:00 | 查看:925次
閱讀提要: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出現(xiàn)給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黑色素瘤這個活不過一年的“癌中之王”已逐漸有望成為一種“慢病”,活過5年,10年都不再是奢望。
受訪專家:吳荻,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yī)師,教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黑色素瘤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健康時報記者 孫歡)2020年3月6日,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甲磺酸達拉非尼膠囊和曲美替尼片聯(lián)合用于BRAF V600突變陽性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完全切除后的輔助治療的上市許可,這是繼2019年12月該聯(lián)合療法獲得批準治療BRAF V600突變陽性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后,中國黑色素瘤治療迎來雙靶時代的第二個里程碑。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yī)師吳荻告訴記者,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出現(xiàn)給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黑色素瘤這個活不過一年的“癌中之王”已逐漸有望成為一種“慢病”,活過5年,10年都不再是奢望。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腫瘤中心吳荻教授
從“絕望“到“新生”
黑色素瘤一度成“癌中之王“
2010年上映的電影《非誠勿擾2》,讓人們更加了解了“黑色素瘤”這個并不常見的癌癥。
電影里孫紅雷飾演的李香山從小在腳背上有個痣,帶了幾十年,某一天突然覺得不舒服,檢查后發(fā)現(xiàn)是黑色素瘤。得知自己罹患不治之癥后,他決定放棄治療,選擇有尊嚴的死去,還在生前給自己開了一場“追悼會”。
李香山的遭遇其實也是當時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縮影?!耙郧拔覀冏龊谏亓龅难芯?,大家都覺得沒前景。只能化療甚至無藥可治一直是黑色素瘤治療直接面對的尷尬,患者往往活不長,不到一年人就沒了。作為醫(yī)生,一點也沒有治病救人的成就感?!弊鳛樽钤缭跂|北展開黑色素瘤治療的腫瘤醫(yī)生,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腫瘤中心吳荻教授提及從前黑色素瘤的診治,也不免會被沮喪包圍。
由于治療效果差,平均存活時間不到一年,轉移性黑色素瘤曾經(jīng)幾乎一度被稱為“癌王”。
從“徒手”到“雙刀”
雙靶成黑色素瘤醫(yī)生最新武器
2011年是黑色素瘤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元年,各項研究和臨床試驗逐步推進。將新療法推向大眾視野的,還要歸功于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他在2015年90歲高齡之時,罹患惡性黑色素瘤合并腦轉移,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體內(nèi)病灶消失。至此,黑色素瘤治療開啟了新的時代。
“黑色素瘤對免疫治療效果好,作為免疫治療瘤種的模型,近些年進展非???。此外,靶向治療也給黑色素瘤治療效果帶來質(zhì)的改變?!眳禽督淌诟嬖V記者,“化療時代像達卡巴嗪這類藥,藥物有效率只有不到10%,而單靶治療藥物客觀有效率則達到了50%左右,此外,針對BRAF V600靶點的雙靶向聯(lián)合療法,客觀有效率則可以提高到65%到70%?!?/p>
藥物療效在患者的生存時間上體現(xiàn)的更為明顯。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化療,存活時間一般是半年到8個月,單靶治療可以提高到1年到1.5年,而如今雙靶療法的出現(xiàn),患者的總生存時間可提高到兩年到三年。
吳荻教授指出,“在化療時代,存活5年的病人基本沒有,如今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35%左右,對于黑色素瘤的治療,可以說是質(zhì)的飛躍。這么多的病人通過治療都能活5年,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開始認為黑色素瘤逐漸地變成一種慢病了?!?/p>
從化療靜點到靶向口服
黑色素瘤“欺軟怕硬”
BRAFV600突變是惡性黑色素瘤最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也是黑色素瘤加速發(fā)展的驅動基因,如果患者一旦出現(xiàn)此突變,腫瘤的進展會相當迅速,而化療對于BRAF突變的患者幾乎完全無效。在我國,每四位黑色素瘤患者中,就可能有一位是BRAF V600突變的患者。這也意味著如果能夠針對BRAF V600突變的靶點,精準出擊,就可以讓將近四分之一的黑色素瘤患者受益。
新獲批的甲磺酸達拉非尼膠囊和曲美替尼片聯(lián)合為針對BRAF V600突變的通路兩個靶點進行直擊,聯(lián)合控制黑色素瘤的發(fā)展。相比于化療的痛苦和低效,雙靶藥物使得治療有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且靶向藥物口服更加方便。
吳荻教授提醒,無論是單靶還是雙靶治療在黑色素瘤上都體現(xiàn)出“欺軟怕硬”的現(xiàn)象?!懊鎸谏亓龅妮p癥病人,雙靶治療比單靶治療更能讓患者受益;但如果腫瘤發(fā)展到后期,腫瘤負荷特別大,轉移的器官比較多,雙靶和單靶的治療成果可能有限。所以,在患者病入膏肓無力回天之前,還是要盡早用上雙靶,會比單靶效果明顯得多。”
如今在吳荻教授的領導下,吉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已經(jīng)成為東三省黑色素瘤專業(yè)學組發(fā)展最早且成熟、優(yōu)秀的黑色素瘤團隊,多學科診療模式(簡稱MDT)打破學科之間壁壘,多個學科的參與會診就可以提高治療的精準性,患者才會有最大的獲益。黑色素瘤的診治也有了更加綜合規(guī)范的治療。
吳荻教授提醒,黑色素瘤早期診斷才能更好的治療,他提示,如果原來的痣在短期時間(1-2個月)出現(xiàn)明顯增大,邊界不規(guī)則、不對稱、顏色不均勻、甚至破潰,就應該要馬上來醫(yī)院就診。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