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1-03 18:58 | 來源:湖北經濟學院 2019-04-16 | 查看:2752次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并強調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四種偉大精神,其中之一是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奮斗精神是一種振作精神,是一種實踐精神,是一種拼搏精神,是一種犧牲精神,是一種愉悅精神。這種偉大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遺產,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也是新時代的精神風貌。這種偉大奮斗精神對新時代青年具有重要的人生啟示,引領他們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奮斗者。
2018 年 3 月 2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對中華民族精神作了嶄新概括和精辟闡述,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精神由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其中,關于偉大奮斗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革故鼎新、自強不息。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涵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我相信,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fā)揚這種偉大奮斗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達到創(chuàng)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偉目標! ”這一論述內涵十分豐富,深刻揭示了偉大奮斗精神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對新時代青年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領會,并作出學理上的闡釋。
一、偉大奮斗精神的科學內涵
偉大奮斗精神是一種振作精神。人是一種具有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存在,他的精神處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或者說他的精神面貌是怎樣的,對他的人生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一個人,他在精神上是處在振作振奮的積極狀態(tài),還是處在萎靡頹廢的消極狀態(tài),是有天壤之別的。在積極的心理和精神狀態(tài)下,他就會覺得人生是美好的、有意義的,從而也是樂于關注他人和社會的,并善待自我和他人。而當一個人處于消極的心理和精神狀態(tài)時,則通常不容易覺得生活的美好,甚至會覺得人生缺乏意義,而且也易于陷入封閉,不關注他人和社會。他不容易發(fā)現(xiàn)社會生活的美好一面,而是只看到社會消極面和陰暗面,從而又反過來加劇自己的消極狀態(tài)。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不僅具有人生體驗的意義,更具有行動導向的意義。人的行動是受心理和精神支配的,因而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將導向主動的行動,消極而不振作的狀態(tài)則難以引起積極主動的行動。因此,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首先要在精神上振奮和振作起來,這是投身和實現(xiàn)偉大事業(yè)的精神前提。
偉大奮斗精神是一種實踐精神。奮斗精神當然首先是一種振奮的精神狀態(tài),但這種振奮的精神狀態(tài)必須表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上,表現(xiàn)在實踐活動中,而不能是僅僅停留在心理狀態(tài)上,體現(xiàn)在思想觀念上,或停留在口頭表態(tài)上。從這個意義上講,奮斗精神是一種實踐精神,是一種訴諸行動的精神,是在實踐活 動中體現(xiàn)出來的一種振奮和振作的精神。強調知與行的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強調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边@句鐫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鮮明地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精神,體現(xiàn)了共產黨人致力改造世界的入世品格。這就啟示我們,不僅要振作起來,而且要行動起來。
偉大奮斗精神是一種拼搏精神。在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應該有頑強拼搏的精神。因為改造世界并不是輕而易舉的,總是會遇到各種困難和考驗。不論是自然環(huán)境的險惡,還是反動勢力的迫害,以及自己隊伍中的分歧等,都會給我們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造成巨大的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迎難而上、頑強拼搏,才能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因此,作為實踐主體,必須具有不懈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我們黨歷來所強調的艱苦奮斗精神,其實就是這樣一種拼搏精神。因為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以艱苦的努力來追求目標的達成,就是一種拼搏精神。這種精神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條件下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和要求。在革命年代面臨巨大壓迫時,拼搏精神就表現(xiàn)為抗爭精神和反抗精神,尤其表現(xiàn)為革命精神和斗爭精神;在和平環(huán)境里和建設事業(yè)中就表現(xiàn)為勤勞精神和勤奮精神,尤其表現(xiàn)為創(chuàng)業(yè)精神和攻關精神。
偉大奮斗精神是一種犧牲精神。有奮斗就會有犧牲,因而奮斗精神是與犧牲精神聯(lián)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說它本身就是一種犧牲精神。當然,這里的犧牲是從廣義上講的,不是單指犧牲生命。奮斗總是會付出代價的,有時是付出時間和精力,有時是付出感情和心力,有時付出的是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有時付出的是個人名利,有時付出的是青春和生命。當我們決定要奮斗的時候,當我們具備奮斗精神的時候,就已經內在地包含了會接受這種付出和犧牲。特別是對于將面臨的重大犧牲,已經有了思想準備。也正因為如此,這種奮斗精神才充分體現(xiàn)出它的偉大。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犧牲生命的情況十分常見。在和平建設時期,直接獻出生命的犧牲比較少了,而其他各種方式的犧牲則還很多。并不是說只有革命戰(zhàn)爭中才需要犧牲精神,在和平建設中同樣需要犧牲精神。這種犧牲精神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人,為了共同的事業(yè),因而它又可以稱為奉獻精神。
偉大奮斗精神是一種愉悅精神。奮斗的過程是艱辛的,奮斗中的付出甚至犧牲時常是令人痛苦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奮斗精神帶有一定的悲壯色彩。但是,我們面對困難、付出和犧牲,不是愁眉苦臉,不是哀怨悲傷,而是帶著一種喜悅和愉悅的心情,去奮斗、去追求。共產黨人不懼危難,不怕犧牲,把為了崇高理想而奮斗和犧牲看作是人生的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把奮斗與幸福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奮斗者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確實,奮斗者是幸福的,因為它是有目標的,它帶給人以精神的充實;奮斗者是幸福的,因為奮斗是一個發(fā)展自己和施展才華的過程;奮斗者是幸福的,因為只有奮斗才能創(chuàng)新出幸福生活的條件。奮斗不僅能夠帶來幸福的結果,而且奮斗的過程本身就是幸福。
二、偉大奮斗精神的社會價值
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奮斗精神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從歷史到現(xiàn)在,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得到傳承與發(fā)展,發(fā)揮著改造世界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巨大作用。它既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又具有突出的當代價值。
偉大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遺產。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而悠久的歷史是奮斗的歷史,燦爛的文明是奮斗的結晶。一個民族能夠歷經風雨而堅持下來,并不斷發(fā)展壯大,那就不是偶然的,必定是不息奮斗的結果。中華民族就是在與大自然的奮斗中,在與艱難環(huán)境的奮斗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從最早的神話傳說,到后來的歷史記載,都突出地體現(xiàn)著這種傳統(tǒng)。有國外學者把中華民族的神話故事與其他民族的神話作過對比研究,很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中華民族的神話中體現(xiàn)的不是向神靈的屈服和順從,而是向自然力的抗爭和奮斗。從夸父追日到羿射九日,從愚公移山到精衛(wèi)填海,從盤古開天地到大禹治水等等,莫不如此。這種奮斗精神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成為民族精神的基因,從上古一直傳承到今天。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品格的勤勞勇敢,也正是這種偉大的奮斗精神。勤勞是偉大奮斗精神在勞動中的體現(xiàn);勇敢是偉大奮斗精神在戰(zhàn)斗中的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這種偉大奮斗精神,是我們永恒的精神遺產,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應堅持和傳承下去。
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偉大奮斗精神與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是相互貫通的。創(chuàng)造精神也是一種奮斗精神,因為創(chuàng)造也是一種奮斗,而且是一種層次更高的奮斗。團結精神也是一種奮斗精神,因為我們講的奮斗并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奮斗,而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集體奮斗,是黨和人民的“團結奮斗”。奮斗精神也可以說是一種夢想精神,因為我們講的奮斗,是有理想有夢想的奮斗,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和先進分子不懈奮斗的強大動力。
偉大奮斗精神是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共產黨人是中華民族偉大奮斗精神的繼承者、實踐者、弘揚者和創(chuàng)新者。中國共產黨是在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緊要關頭誕生并登上歷史舞臺的,肩負著領導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偉大的斗爭。在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共產黨人憑借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偉大奮斗精神,進行了長達 28 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后,又帶領人民開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斗爭,以偉大的奮斗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功之路,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接著,又帶領人民以極大的奮斗熱情,投身轟轟烈烈的國家建設事業(yè),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國家現(xiàn)代化奠定了堅定的基礎,并在這個過程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英雄模范,形成了昂揚向上的社會新風尚。特別是在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們黨以極大的膽識和勇氣,徹底糾正“左”的錯誤,開創(chuàng)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yè),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成功之路。這種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奮斗精神的當代展現(xiàn),是共產黨人奮斗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傊徽撌歉锩?、建設還是改革,都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之所以如此,不僅因為中國共產黨人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心中保持著民族文化的基因,肩上擔負著民族振興的責任,而且也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體現(xiàn)著馬克思主義的奮斗精神。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崇尚實踐、致力改造世界的學說,它反映著無產階級的徹底的革命性和斗爭精神,以推翻存在著剝削和壓迫的舊世界、創(chuàng)建人人平等幸福的新世界為己任,具有強烈的奮斗精神。中國共產黨人把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精神和革命精神結合起來,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不僅得到了傳承和弘揚,而且得到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偉大奮斗精神是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偉大成就中得到了輝煌展現(xiàn)。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功。短短四十年間,我們從一個比較貧窮落后的國家,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經濟得到極大發(fā)展,而且社會各項事業(yè)都有長足進步,并日益走近世界中心舞臺。發(fā)展速度之快,前進勢頭之猛,令人嘆為觀止。那么,這一切是怎么來的呢? 如果我們回過頭來總結歷史的經驗, 那么什么是最值得我們珍視和驕傲的東西? 成功經驗可能很多,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概括。但不論怎樣總結和概括,總有一條值得我們特別關注:中國的發(fā)展不是外人施舍和恩賜來的,而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自己奮斗出來的!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我們黨以極大的勇氣自我革新、開拓新路,億萬人民把改革開放的正確決策轉化為勤勞致富、勤奮工作的實際行動,這是我們取得如此驚人成就的最可寶貴的經驗。
偉大奮斗精神是時代精神的嶄新風貌。黨的十九大莊嚴宣告: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必有新風貌,必有新的時代精神。偉大奮斗精神是新的時代精神的核心內容和突出氣質。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奮斗”“奮進”和“擔當”,講的都是奮斗精神。盡管我們的改革開放和建設事業(y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們決不能躺在過去的成就上沾沾自喜,而要在新的發(fā)展階段和新的條件下開啟奮斗和奮進的新征程。藍圖已經繪就,航向已經明確,我們將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 2035 年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最終在2050 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這樣宏偉壯麗的藍圖變成現(xiàn)實,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夠實現(xiàn)的,而是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和奮斗。新時代的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一代,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以開拓奮進的姿態(tài),擔當起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大任。
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生啟示
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偉大奮斗精神的科學論述,對于當代青年具有重大的人生指導和啟示意義。青年一代要想成為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就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以勇于擔當的精神,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奮斗者。
做新時代的奮斗者,是青年一代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需要。偉大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必須繼承和擁有的精神。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爸袊奈磥韺儆谇嗄辏腥A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tài)、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活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保?]( P9) 當今青年一代是中華民族的新鮮血液,他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擔負著民族傳承發(fā)展的重任,無疑應該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青年一代要有民族的擔當意識,要學習祖先創(chuàng)造和留下的思想文化遺產,牢記革命前輩的囑托,自覺接過前人的接力捧,奮力跑出這一棒的最好成績。
做新時代的奮斗者,是新時代新使命對青年一代的迫切要求。新時代有新的使命和任務,也有新的精神和風貌。新時代的使命和任務,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為奮力實現(xiàn)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為奮力實現(xiàn)2035年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而努力,為最終于2050年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皩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xù)奮斗?!保?]( P8) 黨的十九大提明了奮斗的目標,而這些宏偉目標的實現(xiàn)不是輕而易舉的,而必須為之而奮斗。青年一代作為改革和建設的生力軍將在新時代完成新使命新任務的過程中擔當大任。同時,新時代也有新精神,而奮斗的精神是新時代精神的突出內容和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新時代時,特別是在談到新時代的青年時,總是在號召和要求他們“奮斗”,告訴他們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有奮斗的人生才有充實和有意義的人生。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部分同學的回信中勉勵他們: “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橫梁之材,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1]( P45)
做新時代的奮進者,是青年一代放飛青年夢想、實現(xiàn)人生幸福的必然要求。青年時期是人生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精力充沛,充滿想象,具有理想的熱情。所有這些屬于青年人的品格,正好與“奮斗” 相聯(lián)系,具有突出的“奮斗”特質。正如習總書記指出: “青年人朝氣蓬勃,是全社會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群體?!保?]( P8) 其實,即使沒有民族和時代的要求,作為血氣方剛的青年人,也應該體現(xiàn)一種奮斗精神,呈現(xiàn)一種奮斗姿態(tài)。奮斗是屬于一切人的,但更是屬于青年人的。青春不是用來享受的,而是用來奮斗的。奮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因為只有通過奮斗,才能創(chuàng)造出幸福的物質條件; 也只有經歷過艱苦奮斗的過程,才能對自己奮斗和勞動的成果產生極大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而且奮斗不是幸福的外在要素和條件,更是幸福本身的內在規(guī)定性,因而 在人生的奮斗中,甚至在人生的艱苦的奮斗中,都體現(xiàn)著人生的幸福,體驗到奮斗和追求的樂趣。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chuàng)造歷史?!保?]( P4) 當今青年一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夜,無數仁人志士的百年夢想,將在他們手中變成現(xiàn)實。這是多么幸運的歷史機遇。當代青年一代不能辜負歷史的重擔,黨和人民的重托,一定要用奮斗去交上自己圓滿的青春答卷。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G].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