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1-01 20:27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7-08-14 | 查看:2988次
我們從小都會唱這樣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確實,有媽的孩子是幸福的,媽媽會把所有的愛都給自己的孩子。但是,又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因為家庭原因、教育問題等等,一時犯糊涂,做了壞事,成了失足少年,很多也因此失去了母愛。但是,他們還有一個媽媽-曾媽媽,曾媽媽雖然不是他們的親媽,但給他們的愛一點也不比親媽少,可以說不是親媽勝似親媽。
曾媽媽叫曾美華,重慶江北蜀都中學退休教師,曾媽媽愛心工作室負責人,今年74歲,她11年如一日,當好失足少年“愛心家人”,幫教240余名失足少年重返社會。我們常說慈母之心是兒女的天堂,一個親生母親愛自己孩子,是一種血緣親情在維系。但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老人,像親生母親一樣愛孩子,那就是一種超血緣關系的大愛,是一種美麗人格、善良人性。
對每個失足少年不言放棄。在未管所里,家庭缺失的未成年服刑人員占了三分之一,很大部分是無接見、無信件、無經濟來源的“三無”人員。這說明一點,很多家人已經放棄這些孩子。但曾媽媽從不言放棄,哪怕這個孩子犯下殺親之罪,哪怕這些孩子緊閉心扉,經常讓曾媽媽吃“閉門羹”,也沒有止住曾媽媽用心溫暖他們的腳步,一次又一次的真心關愛,打開了他們的小小心扉。
高齡學習對失足少年科學幫教。對于孩子的關心教育問題,是個大問題,也是難問題。有的過于溺愛,有的過于不愛,還有的過于偏愛……結果都成為推動孩子走入歧途的一股不可忽視的負面力量。曾媽媽也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邊實踐、邊總結經驗基礎上,還主動申請到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學習心理學,成為最年長的學生。為了不耽誤學習她還將家“搬”到學校,咬著牙將4本像磚頭一樣厚的學習書“啃下來”,成為了一名有經驗、懂理論的幫教者。
對這些失足少年來說,曾媽媽還有很多地方勝于一般的親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希望這些失足少年們,能夠體會到曾媽媽的良苦用心,用認真改造來回報曾媽媽的愛。(何勇)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