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13 21:36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7-07-03 | 查看:1581次
個人簡介
在株洲市大街上,人們經常會看到一輛白色的殘疾人輔助汽車。車主易海明雙腳嚴重變形,卻身殘志堅,牽頭成立殘疾人愛心車隊,每年免費接送高考生,敬老助殘助學。他穿梭在街道社區(qū)、小鎮(zhèn)村莊,走遍了株洲的各個邊遠角落。他還遠赴云南彝良、甘肅漳縣等地震災區(qū),參加各個公益團隊的活動。見好事就做、見困難就幫,他被人稱為當?shù)氐摹盎罾卒h”。2017年4月,易海明榮登“中國好人榜”。
在湖南株洲大街上,人們經常會看到“跛腳義工”易海明的白色殘疾人輔助汽車。易海明常年奔波于醫(yī)院、殘聯(lián)、敬老院、福利院和孤寡老人家,穿梭在街道社區(qū)、小鎮(zhèn)村莊之間,走遍了株洲的各個邊遠角落。
易海明今年57歲,他身殘志堅,從2006年開始,牽頭成立株洲縣殘疾人愛心車隊,每年免費接送高考生,幫助老人、小孩、行動不便的人,組織愛心人士給殘疾人、孤寡老人贈送生活物資。這些年,他已累計幫助至少500名殘疾人解決了找工作、維權等問題,被大家稱為“活雷鋒”。
易海明(左一)和愛心車隊一起幫助殘疾人朋友出行。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1.脫離雙拐重新站立 終于可以“自由地行走”
易海明在3歲多時,不幸患上小兒麻痹癥,落下二級肢殘,雙腳嚴重變形。當時醫(yī)生一度認定他一輩子只能坐在輪椅上。學生時代,他靠撐著雙拐行動,由于身體殘疾,他經常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和關懷,這讓他學會了感恩,也學會了去幫助他人。幾十年過去了,老師同學曾經的幫助,卻讓易海明銘記至今。
易海明和愛心車隊接送殘疾人出行。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熟悉易海明的人都知道,為了遠離輪椅、拐杖,他掙扎著一步一步地走,一次一次地摔倒。上小學時,他用雙手撐著小凳子走;又經過幾年的艱苦訓練,上初中時,終于學會了用雙腳站穩(wěn)大地;之后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與磨練,他終于能夠拖著跛腳,自由地行走。易海明說:“那是自我救贖的過程,我要證明的是,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nbsp;
2.創(chuàng)建愛心車隊12年 “易伯伯和他的車隊又來啦”
由于自己從小的不幸,易海明更能體會殘疾人生活的不易。所以,他的心里始終有著強烈的“助殘”念頭?!?nbsp;
2006年,這個想法開始得到落實。這一年,易海明牽頭成立了株洲縣殘疾人愛心車隊。
12年來,他帶領愛心車隊免費接送高考生,許多考生都認識了“跛腳易伯伯”和愛心車隊的車輛。2012年高考期間,株洲縣遭遇罕見大暴雨,部分地段積水嚴重,一部分高考生被雨水困在旅店中。易海明帶領二十多輛愛心車冒著暴雨奔赴各旅社、酒店,一趟又一趟把一個個渴望幫助的考生按時送至考點,卻沒有接受一分錢的回報?,F(xiàn)在,易海明的愛心車隊送考車已經增加到了56臺。2017年高考期間,易海明四處奔走告訴每一位陪考的家長,高考期間凡是看到系有綠絲帶和貼有“愛心送考”車貼的車輛,都可以隨時攔停,司機都會負責安全接送,直至高考結束??忌图议L經常說的就是:“看,易伯伯和他的車隊又來啦!”
2017年高考期間,易海明送考生上車。圖片來源:株洲新聞網
易海明經常把自己的名片發(fā)給他的殘疾人朋友,囑托朋友把QQ和電話號碼告訴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有困難就找易海明”。十幾年來,易海明已經幫助過至少500名殘疾人解決了找工作、維權等問題,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2015年7月的一次活動中,他主動向活動方申請,義務為殘疾人辦理“輪椅申領手續(xù)”。“很多殘疾人都住在偏遠的農村,有的信息他們可能很難獲取到,所以我想到主動上門?!蓖瑯由頌闅埣踩耍缀C魃罡兄w殘疾人出行的難處,于是主動上門走訪。在近半個月的時間里,他一共走訪了40多位偏遠農村的殘疾人,一邊上戶收集材料,一邊到村里幫著開證明。
易海明抱起殘疾老人上車。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易海明也碰到過做好事時卻被對方誤解的經歷。有一次,他得知有戶人家一家三口都是重殘病人,他二話不說就趕了過去。因地處偏遠,他只能先通過電話找尋住處,誰知,對方一接通電話就大罵他“騙子”,易海明只好哭笑不得地回復:“等會上門再說。”一路打聽他才找到了這個殘疾人的家。對方一見到易海明,發(fā)現(xiàn)他也是一位殘疾人,身上還穿著“義工”服裝,這下才知道冤枉了人。易海明只是笑笑,繼續(xù)為老人填寫申請表,去村上開貧困證明。
易海明說,殘疾人擔心受騙他很理解,因此才更要做好服務,讓他們覺得這個社會上好人很多,“受點委屈沒關系,他們終會認可的。”
2016年,易海明(左一)到殘疾人朋友家中走訪。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一位殘疾老人為了報答易海明對她的幫助,花幾個月的工夫,一針一線制作了一雙布鞋送給他,這讓易海明備感溫暖,也讓他有了更多堅持下去的理由?!懊看蜗氲竭@雙布鞋,就覺得我做的都值了?!币缀C髡f。
3.做好事有“利”可圖 六個字是最好理由
熟悉的人都知道,走路一瘸一拐的易海明,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跑起來“飛快”。
2012年,易海明帶著他的愛心車隊加入了株洲縣博愛義工聯(lián)合會。從此,他在公益之路上更加活躍了。不管是聯(lián)合會集體活動還是分組活動,他次次參加,從不缺席,大家都說他是“瘋狂的義工”。如今,易海明已經有了二十多個義工群,每個群舉辦的義工活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除了把愛心撒播在株洲,他還遠赴云南、甘肅兩省的地震災區(qū),組織開展救災活動。2012年12月,易海明和義工唐先華自費前往云南省彝良縣地震災區(qū)。當時,那里要翻山越嶺,路不好走,還有隨時發(fā)生余震的危險。易海明拄著拐杖,克服了許多正常人都望而卻步的困難,硬是爬上了海拔3800多米高的山區(qū)學校,把籌集到的學習用品和防寒物資,發(fā)到學生手中。2014年6月,他又自費前往甘肅漳縣海撥3900多米高的地震災區(qū)。
在甘肅漳縣災區(qū),易海明和學生在一起。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因為過硬的攝影技術,易海明成了各個團體不可或缺的御用攝影師和宣傳骨干。他白天做志愿服務,晚上回家后就整理修飾照片,上傳到各個網站。他經常要忙到凌晨三四點才能睡覺,雖然累但他很快樂。
對別人大方,對自己吝嗇。自創(chuàng)建愛心車隊那天起,易海明開著自己那輛已經非常破舊的汽車奔走各地,所付出的電話費、汽車燃料費、沖洗照片費、禮物的費用等等,連他自己也算不清楚。其實,易海明家并不富裕。他和妻子都是下崗工人,還有母親和岳母要照顧。夫婦倆為了省錢助人,每星期才吃一次葷菜,但是妻子毫無怨言,一如既往支持丈夫的愛心事業(yè)。為此,易海明深情地說:“如果沒有老婆的理解和支持,我沒法堅持下去!”
這點點滴滴都是易海明在公益路上的小音符,正是這些小音符,匯成了一曲愛的樂章。有人對易海明的行為不理解,“無利可圖的事情拼命做”,認為他不是瘋了就是傻了??梢缀C髡f:“我并不認為我比別人傻。我有所‘圖’,我圖的是快樂。因為我做義工收獲最大的就是快樂?!?nbsp;
易海明認為,做慈善如果帶著一定的目的性,肯定堅持不久。他覺得做義工是純粹的,不抱太多的目的性,才能把愛心事業(yè)堅持下去。
有人問他:“走路吃力還四處奔波,覺得辛苦嗎?”易海明說:“我只是在想怎么能走得更快一點,再多做一些。”正如他在QQ上的個性簽名“我奉獻,我快樂”,簡短的六個字,正是他的真實寫照和最好的回答。
(稿件來源:株洲文明網 作者:唐紅宇)
編輯點評
小人物照樣有大情懷,平凡人依然能創(chuàng)造傳奇。易海明以他的熱誠之心和無私愛心,書寫著他自強不息、助人為樂的人生故事。助弱扶困,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偶爾為之,而如涓涓之泉,常年不息。許多能堅持不懈的事,或許就是因為沒有太多理由,才能更純粹地走下去?!拔曳瞰I,我快樂”,這句話看起來平淡,而要做到卻很不易。困頓中依然堅強,奉獻中傳遞快樂。這,正是最可貴的價值追求。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