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8-10-21 08:00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08-09-02 | 查看:2034次
鄧桂芳
鄧桂芳,女,欽州市欽北區(qū)那香衛(wèi)生院護士長。鄧桂芳參加工作十余年來,連年獲得“欽北區(qū)衛(wèi)生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01—2003年,連續(xù)3年獲得“全市衛(wèi)生工作先進個人”;2003年,獲得“欽北區(qū)抗擊非典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同年,她的一家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五好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協(xié)調領導小組授予“五好文明家庭”稱號;2005年,獲得“欽北區(qū)愛心人物”稱號;2006年,獲得“欽州市十佳護士”稱號;2007年,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授予“全區(qū)衛(wèi)生系統(tǒng)優(yōu)秀護士”稱號。
鄧桂芳的丈夫是一位孤兒,上有三位年過八旬的老人,下有一位未成家的弟弟。伯爺鐘芝春,90多歲,是一位孤寡老人,常年臥病在床,且患有褥瘡,生活不能自理;爺爺鐘葵春年近九旬,患有前列腺肥大癥,雖然做了兩次手術,但沒能治愈,一直插著尿管;姑媽鐘良玉85歲,患有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行動不便,兒女遠在廣東打工。結婚前,丈夫曾提醒,家里有三位高齡老人:伯爺、爺爺和姑媽。鄧桂芳爽快地答道:“嫁給你后,你家的老人就由我來照顧吧。”鄧桂芳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000年,新婚燕爾的鄧桂芳毅然承擔起照顧這三位老人的重任,使這三位法律義務外的老人安享晚年。她用自己的青春和心血書寫了一個震憾人心的動人故事。
婚后,鄧桂芳就時常抽空回到欽南區(qū)那麗鎮(zhèn)老家悉心照顧這三位孤獨無助的老人。為了不影響工作,為了更好地照顧這三位老人,在2001年,鄧桂芳就陸續(xù)回到那麗鎮(zhèn)老家,把這三位老人接到那香衛(wèi)生院一起吃住。就這樣,一家6人同擠在一套不到60平方米房間里生活,鄧桂芳讓三位老人住在大房,自己和丈夫、孩子卻住在小房。從此,鄧桂芳每天都像親生女兒一樣悉心地照顧這三位老人。正是這種愛心驅使她細心地為臥病在床老人喂食、翻身、擦洗、接大小便,甚至用手為便秘的老人把大便一點一點地摳出來……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按摩、穿衣。
由于伯爺鐘芝春長年病臥在床,缺少活動,致使背上產(chǎn)生褥瘡,鄧桂芳每天都背著伯爺?shù)叫l(wèi)生間或在床上幫其擦身、洗頭或接大小便,還經(jīng)常在晚上兩三點鐘起床為伯爺翻身、按摩,為減輕褥瘡瘡造成的疼痛,只要天氣好,鄧桂芳都把伯爺背出來曬太陽。
有時候,老人們腸胃不舒服,就隨地拉撒,弄得自己和房間都是屎尿,又臟又臭。許多人看了就想吐,但鄧桂芳從不嫌棄,從不責怪,總是先幫老人擦洗干凈身體后,再把地板拖干凈。三位老人性格各不相同,對于伯爺,熱的飯菜不吃,涼的也不吃;姑媽脾氣怪異,殺雞給她吃,遲一點煮熟她就不吃,買蚊帳給她,覺得不合適就三番五次地叫去換,直到滿意為止。面對老人們的要求,鄧桂芳從來都是不厭其煩地順著他們,想盡辦法地逗他們開心。此外,由于擔心老人不適應新環(huán)境,鄧桂芳先后幾次放棄調到條件更好單位工作。
就這樣,鄧桂芳一年365天細致入微地照顧這三位年邁體弱的老人,整天像個轉不停的陀螺。有人說鄧桂芳傻,也有人她說自找苦吃,但難聽的話、經(jīng)濟上的拮據(jù)和奔波的辛勞都不能動搖她默默奉獻的決心。
無論是對親人還是病人,鄧桂芳都照顧得無微不至。從1997年9月分配到欽州市欽北區(qū)那香衛(wèi)生院從事護理工作以來,她十余年如一日,愛崗敬業(yè),默默地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這一神圣的職業(yè),將愛心無私地奉獻給病人,并一步一個腳印地由護士成為護士長。作為一名護士長,她放棄了大量的休息時間,逢年過節(jié)或法定休息日,經(jīng)常讓其他同事休息,而自己繼續(xù)加班加點,別人問她:“常年在這里工作,你不覺得累嗎?”她總是微笑著說:“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才充實,給病人減輕痛苦是我最大的快樂!”
熟悉鄧桂芳的人都說,在醫(yī)院,鄧桂芳是一位出色的白衣天使;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媳婦。她從因不家里的事情耽誤工作,也從不因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親人。這就是鄧桂芳,一個普通卻不平凡的共產(chǎn)黨員,一位有著凡人沒有的勇氣和毅力的白衣天使。
(責任編輯:吳芳)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