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5-29 19:13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6-09-26 | 查看:2377次
要救世必須先救心,心誠則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必須先從個人的修養(yǎng)開始做起,然后再以一個和睦家庭去教化、影響其他的家庭,則家家和睦,社會安詳和樂。竇姐就是這樣一個的人,在二卡老村沒有不知道的,為人熱情、耿直,獨立自主,勤勞致富,孝順父母,姐弟親厚,家長里短,幫忙勸架,在大家愛心中是一位很有威信的大姐。
孝順父母,重視親情。
竇姐的父母是土生土長的二卡人,父親竇曉林曾經(jīng)是二卡老支書,母親隋國琴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老人,弟弟竇海成是一個青年農(nóng)民種植代表,夫妻倆剛剛籌辦女兒的婚禮。這一家人在二卡是有名的和睦幸福的家庭。竇姐作為長姐,一直對家里十分上心。弟弟海城離婚,竇姐非常自責,勸解了這么家庭,結果自己弟弟沒勸好。后來經(jīng)人介紹,海城和李麗走在一起,現(xiàn)在結婚都五年了。兩人日子過的如火如荼。當初兩人條件不好,兩人的樓房是竇姐給置辦的,婚禮等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竇姐親自操辦。現(xiàn)在弟弟和弟媳也十分感謝大姐,在大姐看來,這是我的親弟弟,做姐姐的能幫襯就幫襯。
父母年年漸漸老了,前幾年父親剛做搭橋手術,去年母親因腰椎狹窄在哈爾濱做加鋼板手術,都是大手術,黑天白夜同弟媳共同照顧父母。跑前跑后,父母生病,竇姐瘦了一大圈。這次父母住院竇姐承擔了全部的醫(yī)療費用,基本沒讓弟弟拿錢。弟弟條件不好,作為姐姐理應承擔起來大家庭的責任義務。
鄰里糾紛,家長里短,只要竇姐一勸說就好了。
二卡新村、老村村民之間都熟識,鄰居李茂云經(jīng)常在竇姐母親隋國琴家串門。一天,李茂云正常來竇嬸家嘮嗑,難免會有牢騷,被前去遛彎的婆婆聽見,一時意見不合,兩人動手打起來。竇姐及家人趕緊攔住,幸虧兩人都沒受大傷,但李茂云心里害怕,就沒敢回家。在竇姐看來無論此事是不是在她家發(fā)生,以她平時熱心腸,都會去勸慰,竇姐找到李茂云,不管怎么樣都不應該動手打婆婆,不尊重長輩,必須賠禮道歉,回家好好過日子。在竇姐勸說下,李茂云給婆婆賠禮道歉,回歸家庭。
另一位二卡村民宋波,也是勤勞能干的兒媳婦,但自結婚以來一直跟婆婆關系不是很好,日子雖然照常過著,但矛盾日積月累,終于爆發(fā)了“家庭戰(zhàn)爭”,宋波直接就去火車站要回娘家,竇姐開車就去火車站把人給接回來了,苦口婆心勸說她,離婚孩子怎么辦,婆婆畢竟歲數(shù)大了,就多讓著點老人,好好過日子才是正道。
二卡居民在冬天農(nóng)閑的時候,喜歡大家聚在一起嘮嘮嗑,于學燕和蘇鵬就是平時總聚在一起的小姐妹,有時打打鬧鬧很正常,大家都愿意開玩笑。那天大家像平常一樣聚在一起,結果,于學燕和蘇鵬就因為一點小事,發(fā)生口角,兩人甚至動手,于學燕更是直接住進醫(yī)院,要蘇鵬賠償,原本是小口角,結果引發(fā)“大后果”。竇姐聽說,就去勸解她們,大家都是鄰居又是朋友,何必大打出手,還鬧到醫(yī)院,都在一個村住著。竇姐的想法總是為了大家好,就是這樣簡單淳樸的想法。
誰家有個紅白事,竇姐都幫忙張羅。無論誰家有事都當作自己的事忙乎。凡是親朋好友有個困難,只要竇姐能幫上忙,都去幫忙。大家有事也愿意找她幫忙,為人耿直熱情,真正是“渾身正能量”。
農(nóng)業(yè)種植,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二卡地區(qū)地廣人稀,居民生活都以種養(yǎng)殖為主,每當春忙時節(jié),竇姐都幫忙買種子化肥,種地成本大,大多數(shù)費用都是竇姐自己先幫忙墊付,等到秋收時,大家手頭寬裕,再結賬。這樣的事情在竇姐看來,與人方便,信任別人,也受人信任。
現(xiàn)在二卡地區(qū)種養(yǎng)殖不再是靠天吃飯,隨著政策發(fā)展,都是科學種植,但市場瞬息萬變,也會趕上蔬菜瓜果滯銷,賣不出去,農(nóng)民就靠年底收入,村民們都急得不行,竇姐幫助大家找銷路,盡力解決問題。
春風暖人心,竇姐做的事太多,簡單的文字,無法寫出竇姐全部的事跡,但在二卡人眼里,竇姐的一言一行帶著威信,透著二卡人的颯爽,二卡人的熱情,二卡人的勤勞,二卡人的善良!竇姐總說,當我們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時,就已經(jīng)成了人生的贏家,無論做什么,都要往好的方面想,即使很困難。這就是我們二卡人的風采!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