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以文化人 以德立市(4圖)

發(fā)布時間:2016-11-28 20:34 | 來源:光明日報 2014年09月20日 06版 | 查看:1519次

——宜春“好人文化”理論研討會發(fā)言摘登

“中國好人”漆友朋

“中國好人”曾水華

“感動中國”人物譚良才和王茂華妻子。

  編者按

  由光明日報社和江西省宜春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宜春“好人文化”理論研討會近日在宜春舉行。與會專家對“好人文化”的內涵和宜春“好人文化”生成的土壤以及“好人文化”在推動當地經濟社會健康發(fā)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宜春的經驗對于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向群眾、深入群眾,在群眾中扎根,轉化為廣大干部群眾的內在信念和自覺行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本報今天特刊發(fā)與會代表和專家的發(fā)言摘要,希望會對讀者有所啟迪?! 【幷甙?/span>

  宜春好人文化建設大事記

  2008年

  宜春市開始開展“十佳宜春人”的評選活動(至今,宜春共139人入選“中國好人榜”)

  2009年

  閔青梅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xiàn)場交流活動在宜春舉辦

  2010年

  宜春市設立“宜春市英模褒獎救助基金”

  宜春市被評為“全國見義勇為優(yōu)秀城市”

  王茂華、譚良才獲評“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2011年

  王茂華、譚良才榮獲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

  中央文明辦全國關心關愛道德模范座談會在宜春舉辦

  2012年

  宜春市成立學雷鋒志愿服務總隊

  宜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編撰《德耀宜春》一書

  2013年

  皮祖強榮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鄭向生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中央文明辦全國關心關愛道德模范座談會在宜春舉辦

  2014年

  宜春市表彰10名道德模范、10名道德模范提名獎、一批美德少年

  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柳艷兵全國首個“中華見義勇為楷?!狈Q號

  用“好人文化”引領道德風尚

  中共宜春市委書記 鄧保生

  宜春好人井噴,近年來涌現(xiàn)139位“中國好人”,并逐漸沉淀外化為宜春精神文明建設的特色品牌——“好人文化”,這不是一個偶然現(xiàn)象,而是具有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文明進步的歷史必然性。這一必然,源自宜春的人文土壤、歷史積淀和社會環(huán)境的孕育,源自宜春市委、市政府對思想道德建設的常抓不懈,也源自全體宜春人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踐行。

  第一,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是“好人文化”形成的歷史淵源。宜春“好人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漸進融合、深化拓展的過程,主要源自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化、先進文化的深度融合。一是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熏陶。宜春不僅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而且是中國佛教“禪林清規(guī)”的發(fā)祥地,五大宗派中的曹洞、臨濟、溈仰三宗皆發(fā)祥于此。宜春耕讀文化源遠流長,自古為農業(yè)上郡,崇文尚教,唐朝時有過“江西進士半袁州”的盛景。這些燦若星辰的先賢,與禪宗文化、耕讀文化一起,孕育出宜春崇德向善、重情好義、吃苦耐勞的淳樸民風。二是紅色文化的薪火相傳。宜春下轄的銅鼓縣是秋收起義的策源地,紅色文化誕生的搖籃。萬載縣是革命根據地,中共湘鄂贛省委、蘇維埃政府在此設址辦公。革命先輩天下為公、無私無畏的精神,錘煉了秀江兒女追求真理、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三是先進文化的時代洗禮。宜春緊扣時代發(fā)展脈搏,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和發(fā)展科技文化、廉政文化、抗洪抗冰精神等富有時代氣息的先進文化,造就了一批引領風氣之先的新人群體。宜春的英模好人群體,正是這一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

  第二,持之以恒的精神文明建設,是“好人文化”形成的現(xiàn)實土壤。長期以來,宜春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著力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均成立文明委,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設;著力創(chuàng)新建設載體,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著力激發(fā)群眾參與積極性,抓好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努力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齊頭并進、協(xié)調發(fā)展。

  第三,建設機制的持續(xù)改革創(chuàng)新,是“好人文化”形成的強力推手。宜春不斷創(chuàng)新英模好人的發(fā)現(xiàn)、宣傳、表彰、關愛機制。一是創(chuàng)新發(fā)掘推薦機制。把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發(fā)掘推薦,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項目來抓,并列為重要考核內容。二是創(chuàng)新宣傳學習機制。典型發(fā)掘后,積極對接中央、省級主流媒體,集中市級媒體力量大張旗鼓予以宣傳,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做到了以點帶面、輻射聯(lián)動,讓好人好事家喻戶曉。三是創(chuàng)新表彰禮遇機制。實行精神鼓勵、物質獎勵、社會保障三位一體式褒獎。四是創(chuàng)新關愛褒獎機制。設立見義勇為基金、慈善救助基金、英模好人褒獎救助基金等專項基金,每年財政撥付10萬元用于英模好人的幫扶救助,在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予獎勵性安排,發(fā)動社會各界與英模好人“結對子”,切實解除好人們的后顧之憂,傳遞了好人有好報、行善不吃虧的價值導向。

  時代需要航標,社會需要榜樣。用“好人文化”引領道德風尚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將以這次理論研討會的召開為契機,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主線,以建設“好人文化”為重要載體,加快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一是深入挖掘“好人文化”,打造宜春品牌。我們將繼續(xù)開展“學英模、比實干、謀發(fā)展、爭先進”活動,進一步挖掘淬煉“好人文化”的價值內涵,探索弘揚“好人文化”的有效途徑,不斷完善關愛英模好人的保障機制,持續(xù)加大對英模好人的宣傳學習力度,讓來自身邊的正能量、基層的最強音,匯聚為推動思想道德建設的大江大河,使“好人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主旋律,并將“好人文化”打造成宜春經久不衰的亮麗名片。

  二是大力弘揚“好人文化”,引領社會風尚?!昂萌宋幕钡暮诵氖堑赖陆ㄔO,道德建設的關鍵是以文化人。在堅持主題教育活動、文明創(chuàng)建、巡回宣講、志愿者服務等好的做法之外,還要跟上時代發(fā)展步伐,充分考慮群眾的信息接收方式和喜好,使“好人文化”日?;?、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進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營造健康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尚。

  三是自覺踐行“好人文化”,助推發(fā)展大局。我們將把“好人文化”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推動發(fā)展環(huán)境的全面優(yōu)化,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軟實力,為建設文明幸福宜春提供精神動力支持。


  弘揚好人文化 堅持崇德向善

  中國倫理學會原會長 陳瑛

  什么叫“好人文化”?從宜春人民的實踐來看,它就是發(fā)現(xiàn)好人、表彰支持好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境界,讓好人更多、更好的文化?!昂萌宋幕庇泄残?,也有個性: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地理位置,可以有著不同的內容。我們現(xiàn)在倡導和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我們今天“好人文化”的核心成分。

  從宜春人民所發(fā)揚的“好人文化”中,我們可以受到很多啟示:

  第一,“好人文化”的根本是尊重人,尊重文化。它表明人不但應當重視物,重視經濟,需要解決衣食住行等問題,還一刻也離不開文化,需要思想文化的滋養(yǎng)和精神理念的引導,而靠文化建設營造的和諧文明環(huán)境,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我們今天的思想道德建設,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正確的理想信念,指明我們的方向道路,是我們一切工作的主心骨,更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豐富多彩的文化,為我們提供生活的智慧和情趣。

  第二,“好人文化”的立足點是相信人民群眾,尊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社會的健康發(fā)展需要人民群眾,需要好人;好人促進他人幸福,有益社會發(fā)展,推動時代進步。我們要堅信,無論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人民群眾在本質上都是好的,好人永遠是社會的大多數。社會現(xiàn)實中涌現(xiàn)出來的許許多多的“好人”,其實是人民群眾的集中體現(xiàn)、杰出代表。我們應當要堅持選樹好人、宣傳先進典型的長效機制,增強好人文化傳承的持久力。堅持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讓好人更好;堅信那些有著種種毛病,犯過一些錯誤的人,他們自己也愿意做個好人,也希望周圍的人都是好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也都能變成好人?!昂萌宋幕狈从沉巳嗣袢罕姷囊?,代表著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那些崇拜金錢權勢,追逐個人腐化享樂的低級庸俗文化,最終會被人民群眾所厭惡,并為歷史所拋棄。

  第三,“好人文化”所包含的,不僅是思想文化、精神理念的引導,還應當包括制度層面的建設和健全的機制保障。為了表彰和支持好人,宜春先后建立和完善了見義勇為表彰評選、公民道德榮譽檔案、英模及英模家屬幫扶等各項工作機制,在全社會樹立了敬仰見義勇為、感恩見義勇為、崇尚見義勇為的良好導向。創(chuàng)新褒獎機制,堅持精神激勵與物質鼓勵相結合,從各方面關心英雄模范及其親屬,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這種虛實兼?zhèn)?,以實充虛,讓好人得到好報的做法,使“好人文化”收到了最好的成果?/span>

  宜春打造“好人之城”的啟示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長 戴木才

  做“好人”,是一種價值取向、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社會風范。“好人”現(xiàn)象之所以在宜春演化成為一種“好人文化”,與宜春市多年來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分不開,與宜春市堅持把“好人文化”作為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名片”打造分不開。宜春市堅持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促進宜春經濟轉型加快發(fā)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注重公民文明素質的提升,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在全社會營造了人人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宜春的探索和經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轉化為干部群眾的日常價值追求和生活價值觀,提供了有益借鑒。

  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宜春“好人文化”形成的深刻背景。當前,我國迎來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機遇新挑戰(zhàn),群眾深情呼喚、期待良好的道德風尚。宜春始終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于改革開放和社會建設各領域,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順應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大張旗鼓用好人文化熏陶是宜春“好人”成群形成的直接推手。宜春市堅持用一位位英模好人,用群眾身邊那些質樸平實卻又義薄云天的行為蕩滌人心,改變世風,把抽象的核心價值觀變得具體生動,使人們看得見、摸得著,可信可親可學,使做好事、做好人成為一種追求,一種自覺,鼓勵干部群眾用自己的力量,以平凡的方式參與“好人文化”建設,用千萬顆心、千萬雙手一起大寫“好人文章”。

  持之以恒的精神文明建設是宜春“好人文化”形成的現(xiàn)實土壤。宜春市堅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中國夢凝聚人心、提振信心,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了讓“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宜春市連續(xù)六年開展“學英?!敝黝}教育活動,多次印發(fā)向英模好人學習的《決定》,先后建立和完善了見義勇為表彰評選、公民道德榮譽檔案、英模及英模家屬幫扶等各項工作機制等。

  與深厚的人文底蘊相融合是宜春“好人文化”形成的文化根基。宜春市堅持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國革命精神,熏陶、感染、激活干部群眾的價值追求,滋養(yǎng)宜春人崇德、向善、向上的豐厚沃土,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使“好人文化”擁有厚重的道德積淀,使“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

  宜春弘揚“好人文化”,對于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一是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好人文化”鮮活地詮釋了當代我國社會的主流價值,極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傳播時代的正能量。

  二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聯(lián)系實際。宜春市開展的一系列“好人文化”教育引導、輿論宣傳、實踐養(yǎng)成等活動,都堅持聯(lián)系實際,立足于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積淀,與人民群眾的生活貼近,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容易入腦入心,外化于行。

  三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昂萌宋幕钡暮诵氖堑赖陆ㄔO,道德建設的根本途徑是以文化人。宜春以“好人文化”為抓手,通過宣揚道德、唱響道德、踐行道德,達到人人修行道德;通過用身邊的典型教育人,用崇高的精神鼓舞人,用榜樣的力量帶動人,從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們心中扎根發(fā)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呈現(xiàn)好人輩出的景象。

  弘揚好人文化,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洪向華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式和方法很多,關鍵是找到一種載體和實踐活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滋養(yǎng)。好人文化的創(chuàng)建活動其實就是一種好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和實踐。好人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在眾志成城、戮力同心的接力賽中,好人文化傳遞了真善美的價值理念。一個好人毫無疑問是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反過來說,自覺踐行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價值觀的人,也毫無疑問是好人。好人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度契合的,應該把好人文化建設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和載體,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就會成為民眾的一種自覺行為。

  培育好人文化,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好的文化形成過程中,引導和培育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一種好的工作機制挖掘凡人善舉的案例,宣傳好人、幫扶好人,引領全社會都來爭做好人。在這方面,宜春創(chuàng)造的培育好人文化的長效工作機制,形成了“宜春模式”,在實際工作中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具體說來,好人文化的“宜春模式”包括三個機制:一是先進典型發(fā)掘培育機制。二是公民道德榮譽檔案管理機制。三是英模褒獎幫扶機制。這套工作機制運行良好,使得宜春好人輩出,“做好人成好事”成為宜春的社會風尚。

  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弘揚好人文化。目前,努力以好人文化作為城市名片的不只宜春一家。許多城市都在尋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抓手,好人文化提供了一個好的思路。宜春在好人文化建設方面,走在了前列,干在了實處,但要想繼續(xù)保持,強化特色,還需找準結合點,不斷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實踐中把好人文化弘揚下去。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我們加強好人文化建設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好人文化建設要承接好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具體內容和措施,并與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密切配合,真正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二要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中部署好人文化的創(chuàng)建活動。要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做到講社會責任、講社會效益,講守法經營、講公平競爭、講誠信守約,形成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政策導向、利益機制和社會環(huán)境。三是激勵黨員、干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弘揚好人文化的先鋒模范。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帶好頭,做好人文化的踐行者,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為民、務實、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眾、引領風尚。

  讓“好人有好報”成為社會最基本的道德信仰

  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湖南城市學院院長 李建華

  “做個好人”是中國最傳統(tǒng)、最基本的道德教化目標,也是人生的起碼標準,做不了能人,起碼也要做個好人。為什么要做好人呢?道理很簡單:“好人有好報”,這是功利論和道義論相統(tǒng)一的最好注解,也是社會對“為什么人會守道德”的最恒久、最有解釋力的說法,因而也是社會最基本的道德信仰。要讓好人文化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當務之急是讓“好人有好報”成為一種普遍的道德信仰。

  要實現(xiàn)好這一目標,有兩個問題必須解決:一是盡快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好人”向現(xiàn)代好公民的轉變;二是要建立健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德賞罰機制。中國正處在向現(xiàn)代社會轉型中,好人的標準也會有所變化,好公民不但要有傳統(tǒng)好人的品德,也要有現(xiàn)代公民的美德,如守法意識、權利意識、參與意識、責任意識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培養(yǎng)好公民文化做起。只有傳統(tǒng)好人同時具備了現(xiàn)代好公民的品質,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治理的價值標準和制度安排,才能讓好人真正有好報。

  其次,我們要在制度上設計出一整套讓好人有好報的道德賞罰機制。只要人們盡義務、講奉獻,而不給相應回報是不合理的,在實踐上也影響了道德作用的發(fā)揮。在法治社會中,道德建設有必要在奉獻和回報之間建立一個良性社會機制,使盡義務的人得到公正評價和回報,使不盡義務的人受到譴責和懲處。一個公正理想的社會環(huán)境應當努力消除義務與權利、奉獻與獲得、德行與幸福的二律背反,注意道德回報,使它們成為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huán)關系。一方面,社會通過特定的形式,以一定的政治、法律和經濟的權利表彰履行道德義務的個人,從而使道德義務和道德權利相對應,并激勵道德義務的履行。另一方面,社會輿論應該對缺德者予以譴責和鞭撻。道德賞罰猶如一種酵素,催化人們按照社會所倡導的道德規(guī)范嚴格要求自己、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并由此進一步推動著社會道德風氣欣欣向榮;反之,如果一個社會缺乏健全的道德賞罰機制,或者是非混淆、善惡顛倒,必然會扶邪祛正,使道德蒙羞,社會墮落不堪。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