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5-12-17 21:35 |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15-12-15 AA16 | 查看:15775次
圖為1940年8月,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送夫人劉志蘭赴延安學習,夫妻分別時與懷中的女兒左太北合影。
十字嶺將軍紀念亭。
左權將軍墓
左太北出生不到百日即與父親左權分別,70多年來,她與父親的相見除了照片,大約便只有夢中了。
左權是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場上犧牲的最高將領,為紀念左權,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決定將遼縣改名為左權縣。周恩來于1942年6月21日在《新華日報》撰文說“左權足以為黨之模范”。
國人記憶70周年抗戰(zhàn)勝利之 二十九
檔案
左權
湖南醴陵人。生于1905年3月,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9月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1930年回國后任紅一軍團參謀長和代軍團長等職,參加過長征和指揮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zhàn)斗??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任八路軍副參謀長,轉戰(zhàn)華北屢建戰(zhàn)功,其中包括協(xié)助指揮百團大戰(zhàn)。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fā)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在指揮最后一批人員即將突出重圍時,被一塊彈片擊中頭部,壯烈犧牲,年僅37歲。
左太北,75歲,在她北京的家中顯眼處掛著一張照片,那是不滿百日的她與父母的合影。照片拍攝時間是1940年8月,她尚在襁褓、小手舞動,抱著她的父親,就是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此后的歲月里,左太北再也沒能見到父親,只能從影像里去了解父親抗戰(zhàn)殉國的功績。直到42歲,她才讀到父親寫給母親的11封信,這些信件也成了她了解父親的珍寶,同時也得以讓后人窺見百團大戰(zhàn)開始直至左權殉國時的情形。
山西遼縣,就在此地,抗戰(zhàn)時期的八路軍遭受了最為慘重的損失。1942年5月,八路軍總部被日軍突襲,副參謀長左權于麻田鎮(zhèn)十字嶺戰(zhàn)斗中壯烈殉國,時年僅37歲。左權是整個抗戰(zhàn)時期犧牲的八路軍最高將領,為紀念左權,遼縣改名左權縣,近日,南都記者重返了這片讓八路軍損失慘重的“傷心嶺”。
太行山上“小延安”
“自去年反掃蕩結束后,我們搬住一個大廟里,住地的周圍與附近也是很好的,滿川的樹木結了不少的核桃、柿子、花椒,還有一條碧綠的水流著,真是太幸福了?!?/span>
——— 1941年5月20日左權給妻子的信
左權的住地,其實是一個基督教堂,如今被稱作“左權院”,是八路軍總部舊址的一部分。即便今天,要想重返八路軍總部舊址麻田鎮(zhèn),仍頗為不易,從左權縣城到麻田只有不足10米寬的國道,因為山高地形復雜,現(xiàn)在高速路仍然沒修通。左權縣當?shù)厝硕贾?,要想去參觀麻田鎮(zhèn)的八路軍總部紀念館,最好早上8點前就出發(fā),否則很可能晚上“搭黑”都回不來縣城。一是因為路況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堵車,因為路面很窄,大量的運煤卡車在這條雙車道的國道上行走,幾乎每天必堵。
從地圖上看,左權縣位于河北與山西的交界處,因此也成了“晉煤外運”的重要通道。該縣縣志記載“晉疆鎖鑰,山西屏障”,曾經隱藏在深山里的八路軍總部門口,如今運煤卡車絡繹不絕。也正是因為偏僻罕至,當年八路軍把總部駐扎在此,雖然日軍就在40公里外的縣城,但仍然苦苦尋找了兩年多。
從左權縣城驅車出發(fā),經過近兩個半小時的上山下坡,地形忽然豁然開朗,在四周全是高山的包圍中,一塊小盆地上建著10多間灰磚平房,旁邊一條清澈的河水繞村而過,有點“世外桃源”之感,這就是當年八路軍的總部所在地。
當年八路軍總部選址有兩個條件:一是要在村邊,二是要有前后門,這樣一旦日軍突襲,可以多留一條通道撤離。這個院子(“左權院”),本來是縣城財主劉三柱的,正好符合這個條件,劉三柱聽說選中了他的院子,就捐贈了出來。
1940年8月開始,八路軍發(fā)動了“百團大戰(zhàn)”,就在這次戰(zhàn)役即將取得最后勝利的第三階段,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總部于11月上旬進駐到遼縣麻田鎮(zhèn)。彭德懷、左權、羅瑞卿等將領和八路軍野戰(zhàn)政治部、總后勤部及北方局黨校、華北《新華日報》社、魯迅藝術學校、衛(wèi)生學校、總部醫(yī)院、太行山劇團等單位一同到達。
完備的機構設置,讓這里有了“小延安”之稱。為了增加抗戰(zhàn)力量,在左權的指揮下,八路軍還在鄰近的山西省黎城縣地形隱蔽的黃崖洞,建了“黃崖洞兵工廠”,每年生產的武器可以裝備16個團。
如今八路軍總部舊址都用“鄧小平院”、“左權院”命名,每個辦公室正中間都掛著晉察冀邊區(qū)的地圖,八路軍與日軍的大小戰(zhàn)役就是在這一座座院落,一間間小屋里進行指揮部署。
就在這里,左權與妻子生下了女兒左太北,不過因為戰(zhàn)事吃緊,剛生下3個月的左太北,就跟著母親回延安了?!拔沂?940年5月出生的,8月份就要進行‘百團大戰(zhàn)’,當時我爸本來就很忙,為了考慮我們的安全,8月份我和母親就回延安了,所以實際上跟我父親只呆了3個月,就是他抱著我,臨離別時候拍的照片,那時候我剛剛3個月大,之后就再沒見過?!弊筇被貞浀?。
在鄧小平的舊居里,鄧小平與夫人卓琳的兒子鄧樸方就出生里面的一個土炕上。解放后,有人曾問及鄧小平在太行山戰(zhàn)斗的情況,鄧小平曾說:“我在太行并沒有干什么,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吃苦’?!?/span>
隱瞞5年的“八路軍總部”
“今年來晉東南的戲劇運動有大進步,《雷雨》、《日出》、《巡警》均出演了,布景與扮演藝術有很大提高,博得一般觀眾,不只是土包子并且是洋包子的好評。”
——— 1941年9月26日左權給妻子的信
讓鄧小平“吃苦”的總部,其實一直到解放后才被人知曉?!鞍賵F大戰(zhàn)”暴露了八路軍的實力,也讓日軍開始重視共產黨武裝的力量,采取各種手段尋找。但另一方面,八路軍在麻田鎮(zhèn)卻開始進行政治建設,召開晉冀魯豫邊區(qū)臨時參議會,從延安遠道而來的各種文藝團體也在宣傳共產黨的政策主張。
位于左權縣桐峪鎮(zhèn)的晉冀魯豫邊區(qū)臨參會議舊址負責人趙向榮介紹,1941年3月16日,時任太行軍政委員會書記的鄧小平在冀太聯(lián)辦第二次行政會議上,提出了按照“三三制”原則,召開晉冀豫邊區(qū)臨時參議會的建議。會議從4月份開始籌備,經過3個月的推選,在邊區(qū)2000萬人中采取公開競選方式,推選出議員197名,議員中有國民黨元老及學者名流、無黨派人士、工人、農民、商人、婦女等人士。
1941年7月7日,臨時參議會正式舉行,魯西33個縣加入邊區(qū),最后成為晉冀魯豫邊區(qū)臨時參議會。在歷時41天的會議里,臨時參議會作為邊區(qū)最高權力機關,通過了邊區(qū)施政綱領及一系列重要法例和法令,議員們共提出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的提案232個,推選出邊區(qū)駐會委員和正副議長、邊區(qū)政府組成人員,誕生了抗戰(zhàn)時期的第一個“三三制”政權。
晉冀魯豫邊區(qū)臨參會議舊址里的正南面,是一個戲臺,當時從延安過來的魯藝學員,曾在戲臺上表演了《雷雨》、《日出》等戲劇。從那時候開始,左權縣作為八路軍總部,不僅進行著軍事對抗,而且承擔著中共在政治、文化方面的探索。
在距離八路軍總部幾公里外的麻田鎮(zhèn)山莊村,“新華日報社舊址”就坐落在一個小院子里,如今這個院子仍然保持著當年的模樣,連木板門都沒有換,幾乎看不清字的牌子仍然掛著。在其旁邊,就是趙樹理住過的房子,在這里他寫出了最為著名的一系列“山藥蛋派”作品?!跋瘛缎《诮Y婚》、《李有才板話》這些作品,就是趙樹理在這個屋子里寫出來的,素材也是取自左權(縣)。但直到現(xiàn)在仍然很少人知道,這是當年刻意隱瞞八路軍總部導致的,因為當時怕日本人發(fā)現(xiàn),所以這些作品雖然風靡全國,但大家卻不知道是哪里的事情。”左權縣黨史專家王艾甫說。
美國歷史學家韓丁在其所著的描寫太行山抗日情形的作品《翻身》中寫道:“日本軍閥說他們干涉中國只是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使中國人民免于遭受一場比死更壞的厄運———共產主義,但正是他們的‘干涉’大大加速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勝利,這是歷史的一個極大諷刺。”
八路軍總部突圍喋血十字嶺
“生活較前艱難多了,部隊如不生產,則簡直不能維持,我也種了四五十棵洋姜,還有廿棵西紅柿,敵人又自本區(qū)開始掃蕩,明日準備搬家了?!?/span>
———1942年5月22日左權給妻子的信
在寫這封信3天后的5月2 5日,左權就因突圍戰(zhàn)犧牲在遼縣十字嶺。
1942年,日軍第一軍司令長官巖松義雄制定了以消滅八路軍總部為目的的“C號作戰(zhàn)計劃”,同時組成兩支特別“挺進隊”,以益子重雄和大川桃吉分別任隊長,化裝成八路軍,不斷偵察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在得到情報后,日軍完成了對八路軍總部的包圍,左權分析了當前的情勢,制定了突圍路線和作戰(zhàn)部署,隨后彭德懷下令總部撤退。
雖然已經修繕好多年,但如今要去往十字嶺現(xiàn)場仍困難重重,僅容一輛車通行的狹窄道路上,車輪經常會陷到路邊的土坑里?!翱上攵?,在當年沒有任何道路的情況下,(八路軍)總部的大隊人馬還拖著各種儀器設備,有多困難?!笔謳X旁邊村子給記者指路的一位村民說。
1942年5月25日下午2點,左權率領總部的人馬來到麻田東邊的十字嶺,大隊人馬已突圍到剛過十字嶺的一個山腰,此時還有少量人員被堵在一個狹窄的山溝中。就在左權返回十字嶺頂峰營救落在后面的人員時,日軍開始發(fā)射密集的炮火。
十字嶺周圍的山脈都是南北走向,只有這個山嶺是東西走向,形成一個“十”字,沒有戰(zhàn)斗經驗的八路軍眾多總部文職人員,在左權的指揮下撤退。跟著左權的還有電報員,本來左權已經安全翻越了十字嶺,但當時還有很多干部沒有過去,于是他又返回來不斷喊著撤退,忽然一顆炮彈擊中了山頭,左權的聲音再也聽不到了。
作為指揮員,左權經常出現(xiàn)在戰(zhàn)斗一線。解放軍上將、曾在1932年擔任紅軍第45師第93團團長的楊得志,在文章《和左權同志相處的日子》中提到了一個細節(jié),1931年他和左權一起在甘肅作戰(zhàn),當時左權作為軍團長,突然出現(xiàn)在城墻下面,上面不斷在扔著手榴彈,一顆手榴彈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爆炸,當時他幸免于難。但十字嶺這次,左權沒有躲過去。
左權殉國后,日本人把草草掩埋的左權遺體挖出來拍照,東京的廣播也曾播出,太行一役,消滅中共“一文一武”。其中的武,便是指左權,文說的便是當年《新華日報》華北版的創(chuàng)辦人、社長兼總編輯何云,他也在這次突圍戰(zhàn)中殉國。至今日本防衛(wèi)廳仍然保存著左權被挖出時的遺體照片,上寫“參謀長左權”。
今天在左權殉難的原地,也就是麻田鎮(zhèn)十字嶺的峰頂,建了一座四角正方形的仿明清翼角的紀念亭,豎有漢白玉紀念碑,正面刻著“左權將軍永垂不朽”,兩側分別刻著朱德、鄧小平的題詞,碑后刻著彭德懷撰寫的碑志。
其實左權對這次突圍的難度有所預見,在突圍前三天,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如果時局有變,你可以任意處置太北?!弊筇闭J為,這是父親給母親最后的交代。
“我父親在開始抗戰(zhàn)時就已經下決心了,就是把生命搭上去也要把日本鬼子從中國趕出去,這個決心是過黃河時就下的。這個決心最后表現(xiàn)在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放棄了,因為連自己的女兒都放棄了,私人的一切都放棄了?!弊筇闭f。
“谷子地”自辦民間抗戰(zhàn)紀念館
“山西的民眾,整個華北的民眾,對我軍極表好感,我們也決心與華北人民共甘苦、共生死,不管敵人怎樣進攻,我們準備不回到黃河南岸來?!?/span>
———1937年12月3日左權寫給母親的信
八路軍總部在遼縣(現(xiàn)左權縣)5年,至今當?shù)厝杂胁簧倜耖g人士自發(fā)收集抗戰(zhàn)“紅色藏品”。一直在左權縣麻田鎮(zhèn)生活的河北邢臺人石玉福家中收藏著左權曾用過的一個箱子,上面寫著“中華民國卅年秋左權”,是他從一位八路軍曾救過的當?shù)厝思依锼褜せ貋淼?。在左權犧牲后的第三天,那個當?shù)厝说阶髾嗟淖∷?,大哭一場后,在他的辦公室發(fā)現(xiàn)了一只手提皮箱,然后提回了家。
馮小剛電影《集結號》中“谷子地”的原型王艾甫,就是左權縣人,他曾在太原文物市場發(fā)現(xiàn)了84份“太原戰(zhàn)役陣亡通知書”,隨后奔赴全國各地,為這些烈士尋訪親人。2008年,王艾甫從山西省檢察院退休后,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xiāng)左權縣,在縣城西關的一座清末時期建筑的四合院(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這里是八路軍泰記商店情報站和軍需物資轉運站),籌建了“遼縣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每天早上,他都在紀念館里迎接前來參觀的市民。紀念館里陳列的藏品,多為遼縣抗戰(zhàn)時期的實物、圖片、資料,有許多是孤品,從正面戰(zhàn)場八路軍使用過的地雷、大刀、步槍、土炮,到敵后戰(zhàn)場的情報、衣服和鞋帽,甚至還有全套的日本在戰(zhàn)時出版發(fā)行的《支那事變畫報》。
據王艾甫回憶,2005年,一位曾在山西參戰(zhàn)的日本老兵奧村和一,在他家里見到了《支那事變畫報》,十分震驚。因為《支那事變畫報》在日本也不多見。畫冊里一張日本兵胸前掛著兩只雞的照片勾起奧村和一的回憶,他當年作為新兵剛來山西時,長官就命令士兵們搶奪老百姓的錢財和豬、雞等可食之物。
今年是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王艾甫更忙碌了,雖然有一條腿使不上勁,上下樓梯需要他人攙扶,但對各個單位發(fā)來的“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活動邀請,他仍堅持赴約?!霸谖野倌曛?,我搜集的這些東西要捐獻給國家,這是左權(縣)對于八路軍抗戰(zhàn)記憶的物質載體,也反映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深厚的群眾基礎,這才是那場戰(zhàn)爭最終勝利的原因?!蓖醢φf。
在左權縣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門外,一群小學生參觀的時候,在門口模仿當年八路軍做“沖鋒集合”的游戲,一群孩子在喊著“集合”的口號后,迅速集合到了一起,然后又在“沖鋒”的口號下四處散開。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