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04-30 10:24 | 來源:贛州晚報 2013年10月23日 第B04版 | 查看:1424次
○劉愛平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句韋唯演唱的《愛的奉獻》歌詞,常在我腦海里回旋,揮之不去,感嘆不已。愛,人之本性,但奉獻之愛卻尤為珍貴。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愛心的培養(yǎng),小到個人的“百行孝為先”,中到社會的“慈善義工”,大到政府的“陽光工程”,無不浸潤著人的愛心,彰顯著人間的美好。《增廣賢文》奉誡大家:作惡遭天譴,作善鬼神欽;一毫之惡,勸人莫做,一毫之善,與人方便;天眼昭昭,報應迅速。
自小受傳統(tǒng)教育長大的我,骨子里頭也流淌著愛心的基因,并且一直在身體力行地奉獻愛心??呻S著閱歷的增加和視野的開闊,我發(fā)覺,不少人對他人(尤其是對弱勢群體)奉獻愛心時,卻沒有注意方式方法,很少考慮接受愛心者的感受,以至于給他們帶來尷尬。
說實話,這種炫耀的愛心真是一把利刃??!尤其在經(jīng)濟社會高速發(fā)展、人們幸福度指數(shù)普遍不高的今天,愛心的付出更加需要講究奉獻技巧。需要我們盡力摒棄居高臨下獻愛心的思想,竭力摒棄那種救世主般獻愛心的思想,全力摒棄那種虛情假意獻愛心的思想;要與接受愛心者多做換位思考,要樹立奉獻愛心不僅是幫助他人同時也在幫助自己的思想。唯有如此,我們在奉獻愛心的時候,才能找到讓對方接受愛心的理由,使之受之坦然。
作為校長,在給學生奉獻愛心時,一定要注意學生的感受,要充分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用愛心彰顯學生的閃光點,用愛心點亮學生的閃光點。比如,學校對品學兼優(yōu)貧困學生助學金的發(fā)放,落腳點就應該放在品學兼優(yōu)上,而不應放在貧困上,否則,學生寧可不要助學金,也要保住自己的尊嚴。故此類發(fā)放儀式就不宜大張旗鼓,最好在小范圍內(nèi)舉行。
作為校長,在給老師奉獻愛心時,一定要注意老師的感受,千萬不能有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千萬不能炫耀愛心,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真誠地幫助需要幫助的老師,要真正地急老師之所急,想老師之所想,利老師之所利。
總之,在愛心的奉獻方式上,能如子思所言“暗然而日章”才能避免愛心成利刃的尷尬被動局面。(作者系贛州四中校長)
(責任編輯:曹子敏)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