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好人難做”的困境(3圖)

發(fā)布時間:2013-12-29 13:52 | 來源:時代郵刊 2013-05-02 | 查看:20291次

獨唱團1.jpg

  昔日,一提到“好人”二字,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在其典型事跡的感召下追捧其為榜樣,以其楷模的力量自我勉勵,并且堅定地認為“好人一定會有好報”??刹恢獜暮螘r起,“好人”卻未必“有好報”了,甚至還適得其反,為其所累。江蘇的“彭宇案”、天津的“許云鶴案”以及重慶的“萬鑫案”、廣東的“小悅悅事件”,都是鮮活的例子?!吧屏紝冶淮靷眯娜嗽僖膊桓曳銎鹚恕?。這樣的“負面”例子接連不斷,自然而引發(fā)“好人難做”的一聲嘆息!

  一項權(quán)威調(diào)查顯示的結(jié)果,讓我們警醒: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助人為樂”傳統(tǒng)美德正離我們愈來愈遠,77.9%的受訪者痛感在當下社會做好人的成本高。高成本是什么?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被懷疑動機不純;二是得不到鼓勵還要付出代價;三是會被嘲笑,被認為太傻;四是做好人經(jīng)常感到孤獨,陷入自我懷疑中。如此高額的成本,自然使許多人在別人需要救助時,選擇圍觀或避讓,社會主流群體漸漸對做“好人”失去了信心。如果整個社會都充斥著“不愿做好人”的氣息,社會風氣必將每況愈下,道德滑坡、信義缺失、信任危機也會愈演愈烈,我們難道真要讓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滑入“善惡不分、是非難辨”的窘境?讓好人不再難做,讓人們不再迷茫,讓道德不再受傷,這個問題值得深思探討。

  ■ 主打

   讓“好人”不再難做 

  賓絲絲

  “好人”的價值被漠視

當下中國,災(zāi)禍與“冷漠圍觀”結(jié)伴而行,已是時常發(fā)生的尷尬情景。每次“老人倒地無人扶”,都會被作為道德滑坡的“標本”;頻仍的“助人為禍”,總能激起“好人難做”的嗟嘆。如今,在許多地方許多人心里,做好人不是一種信念,信條和榮耀,而成了一個笑話。更可怕的是,這是一個不做好人還理直氣壯的年代。人們的價值觀已經(jīng)扭曲成了在做一個好人和做一個能人之間,往往會選擇做能人;在做一個清貧的好人與富足的壞人之間,會傾向于做壞人;在做一個多嘴的好人與沉默的普通人之間,卻甘愿做不出頭的普通人……我們不禁要問了,社會中到底還有沒有好人?回答是肯定的,只是因為在這個誠信缺失而又分外拜金的陌生人社會里,好人經(jīng)常會被懷疑動機不純,因此非但得不到周圍人的認可和鼓勵,做了好事反而遭到漠視,做“好人”成為了一種焦慮。

南京下崗女工杜女士到銀行取款3000元被多給2.7萬元,3次到銀行退款均被趕出。銀行自查發(fā)現(xiàn)出錯才連夜追款,但對杜女士還款熱心之舉毫不領(lǐng)情,并拒絕道歉,這真是一件令人五味雜陳的事情。一方面,包括銀行職員在內(nèi)的很多人都感嘆著:現(xiàn)在做好事越來越難,現(xiàn)在的社會風氣越來越不如以前;另一方面,當像杜女士這樣一大批還有良知、還有正義的人在各個領(lǐng)域做著好事時,卻受到千般刁難,比如:幫人抓小偷,反被小偷打,受助人不但不幫忙,甚至不報警;扶起摔傷的老人被認為是肇事者;一些干部真心為老百姓辦事被認為是作秀!這種事情人們見多了,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在多數(shù)人的內(nèi)心深處留下了“做好人難”、“以后還是少做好事”之類的陰影。

北大研究生段霖夏4年只修完一門功課,資助人要通過法律程序索討資助款一事,經(jīng)報道后引起了全國關(guān)注。段霖夏的父母和哥哥于是找到資助人李富華家,大鬧李家不說,其母還聲稱“要告我兒子,我就跳樓”。關(guān)注此事的記者還特意附上段家父母一家占據(jù)李家,其母坐在李家地板上大哭大鬧,其父坐在李家的沙發(fā)上蹺二郎腿打電話的新聞?wù)掌6瘟叵牡母赣H其實并不是窮人,而是開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其注冊名為“重慶名商科技公司”,而且其父也是一名大學畢業(yè)生。按常理來說,這樣一位有知識有文化有財力的家庭哪還需資助,可偏偏就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此等怪事,真叫人啼笑皆非。只要稍加留意,諸如此類的事例還有許多。有很多好心的資助人,雖然自已并不富有,可為了一些窮孩子能上大學,自已卻省吃儉用地資助別人。國家也為此專門設(shè)立了助學貸款,到頭來很多人則玩弄起好心人來了。這讓贊助人不免心寒:好人真難做!

山東少年韓磊為了救一個在湖里掙扎的男青年,游了300多米,奮力將落水者托出水面。驚慌失措的落水者將韓磊緊緊抱住,使得韓磊游起來十分吃力。最后,韓磊將落水者送到岸邊,伙伴們將落水者拉上岸。這時,一個大浪打過來,已經(jīng)精疲力竭的韓磊瞬間被卷出10多米遠,不見了蹤影。2個小時后,韓磊冰冷的身體被從湖中撈出。韓磊的意外死亡,讓所有人感到惋惜,人們被他見義勇為的行為所感動,可被救者一直沒站出來說一聲“謝謝”。被救者出人意料的冷漠與無情,不由得令人替韓磊不值,更讓所有善良的人困惑:做好人為何這么難?

說句實話,人在社會上或多或少都會遇上一些困境,有時需要互相幫助,以渡難關(guān)。每個人都有其善良本性的一面。所謂的好人就是這種善良一面的發(fā)光。傳統(tǒng)思維定勢下好人所樹的榜樣是雷鋒、郭明義那樣的助人為樂的好人,或是那種吃苦耐勞的勞動者,如掏糞工時傳祥、石油工人王進喜等。不知怎的,如今潮流變了。當今人們所理解的,那種為民族而獻身,愛國愛黨,為人民服務(wù)樂于助人,老老實實地勞動,做具體事的人叫“老實人”,忠厚老實的人,往往被看作“傻子”。聰明人就不會當好人,因為做好人非但撈不到一點好處還惹得一身騷。

著名古羅馬詩人賀拉斯說過:“好人都是通過對美德的愛來表達憎惡揚善之心的。”國學大家季羨林先生也對好人做過如此定義:“考慮別人比考慮自己稍多一點就是好人。”好人——一個從古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的詞語,卻在當今這樣一個文明盛行的時代,漸漸失去了他本有的一席之地。是什么因素使得本該被人尊敬、仰慕的好人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呢? 

“好人”為什么難做

 

獨唱團cA.jpg 

在百度上搜索關(guān)鍵詞“好人難做”,竟有50多萬條信息。這就更難怪人們要感嘆:做人,不容易,做好人,更不容易。長期做好人,很難。體會做好人難的人越來越多了,顯然做好人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好人難做,難在世間可悲的庸俗哲學。究其原因是人心冷漠。更深層次的是“做好人的成本太高”。近年來,做好事被嘲笑或被誣陷甚至被懷疑動機的事件時有發(fā)生。這極大地增加了行善者的心理成本,也讓不少人擔心:當今社會是否缺乏做好人好事的環(huán)境?攙扶在馬路上摔倒的老人,也會惹上官司,以尷尬收場;把被車撞倒的傷者送去醫(yī)院,竟會背上“肇事者”的罪名,大有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嫌疑;人未被公交車撞倒竟誣陷公交車“不義”,幸虧有電子眼做證才總算洗刷了“冤情”,而做好事為得到表揚反遭嘲笑的更是大有人在,如今做好人已沒有了以往的榮耀和自豪感,常常被認為是“犯傻和動機不純”,甚至冒著被騙、被訛、被恐嚇甚至吃官司的危險,如此高昂的“好人成本”,讓越來越多的人畏懼做好人、害怕做好人,不少人公開表示不愿做好人。

好人難做,難在社會價值的扭曲。中國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生存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競爭時,對其他不相關(guān)的事可能會視而不見。在見到有人需要幫助卻不去幫助,因為可能會要承擔行為所帶來的后果,包括良心上、行為上的一些譴責,會顧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妙。這幾十年來,社會整體上處于高度快速發(fā)展,人的價值觀變了,更物化了。人處于競爭中,而大多情況下又以外在物質(zhì)衡量一個人。因此,每個人都處于高度焦慮中,不論貧窮或富有。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會夸大一些對他不利的因素。如江蘇“彭宇案”的影響,會認為救人的行為會受到一些不好的結(jié)果。因此,一個人做事時往往會衡量一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壞處。這是從助人者方面來看的;那么從被助者來看,不僅不感謝幫助自己的人,反而為了找到一個可以“勒索”的對象誣陷幫助自己的人,這都是利己主義、個人私欲的結(jié)果,物化了一切價值的結(jié)果。這一切歸根到底是社會價值出了問題。

好人難做,難在個人道德信仰缺失。在現(xiàn)代化高速發(fā)展時期,中國的經(jīng)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得到空前發(fā)展,就在中國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人們的信仰缺失了,在市場經(jīng)濟的消極作用下,出現(xiàn)了許多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腐朽的思想,而以為人民服務(wù)為核心和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核心道德則越來越被弱化了,整個社會呈現(xiàn)出一種畸形發(fā)展的狀態(tài),物質(zhì)發(fā)展和精神發(fā)展出現(xiàn)嚴重失衡。這些都表現(xiàn)在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好人難做,做好事得不到好報,與此同時,各種道德缺失事件愈演愈烈。一系列的官欺民的事件,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仿佛每個人的權(quán)利都得不到保障,只能看到自身的利益,一切都物質(zhì)化了,道德信仰不能帶來所需要的利益,因此人們就拋棄了那些不能帶來好處的道德,這樣長期以來道德的缺失,最后道德底線都將不復(fù)存在。

好人難做,難在社會媒體責任?,F(xiàn)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社會的特點之一就是信息化,信息傳遞速度十分快,各種媒體發(fā)展都非??欤貏e是網(wǎng)絡(luò)。對于網(wǎng)絡(luò)上的各種信息,人們?nèi)狈ψ陨碚_的客觀的判斷,許多人往往是根據(jù)他人的一些評論或者觀點來做參考,人云亦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旦有好人做了好事沒得到好報,一些媒體特別是網(wǎng)絡(luò)上的評論鋪天蓋地如潮水一般涌來,人們就會對做好事都“敬而遠之”,反而造成了負面的價值導(dǎo)向,讓人們都畏懼做好事,久而久之形成錯誤的社會意識。

好人難做,難在公民道德素質(zhì)教育的缺失。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民素質(zhì)雖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大多數(shù)老一輩中國人以前生活在一個貧窮落后的時期,因此受教育程度不高,許多人的素質(zhì)還達不到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教育資源相對缺乏些。即使是現(xiàn)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并且當今的公民教育主要是學校教育,雖然素質(zhì)教育已提出多年,但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注重的仍然只是知識的傳授,學校注重的還是學生的分數(shù)和升學率,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視,成績就是一切,這是很多學校推行的教學理念。為了片面地追求升學率,學校的教育模式不僅缺乏對學生的道德思想教育,在這種你爭我趕的競爭環(huán)境下,學生更多地是為了能進入好的學校而與他人競爭,在他們的思想里從小就只有超越他人的競爭意識,這對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如果將來的教育改革中難以改進道德素質(zhì)教育的建設(shè),而只是在計算著成本效益及社會環(huán)境的問題,那么總有一天,“好人”將會爛在人們的肚子里,到那時,社會也難再出現(xiàn)“好人”。 

好人難做,仍要做好人

獨唱團b.jpg

好人難做,我們應(yīng)該善待每一位好人。怕做好人,與我們的社會有時候不能善待好人有關(guān)。好人以自己的行動和付出,維護著社會正義,而他們自己的處境卻很尷尬。如果好人得不到善待,他們的精神感召力就會弱化,社會道德思想難免會滑坡。因此,“好人難做”的現(xiàn)狀亟待改善,道德文明更需要提升,同時也呼喚“好人心態(tài)”的正?;匚弧V哉f“好人心態(tài)”的回位,是因為中華民族歷來有著做好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華民族自古就是文明禮儀之邦,講究助人助己,團結(jié)友善,成為華夏文明的精髓。如今,“好人難做”的現(xiàn)狀折射出道德危機的存在。不少人自己不做好人,還嘲笑別人去做好人好事,嚴重影響了“好人心態(tài)”的社會環(huán)境。為了讓好人能有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就必須讓好人受到羨慕,受到尊敬。要在社會重新樹立起做好人的良好風尚,政府除了加強宣傳引導(dǎo)之外,更需要把好人好事的典型樹立好,讓正義之風壓倒那些歪風邪氣。

“好人心態(tài)”的回位,是保證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的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人人擁有做好人的思想,擁有一份做好人的心態(tài),就不會覺得把好人看作是傻子。讓我們給予做好人的是掌聲和鼓勵而不是嘲諷,媒體輿論也要及時察覺好人的存在,并給予好人以道義的聲援。改變“好人難做”的窘境要靠我們每一個人,靠每個人的“好人心態(tài)”的保持,靠每個人嚴格要求規(guī)范好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行動去喚醒好人思想的缺失,用行動去呼喚“好人心態(tài)”的回位,這樣,好人才會越來越多。

好人難做,我們更應(yīng)該堅持可貴的品質(zhì)。正如修女特蕾莎所說:你如果行善,人們會說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隱秘動機,不管怎樣,還是要行善事;人們的確需要幫助,但當你真的幫助他們時,他們反而可能會攻擊你,不管怎樣,還是要幫助他人;將你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你可能會被反咬一口,不管怎樣,還是要把最寶貴的東西獻給世界。道德踐履,本該更果敢,超越利弊權(quán)衡。

沒有人是座孤島,相互攙扶才能同舟共濟;“樂于助人”是傳統(tǒng)的人倫美德,漠視他人,會讓良知潰散?!昂萌穗y做”不是我們拒絕做好人的借口,“世風日下”也不是為自己開脫的理由。猶太作家威塞爾先生曾說:“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焙萌说膬r值我們平時確實感受不到,不如能人那么惹眼。而當社會上全是能人的時候,我們才會感覺好人是多么的可貴。

好人難做,我們要一輩子做好人?!白龊萌瞬浑y,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人?!睅资昵?,毛澤東主席一語道出了做好人的關(guān)鍵,那就是堅持。

一直以來,人們把做好人看成是很遙遠的事,只有圣人君子、英雄楷模才算得上好人。其實,這是對做好人的狹隘理解。

好人有不同層次的標準,有大圣大賢的好人,有眾人仰慕的好人,也有普普通通的好人;有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好人,有拾得財物找失主的好人,也有默默無聞踏實工作的好人……做孔子、孟子似的大圣大賢的人固然難,像孔融、黃香般自小能讓梨、溫席也不易,干好本職工作,文明行事,與人為善,樂于施助,和諧相處,卻很簡單。而這些,都是好人的范疇。

好人近在咫尺,就在你我身邊。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中好人層出不窮:暴走媽媽割腎救子,年輕老板舍命救火,義工樂善好施扶貧幫困……這些好人品德高尚,精神可嘉,世人景仰;也有人常年侍奉公婆無怨無悔;清潔工終日掃街保潔堅持不懈;志愿者長期行善好助樂此不?!麄兯龅?,其實,我們都能做。

做好人一點都不難,真正難的是持之以恒,一輩子做好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干一輩子好事難。也正是難,才顯出它的可貴。社會需要好人,好人是社會的根!愿世間好人有好報,愿好人一生平安!

■ 盤點

溫暖中國:我們身邊十大好人

國外有“幸福在于為別人而生活”、“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的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人生哲理,我們中華民族也有“積德勝遺金”的古老格言。中華民族從來就不缺“一輩子做好事”的典型。就古代而言,先賢們有許多關(guān)于助人為樂、成人之美的義舉;當代中國,“一輩子做好事”的平凡人更是層出不窮……他們在接力演繹著中華民族助人為樂的傳統(tǒng)美德。  

“當代雷鋒傳人”郭明義

郭明義,1958年12月生,中共黨員,鞍鋼礦山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chǎn)技術(shù)室采場公路管理員。

他追求純粹,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他善小而為,參加工作30多年來,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資助180多名貧困兒童讀書,最近12年捐款金額接近工資收入的一半……他堅信奉獻使人快樂、助人使人幸福,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博大愛心、滿腔熱血鑄就了人間大愛,被譽為“當代雷鋒傳人”。即使現(xiàn)在集全國五一勞動獎?wù)芦@得者、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道德模范等諸多“光環(huán)”于一身的他,也與從前沒有絲毫變化,照樣每天早晨6點前趕到礦山上班,碰到求助者能幫一個就多幫一個。

德不孤,必有鄰。郭明義不僅自己無怨無悔地無私奉獻,還帶動身邊工友和全國各地志愿者投身社會公益事業(yè),形成以他名字命名的愛心團隊。如今,117家中央企業(yè)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全國的郭明義愛心團隊更是達到了400余支,70多萬人匯聚在“郭明義愛心團隊”的旗幟下。

曾有記者問他:“你捐贈或做慈善,持續(xù)這么多年的動力何在?”郭明義堅定地回答:“我什么也不求,只是想助人為樂,幫助別人,如果一定要有功利的話,我希望得到過幫助的每一個人都能伸出援手,回報社會!”

“免費午餐發(fā)起人”鄧飛

鄧飛,1978年生,湖南沅江人。曾任《時代郵刊》記者、《鳳凰周刊》首席記者,現(xiàn)為《鳳凰周刊》編委、記者部主任。

作為一名眾多網(wǎng)友眼中的“敢說、敢干、正義、可愛”的調(diào)查類記者已成功轉(zhuǎn)型為一名關(guān)注兒童健康成長的公益志士。他是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曾寫出揭露腐敗的重大社會調(diào)查報告;在新聞界,他也是一位公認的組織者,開啟了一場又一場波瀾壯闊的微博運動。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事件就是“微博打拐”成功營救被拐幼童彭文樂。2011年4月2日,鄧飛又聯(lián)合500多名記者和國內(nèi)數(shù)十家媒體聯(lián)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fā)起“免費午餐”公益項目,倡議每天捐贈3元錢,為貧困地區(qū)學童提供免費午餐。在這些開辦了“免費午餐”的學校里,鄧飛逐漸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問題。一些患病的孩子因為治療不及時,小病拖成大病重病,后續(xù)的社會救援也非常困難。于是,他組建了新的團隊,開始攻打兒童“大病醫(yī)?!边@樣一個新難題。2012年2月22日,鄧飛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正式簽署協(xié)議,正式啟動中國鄉(xiāng)村兒童大病醫(yī)保項目。

“中國不缺少寫字的人,缺少行動者?!编囷w挺挺劍客一般的腰板,他說未來會繼續(xù)關(guān)注中國鄉(xiāng)村兒童的諸多困境:安全校車、未成年人大病醫(yī)保等。下一步,他想成立一家全國性公募基金,“我們努力的方向,是要建立起全方位的國家兒童福利保障體系?!?/span>

“最美支教女教師”孫影

孫影,1980年生,吉林遼源人,現(xiàn)任深圳關(guān)愛行動“募師支教”項目支教志愿者。

2006年8月至今,她幾度放棄在深圳的穩(wěn)定工作,10次奔赴貴州貧困山區(qū)畢節(jié)、遵義等地支教助學。惡劣的生活條件、辛苦地奔波拖垮了身體,她患上了嚴重的風濕關(guān)節(jié)炎,心臟也出現(xiàn)了問題,但她無怨無悔,以誠信守諾、執(zhí)著付出贏得了山區(qū)師生的愛戴、資助者的信任和社會的尊重。從2008年8月起,孫影不再以“募師支教”項目隊員身份參加支教活動,而是成為一名整合各方愛心資源的公益“中介”。為了確保求助信息真實可靠,她向捐助者鄭重承諾,“每一條信息,我都核實過”。為此,她翻山越嶺,徒步走訪、核實每一戶貧困家庭的求助信息,把采集到的第一手資料通過網(wǎng)絡(luò)等途徑發(fā)布給愛心人士。對于向社會各界募集的愛心善款,孫影公開承諾“一分錢,我都不會亂花?!睘榱吮WC項目公益性,她拒絕在其管理的公益項目中領(lǐng)取任何酬勞和補貼。她就是這樣嚴格監(jiān)管著每個愛心項目經(jīng)手的200多萬元公益項目資金從未出過任何差錯。孫影的誠信和嚴謹贏得了捐助者們最大的信任和支持。近5年來,她已為300多名貧困生家庭找到捐助人,募捐達370萬元;捐建、籌建6所希望小學;為白血病學生募捐45萬元。

孫影的事跡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guān)注,榮譽也接踵而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潞蛷V東青年五四獎?wù)?,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深圳人更是給了她一個更響亮的稱號:大山深處“最美女孩”。面對這些,孫影看得很淡,她說:“許多貧困家庭無力負擔這些費用,愛心人士的捐助幫了大忙。我做的事情,就是讓這些愛心捐款能幫到真正需要的孩子?!?/span>

“拾起中國良心的老人”陳賢妹

陳賢妹,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七拱鎮(zhèn)巖口村人。

2010年10月13日,廣東佛山黃岐五金城的一場車禍中,兩歲的小女孩悅悅,幾分鐘內(nèi)先后被兩輛車碾軋,兩名肇事司機當場逃逸。慘象之下,先后從小悅悅身旁經(jīng)過的18名路人卻無一施以援手,怕其牽連自己,可憐的小女孩躺在血泊中七八分鐘。直到第19個路人看見,跑過來,將仍趴在路上的小女孩抱到了路邊并找到了其母親。隨后,小悅悅被送往黃岐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搶救。這個伸出“援手”的路人名叫陳賢妹,是一位已經(jīng)58歲的拾荒婦女。陳賢妹從清遠陽山出外打工已經(jīng)12年,平時當保姆。跟著兒子在佛山生活,兒子在廣東佛山黃岐五金城的店鋪跑業(yè)務(wù),中午就幫兒子的公司煮飯,到了傍晚就出去拾下紙皮破爛,幫補家用?!叭思医o我的善款,我都給悅悅,她最可憐!”陳賢妹說,在她看來,自己不過是做了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卻仍遭到某些人居心叵測地質(zhì)疑她“想出名”“想要錢”。然而,謠言不攻自破,陳賢妹被政府、企業(yè)“強塞”給自己2.4萬元慰問金,拒絕無果之后,全部都交到了小悅悅的母親曲女士的手中。她無奈地說:“做好事真不容易!”陳賢妹救人事跡被報道之后周邊居民對她刮目相看,紛紛對她表示贊賞;在陳賢妹家鄉(xiāng)陽山縣七拱鎮(zhèn)巖口村,有村民表示“她一直都喜歡幫助人的。”

事后陳賢妹回憶說,她當時沒想別的,“就是想救人”。而正是她毫不猶豫地向小悅悅伸出了援手,為這場冷漠災(zāi)難留下唯一一抹溫情。對于現(xiàn)在人們的冷漠,陳賢妹說她不會怕,“只要能幫到人,我都會去幫,救人最重要?!?/span>

“徐州保爾”鄭復(fù)生

鄭復(fù)生原名鄭學軍,男,1967年4月生,江蘇徐州市泉山區(qū)湖濱街道西社區(qū)居民。

1988年,風華正茂的鄭復(fù)生被確診為患有強直性脊椎炎疾病。這種病癥導(dǎo)致全身關(guān)節(jié)強直,醫(yī)學界稱為“不死的癌癥”“活著的僵尸”。在眾多愛心人士的關(guān)愛、幫助下,他的病情得到控制并慢慢恢復(fù)到可以拄著雙拐行走了。1997年,為了回報社會所給予他的關(guān)愛,將這份愛心延續(xù)下去,他創(chuàng)建成立了徐州市心緣志愿者服務(wù)中心,并改名鄭復(fù)生――意為“因愛復(fù)生”,帶領(lǐng)著志愿者們義無反顧地走上了一條奉獻之路,多年來,鄭復(fù)生收到的每一筆募捐,都交由一位會計義務(wù)代管,他本人不經(jīng)手一分錢,也不接受對他本人的捐助,母子二人一直靠救濟金、低保金生活。鄭復(fù)生身上的襯衫、褲子、襪子都打著補丁,床上鋪著用廣告布??p制的床單。然而清貧的鄭復(fù)生也是“富有”的,他和他的團隊累計為特困、病殘家庭募捐善款近50萬元,助殘濟困1000多人次,被人們譽為“徐州的保爾”。

像鄭復(fù)生這種情況,一般人能走出消沉、平靜面對生活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依然癡心不改、執(zhí)著于奉獻呢?鄭復(fù)生則回答說:“答案就在他這25年的經(jīng)歷。善良人們的溫情和愛讓他看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奉獻的真諦。我能感覺到需要幫助者那些期待、盼望的目光,總覺得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值得我去承擔,并用畢生去追求。”

“民間打拐英雄”魏繼中

魏繼中,男,49歲,江西南昌人。被稱為民間打拐的獨行俠。

魏繼中曾經(jīng)是一名承包建筑工程的小老板,家境富足。然而,2008年他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期講述了志愿者們幫助一對年輕夫婦找到被拐孩子的電視節(jié)目之后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這讓他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從此,魏繼中開始嘗試成為一名尋親志愿者。5年時間內(nèi),他的尋人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為了尋找失蹤孩子,他蹲點守候人販子,經(jīng)常一守就是1個月。成功幫助61個家庭重獲團聚。據(jù)了解,魏繼中一年內(nèi)基本上有11個月在外面,一年中在火車上的時間有七八十天。很多鄰居都認為魏繼中有好生活不會享受,整天不顧家,只知道往外跑,很傻。但魏繼中說,“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和我一起出去,找到孩子,從頭到尾經(jīng)歷過一次的話,我相信他不會再說我傻。他那個時候肯定會有種幸福感?!蔽豪^中不僅要貼時間,而且還要貼路費,電話費,食宿費。在打拐的日子里,盡管他省吃儉用,仍然花去了10多萬元,這錢全部來自于他的個人積蓄。為此,妻子很不能理解?!耙郧败嚪慷加?,過得多好,現(xiàn)在他就要把車賣掉,我真不知道他為什么,要是圖兩個錢我也沒話說,但他不圖錢反而是貼錢?!痹谶@5年里,魏繼中基本上沒有往家里寄過錢,妻子和他吵鬧過,但依舊阻止不了老魏打拐的決心?!懊慨斘铱吹郊议L給我打電話求助的時候,就忍不住會去?!笨吹绞ズ⒆拥母改缚释麍F聚的眼淚,魏繼中就無法停下腳步。當記者問他,“這么大的花銷,還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你能堅持多久?”時,魏繼中回答道,“只要還有能力,能走多遠走多遠?!?/span> 

“扛煤氣罐助學的農(nóng)民工”顏展紅

顏展紅,男,1963年11月生,江蘇省揚州市江都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臨時工。

1992年,顏展紅夫婦來江都打工,學校在沒有收齊借讀費的情況下破例收下了他們的孩子。那時老顏便下定決心,要幫助困難的孩子,讓他們踏踏實實上學。從2002年1月起,從每天扛煤氣罐得來的報酬中摳出5角錢,存起來資助困難學生。老顏同時打了3份工:白天在信用聯(lián)社負責水電管道維修,下班后挨家挨戶送煤氣,晚上給證券公司看門值班。有人勸他別太拼命,可他卻說:“那么多孩子等著學費呢,我歇不下來?。 鄙畹钠D辛沒有給顏展紅帶來灰色,相反,那些受助孩子的來信和成績單,讓他內(nèi)心充滿了陽光。11年來,老顏資助的孩子已有18人,每年用于助學的錢達到6000多元。這筆款看似不多,卻是老顏扛1.2萬多瓶煤氣罐一點一點攢下來的。有人替他算了一筆賬:平均每瓶氣要扛上四層樓,高度在11米左右,老顏一年扛1.2萬瓶煤氣,相當于上下了15次珠穆朗瑪峰。顏展紅資助的孩子多了,就在信用聯(lián)社開了個戶頭,請儲蓄員定期把學費匯出去。信用聯(lián)社的幾名職工知道這件事后也悄悄約定,每次領(lǐng)工資時,把零頭放進去,幫顏展紅資助更多的學生。信用聯(lián)社的會計許慧還專門為他做了一個賬本,封面上寫著“展紅愛心基金”。如今,加入“展紅愛心基金”的人已增加到17人,有個體老板,也有下崗工人,還有華僑寄來捐款……“展紅愛心基金”資助的學生目前已增加到50多人。

11年來,顏展紅用點滴愛心匯成了一條充滿人間溫情的長河,獲得了江蘇省十佳文明職工、江蘇省五一勞動獎?wù)芦@得者,感動江都市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并被中央文明辦命名為“中國好人”。 

“32年奉養(yǎng)孤老的好兒郎”劉龍

劉龍是遼寧撫順人。大連長海供電分公司調(diào)度室主任,高級技師。

32年前,在遼寧大連大長山島當兵3年的劉龍即將退伍,離別海島的日子,劉龍心中最牽掛的是他在部隊照顧了3年的孤寡老人王玉英。此時,遠在遼寧撫順老家的父母期盼兒子劉龍能回到身邊,而且回到老家還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等著他。然而最終,劉龍卻作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繼續(xù)留在海島,做了一名普通的電工,照顧已近古稀之年的王玉英老人。1987年,劉龍結(jié)婚了,愛人王麗君也一起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此后的數(shù)十年,從挑水做飯、打掃衛(wèi)生、翻地種菜到看病住院,劉龍事無巨細,精心呵護著這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白發(fā)老母親;32年來,海島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劉龍對老人這份超越親情的關(guān)愛卻從未改變。為了讓“姥姥”王玉英有家的感覺,享受孫兒繞膝的天倫之樂。劉龍結(jié)婚26年,除了有3年回家過春節(jié)之外,余下的23個春節(jié),夫妻倆都是和“姥姥”一塊兒過的。劉龍的事跡早已為身邊的同事所知曉,在對他肅然起敬的同時,同事們也深受感染。同事孫慶感慨地說:“對待自己的父母,我們也不一定做到劉龍那樣。”

多年來,劉龍曾多次獲省市級學雷鋒標兵,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首屆“十佳道德模范”“大連好人”稱號……在獲得種種榮譽后,劉龍卻仍然和以前一樣,認真工作、用心照顧“姥姥”。對自己成為“名人”,劉龍還顯得挺不好意思,“其實,我也沒干什么,既然答應(yīng)照顧老人了,難道讓我半道兒撇下老太太不管嗎?”如今,劉龍依然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在安全供電第一線,99歲高齡的王玉英老人在劉龍一家的照顧下,幸福且溫暖地度著晚年生活。

“殘障孩子的知心媽媽”常夢   

常夢,女,52歲,北京市通州區(qū)關(guān)愛中心主任。

她是北京市通州區(qū)關(guān)愛中心的創(chuàng)辦者,她用誠心挽救了許多單親母親的生命,她用愛心援助了許多殘障孩子,她致力于公益事業(yè),從1986年常夢開始關(guān)注單親母親到如今,她已堅持了26年,讓愛灑滿了祖國的許多角落。而今,她已年過半百,身體遠不如從前;然而,她卻不顧個人健康,剛輸完液就立刻為救治孤殘兒童四處奔走。

1985年,常夢發(fā)起成立了“單親家庭知心關(guān)愛中心”,為單親家庭提供子女教育、生活等方面的幫助,先后為65位幾近絕望的單親媽媽提供援助和關(guān)愛,間接援助了幾百人次。幫她們開始了新的生活。那段日子里,她面對人們不信任的冷眼和誤解,一個人默默地承受。她從未想過放棄,因為她愿意用生命繼續(xù)去書寫“一個沒有完結(jié)的故事”。2001年,在幾位殘障孩子家長的推薦下,她接管北京智靈殘疾人就業(yè)培訓基地,并與丈夫黃雁平共同出資近10萬元擴建了關(guān)愛中心,開辦助殘中心網(wǎng)站,建立了“重溫母愛陽光家庭”,被外國媒體稱贊為“中國原汁原味的人文工程”。2007年7月,黃雁平倒在了關(guān)愛中心的建筑工地上,再也沒有站起來了。痛失摯愛丈夫的常夢忍住悲傷,更加十倍地放心不下這些她帶了10多年的孩子們,她一個人咬著牙堅持了下來?!肮婀ぷ麟m然非常艱苦,但它是我自己的一種選擇,我愿意去承擔這樣一份社會責任,所以,就沒有什么可抱怨的,畢竟公益工作現(xiàn)在越來越被政府和社會所重視,相信明天會更好!”常夢如是說。 

“愛心麻花義賣發(fā)起人”汪益寧

汪益寧,50歲,大連金石灘社會福利院院長。

2004年,汪益寧從事福利院工作后,一直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9年來,汪益寧利用福利院愛心平臺,義務(wù)接收孤老、孤殘、孤兒以及各類困難人士120余名,共計花費資金100余萬元。2011年冬天,大連市中山區(qū)桂林街道一間窄小的出租房里,患有克羅恩病的黑龍江籍農(nóng)民工孟憲清在破舊的棉被里蜷縮了近半個月,好心人將他送到醫(yī)院時已經(jīng)腸穿肚爛。孟憲清的病情很重,一天的治療費就兩三千元。為了幫老孟大哥籌集醫(yī)藥費,汪益寧想到了自己做麻花的手藝,決定義賣。汪益寧第二天就做了800根麻花,并在微博上發(fā)布了義賣地點。義賣行動獲得了大連市民的響應(yīng),兩元一根的麻花引發(fā)了排隊購買,在志愿者的幫助下,800根麻花很快就賣光了。就這樣,她一連做了22天的麻花,幫助老孟大哥籌得義賣款項2.6萬余元。老孟大哥最終還是走了,但愛心活動卻并沒有止步。此后,汪益寧把義賣活動確定了臨終關(guān)懷、救急、助學、助殘4個方向,其中以助學和助殘為主。每一次義賣的賬目都由志愿者發(fā)布到微博上,每次義賣都有明確的救助對象,讓參與的市民知道幫的是誰。愛心的力量是巨大的。2年來,“愛心麻花”微公益活動已經(jīng)籌集愛心救助金11萬余元,帶動社會捐款200多萬元,幫助了40人。2013年1月12日,“愛心麻花”義賣活動在一家商場大廳再次啟動,這是“愛心麻花”的第41次義賣,為的是幫助一名7個月大的意外摔傷嬰兒小碩碩?!拔抑溃谶@些購買麻花的人里,有不少人根本就不愛吃麻花,他們買的不是麻花,而是奉獻的一片愛心。小小一根麻花,把大家的愛心給緊緊擰到了一起?!蓖粢鎸幐袆拥卣f。 

■ 伴唱 

要突破“好人自?!钡男睦砥款i

當一些好人卻沒有好報的事情發(fā)生后,“做好人難”或就成為了一種焦慮。越是如此,一些本想做好人的人,就越不敢跨出那一步。好人有好報,最簡單卻也最容易被忽略,對于一個崇尚道德、勇于做好人的社會來說,“我為人人”固然重要,“人人為我”其實也不該忘掉。

 ——媒體從業(yè)者張漲

圍繞“好人好事”,一個當有的前提性追問是,“我們是否陷入了完美主義的偏執(zhí)之中”?即便面對“最美系”,此一民間自發(fā)建構(gòu)的道德偶像,也還有“質(zhì)疑、嘲笑”的跟帖,遑論其他呢?生活總要繼續(xù),當你真正想做個好人、做些好事,無足怪哉的“嘲諷”,又怎會成為阻力?很多時候,所謂“質(zhì)疑與嘲笑”,并不是針對“好人好事”本身,而是為了回擊那生硬、陳舊、荒誕的,以人造榜樣為核心的道德教化模式。時光流轉(zhuǎn),是哪樣便是哪樣,好人、好事,自該褪去神話外衣,走進尋常生活才好。

——某大學學生然玉 

好人的存在與發(fā)展是一個社會生生不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基礎(chǔ)。而社會對待好人和英雄的態(tài)度和行為,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試金石。如果每個人都“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還有誰會挺身而出?所以感恩好人、關(guān)愛好人、幫助好人,是每個社會成員的責任。與其詛咒身邊的陰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燭。我始終堅信,“好人有好報”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中國好人網(wǎng)創(chuàng)辦人談方

其實,“好人難做”每個人先得自我檢討,要做好人每個人都得從我做起。這就需要我們突破“好人自?!钡男睦砥款i,堅持內(nèi)在價值標準,不會管別人怎么看,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就毫不猶豫去做。心靈的失落要靠心靈去重拾,做的人多了,人際溫暖了,好人自然就回來了,其他諸如制度的完善就顯得從容得多。

——公務(wù)員木須蟲

當?shù)赖聼o法調(diào)整一種現(xiàn)象,而且這種問題又亟待解決時,法律的介入是必要的。國家法律層面上及時給予支持,才能很大限度消除社會上“好人難做”的道德困境。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 

社會應(yīng)該給好人一個安定和諧的環(huán)境,讓好人受到起碼的尊重。首先要建立社會的誠信體系;其次,要嚴懲那些恩將仇報的行為,不要讓行善者受傷害;第三,要重建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不要讓社會交換成為所有行為的準則。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教授張登浩

(責任編輯:楊曉均)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