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3-11-25 11:12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011年10月22日04版 | 查看:15197次
▲抬車救人的外來務工者在屋檐下避雨(新華社記者 溫美良 攝)
據(jù)新華社南昌10月21日電(記者溫美良 高皓亮)19日下午3時,南昌市廣場東路上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女孩被一輛藍色別克轎車壓在車底,情況十分危急。此時,20多個正在附近等活的外來務工人員聞訊立即沖上來抬車救人,由于救援及時,受傷女孩得到及時救治。
此事經(jīng)網(wǎng)民發(fā)帖傳播后,迅速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強烈反響,不少網(wǎng)民對這種人間真情所溫暖和感動,并急切地想知道具體情況。為此,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記者采訪到當事人,了解到了當時感人至深的救人場景。
一群純樸的農民工成為“生命天使”
19日18時,在事件發(fā)生后三個小時,記者根據(jù)網(wǎng)貼信息,來到收治女孩的醫(yī)院——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在醫(yī)院骨科病房里,記者見到躺在病床上的受傷女孩,女孩依舊處在昏迷狀態(tài)。
女孩的男友小陳告訴記者,女孩叫鞏夢露,今年21歲,是浙江杭州人,就在附近中山路的一家商場做導購。這天下午,患有中耳炎的鞏夢露打完點滴后去藥店買藥,卻未曾想到遭遇飛來橫禍。據(jù)女孩的主治醫(yī)師吳炳華介紹,小鞏的傷勢比較嚴重,身上左右兩邊的肋骨有多發(fā)性的骨折、右腿骨折、右腳腳踝粉碎性骨折,同時全身還有多處軟組織挫傷,但由于救治及時,小鞏目前病情比較穩(wěn)定。
“要不是他們幫忙,那肯定人都見不到了!真的!真的很感謝他們!”記者采訪時,小陳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感激的話語。小陳囑托記者,一定要幫助找到這些好心人,以表感謝。
由于時間已晚,記者當晚沒辦法找到施救的好心人。20日清晨,記者來到事故發(fā)生地——南昌市廣場東路,距離事故最近的花店門口還散落著被撞碎的門柱碎片和電動車零部件,樹上還留有被剮蹭的痕跡,地上還留下斑斑的血跡。據(jù)花店老板湯大姐回憶,那天下午,正在店內忙著插花的她突然聽到一陣刺耳的碰撞聲,接著就看見一輛藍色別克車撞上了一輛路過的電動車。接著又撞上了另一輛直行的紅色轎車,因為速度很快,別克車撞完紅色小轎車后徑直沖向了人行道,正在路邊的小鞏就是這樣被莫名其妙地卷入車底。正在大家目瞪口呆之時,旁邊的幾十個外來務工人員拋下手中的工具,沖上來就搬,場面相當感人。
湯大姐告訴記者,這些抬車的好心人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平時都在附近聚集等人派活。在等待一個多小時后,記者陸續(xù)見到了他們,其中參與救人的曹平恩告訴記者,他們都是來自江西余干縣三塘鄉(xiāng)的農民,來南昌務工已經(jīng)好幾年了。“就是救人,沒想別的,人家壓在車子底下,總不能見死不救吧!”曹平恩聽記者說女孩已經(jīng)脫離生命危險,憨厚地露出笑容。在曹平恩指引下,記者見到了這群好心人。
由于下雨,他們擠在一個屋檐底下,他們手中的工具標明了他們是泥工、木工或者電工。他們大多身著褪色的迷彩服或者舊衣服充當?shù)墓ぱb、腳蹬早已過時的解放鞋。得知記者來采訪,他們都好奇地圍了過來,來不及一一記錄下他們的名字,記者只能給他們來了張集體照。
譴責丑陋的同時,不要忘了身邊剛剛發(fā)生的美好
小鞏的主治醫(yī)生吳炳華說:“幸好有人及時相救,沒有錯過黃金救援時間,否則將會有生命危險。”
網(wǎng)友“恪以”說:“這件事足以證明中國人還是很善良的。大家不能因為個別事件就失去信心!我們的冷漠不應當再繼續(xù),停止冷漠,變得熱血起來吧!這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尹小健則表示,建立完善的揚善懲惡的制度無可厚非,但是要真正喚醒世道人心,還是應當依靠道德的感化作用,而不是總是把助人為樂行為與經(jīng)濟利益掛鉤,這樣的制度只能給公眾傳遞出一個錯誤的信號——在沒有利益回報甚至可能損失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是不是就不值得出手相助?
尹小健表示,鞏夢露的獲救告訴我們,當我們在譴責社會上一些不良無德行徑的時候,同時更不要忘了,我們身邊剛剛發(fā)生的美好!這些來自最基層生活中的美好,將逐漸凝聚起全社會向善向真的氛圍。
(責任編輯:楊曉均)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