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永寧村民張雪蓮救人時不幸遇難(圖)

發(fā)布時間:2013-10-11 16:37 | 來源:寧夏新聞網 2013-07-18 08:00 | 查看:1251次

縣文明辦將她列為“永寧好人”候選人

張雪蓮(家人提供)

  7月15日,永寧縣李俊鎮(zhèn)寧化村5組村民張雪蓮在救人過程中不幸遇難。記者17日獲悉,永寧縣文明辦已將張雪蓮列為“永寧好人”候選人。

  據李俊鎮(zhèn)派出所教導員史寶介紹,15日10時許,所里接到縣110指揮中心指令,稱寧化村5組有一輛收割機側翻,導致一男一女被壓身亡。民警立即趕往現場,并了解了事發(fā)經過:收割機駕駛人張金福是青銅峽瞿靖鎮(zhèn)人,14日與妻子王秀紅來到寧化村收割麥子。15日早晨,張金福收割完農戶毛海軍家的麥子,開著收割機前往另一農戶家麥田時,收割機不慎翻入路東邊的溝j里,張金福胸腔以下被壓在收割機下,這一幕被跟隨在收割機后的王秀紅及當地村民張雪蓮等人看到。見丈夫被收割機壓住,王秀紅慌了神,而張雪蓮則連忙向附近的村民呼救。

  由于前幾日剛下過雨,土地比較松軟,加上收割機自身重量,王秀紅、張雪蓮及隨后趕來的葉鳳霞、毛海軍等六七人怎么抬收割機也無濟于事。此時,毛海軍想起同村村民張懷寶也有輛收割機,便讓侄子跑到張懷寶家,讓張懷寶將收割機開來幫忙。十幾分鐘后,張懷寶開著收割機、帶著鋼絲繩等救援工具來到現場。在張懷寶開收割機使勁拉側翻的收割機時,張雪蓮、毛海軍等村民迅速跳入溝中,用手刨開溝底雜草,將壓在收割機下的張金福拖了出來??删驮谶@時,只聽“砰”一聲,連接兩輛收割機的鋼絲繩脫鉤滑落,張雪蓮被側翻的收割機壓在溝底。后經120急救人員現場搶救,確認張金福和張雪蓮都已身亡。

  17日,記者來到寧化村,村支書葛仲喜告訴記者:“張雪蓮是在救人時不幸遇難的,鑒于她家庭困難,村委會經過開會討論,準備組織村民給張雪蓮家捐款,村上已著手將張雪蓮的家庭納入低保戶,并積極與李俊鎮(zhèn)政府、政法委等部門聯(lián)系,將張雪蓮申請為見義勇為人物。”記者從永寧縣委宣傳部了解到,永寧縣文明辦已將張雪蓮列為“永寧好人”候選人,目前工作人員已著手到李俊鎮(zhèn)了解事情經過。(記者 黃英)

  當事村民回憶驚險一刻——

  事情發(fā)生得太突然

  與張雪蓮相處了20多年的村民都認為她是個賢惠、實在、穩(wěn)重的好人,可就是這樣一個好人,卻在救助他人時忘記顧全自己的性命。昨日,記者聯(lián)系到與張雪蓮一同救助收割機司機的其他村民,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他們還感覺“雙腿直發(fā)軟”。

  村民張懷寶回憶說:“那天我開著家里的收割機趕往出事地點,當離側翻的收割機還有十幾米遠的時候,張雪蓮就著急地向我招手說,‘張寶子,開快些,開快些,人快不行了!’”找到合適的位置后,張懷寶將收割機停穩(wěn),用一根鋼絲繩拴住兩輛收割機。“將那輛側翻的收割機拉離地面后,他們幾人就迅速往外拉人,就在這個時候,鋼絲繩突然脫離,我的收割機也隨著慣性慢慢側翻。”張懷寶說,他在收割機要倒地的一剎那,迅速從收割機駕駛室向外跳,剛落到地面,就聽見身后有人大喊:“快救人呀,人被壓住了!”他跑到張金福的收割機前,發(fā)現張雪蓮被壓在底下。

  鄒生劍也參與了救人行動,他回憶:“那天的事情真是突然,張雪蓮是救人的,做好事去了,沒想到自己卻被壓在收割機底下。”鄒生劍說,當時張金福的收割機被拉起來時,同村的毛海軍迅速鉆到收割機下往外拉張金福,將張金福的上半身拉出來時,毛海軍的頭部也從車底下出來,也就一兩秒時間,鋼絲繩脫鉤了。“幸好毛海軍身體好,動作快,要不然的話,他恐怕也要出危險。”鄒生劍后怕地說。

  葉鳳霞今年52歲,她是當時參與救援的另一名女性。她說:“當時,我和小張(張雪蓮)中間隔著一個人,收割機第二次翻倒的時候,我頭都蒙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爬出來的,過了幾秒鐘再回頭看,張金福被拉出來了,可小張卻被壓在了收割機下。”(記者 黃英)

  相關新聞

  她走了,家里的主心骨沒了

  張雪蓮的家境并不富裕,與丈夫結婚20多年來,一直過著清貧的日子。張雪蓮是家里的頂梁柱、主心骨,除了耕種自家的4畝田外,兩個孩子的吃穿、家中里里外外都是她一手操辦。她這一走,整個家等于失去了精神支柱。

  張雪蓮家住寧化村5組最北頭,同村其他村民的家都是白墻貼瓷磚,而她家還是六七年前蓋的兩間磚房,從外面看,有的磚已經脫落。進入院子,院落物品排放整齊,菜地里種著辣椒、豆角、茄子等。進入屋內,擺著兩樣電器:一臺老式電視機和一臺雙缸洗衣機,張雪蓮的遺像就擺放在洗衣機上。

  張雪蓮的丈夫李寶文是個老實的莊稼人,話不多,記者問他時才答話。李寶文說:“家里條件不好,她和我過了二十幾年苦日子。我沒上過什么學,不懂得賺錢的門道,為了供養(yǎng)兩個孩子上學,每年在葡萄基地打三四個月零工,每個月也就掙一兩千元。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孩子媽操心,現在她走了,家里就……”說到這里,李寶文抬頭望了望天花板,極力抑制住眼淚。

  張雪蓮的公公今年78歲,年邁體弱,對于兒媳的突然離去,老人還沒緩過神來。他告訴記者:“這個家,多虧了三兒媳這個頂梁柱的操持,兒子老實,家里條件不好,可這20多年她沒說過一句抱怨的話。現在她走了,家里把能賣的糧食賣了,好為她辦喪事。”

  記者了解到,張雪蓮一家年收入也就萬余元,這對一個供養(yǎng)兩個孩子上學的四口之家來說實在困難。同村村民鄒生劍嘆道:“她家可以說是全村的困難戶,有一年過年,她家只買了10斤肉。本來日子就不好過,張雪蓮這一走,這個家怕是沒個主事的人了。”(記者 黃英)

(責任編輯:曹子敏)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