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01-07 16:13 | 來源:公益時報網 2012年01月05日 10:03 | 查看:1353次
[導讀]虎叔開電腦班專教“苦孩子”,4年來將20余外地貧困孩子先后接到家中,通過技術培訓助其“脫苦成才”。對于這樣家庭式的技術助學,他表示將會一直繼續(xù)下去。
虎叔開電腦班專教“苦孩子”
4年來將20余外地貧困孩子先后接到家中,通過技術培訓助其“脫苦成才”
【感人榜】
柳虎
年齡:38歲
社區(qū):海淀區(qū)西三旗新康園小區(qū)
【德行錄】
接孩子來京讀書,辦電腦培訓部教孩子學技術,38歲的北京農民柳虎,用4年的堅持和責任,給外地貧困孩子在北京支起一個家。在培訓部,他教孩子維修電腦的手藝,是一個良師;在家里,他要孩子們懂分享,是一個嚴父。4年過去,先后有20多個孩子在培訓部學習,如今,還有5個孩子。柳虎給培訓部取名“苦孩子”,他說他的孩子都苦,但希望他們“脫苦成才”.
去年12月4日一早,昌平東小口村,“苦孩子電腦培訓部”的招牌從197號院摘下來。
舊村拆遷,辦了4年的電腦維修培訓部暫時搬走。
“搬走了,我們的電腦到哪兒修?”鄰居們很不舍。
“打個電話,我讓孩子們過去?!绷⑿χ卮?。
他口中的孩子是5個男孩,分別來自山西、山東、河北和四川農村,最小的13歲,最大的18歲,全都家中貧困,面臨失學。
4年前,類似境遇的3個孩子,應家長許可后,被柳虎接到家中生活、讀書,在培訓部里學習維修電腦。這是柳虎“技術助學”的開始。
期間,有孩子不適應,回去了;也有孩子學成后,帶著一技之長開始工作。
如今,留下的5個孩子中,14歲的胥仕民,剛來3個月,18歲的樊志懷,已在京度過4個寒暑。
“留下來就培養(yǎng)到18歲,學好了技術,回家鄉(xiāng)或在北京找工作,給家里分憂?!?年前,柳虎向孩子的父母們承諾。
火爆的脾氣
驅車6公里,“苦孩子”的新家,搬到西三旗新康園小區(qū)。以月租3500元,柳虎租下一套三居室,客廳里擺著兩臺電腦,給孩子們學習用。保留了培訓部的習慣,一間小屋成為書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助學宗旨掛在墻上。
兩間大臥室,一間是他和妻子的臥房,另一間,擁擠地擺著上下床和書桌。
柳虎的兒子柳樹根,也和5個大哥哥住一個屋,13歲的樹根胖乎乎,比培訓部里最小的李波還小3個月。
搬新家一周后,柳虎的妻子姚暉決定包餃子。4年里,孩子們吃飯、穿衣、生活起居都由她一手操持,在這個家生活了四年的樊志懷也覺得,“虎叔沒有我阿姨,當好人、做好事都弄不成?!?/P>
大圓桌呼啦一下圍了一圈,6個孩子七手八腳,搟餃子皮兒,捏餃子嘴兒,沒多久,一桌子餃子,奇形怪狀,準備好下鍋。
柳虎待在書房。由于10年罹患強直性脊柱炎,很多時候,他得筆直地坐在椅子上,兩道濃黑的眉毛,加上方正的臉龐,總是一臉威嚴。
“嚴,脾氣也火爆。”14歲的胥仕民被柳虎揍過,一天中午放學后他沒回家,晚上放學后也不見蹤影。
“他到北京沒多久,我以為他丟了。”柳虎急得直冒汗,找了一圈也沒孩子下落。當晚,胥仕民回來了,卻堅持不說去了哪里,“我上去給了他兩腳?!?/P>
柳虎說,打完孩子也后悔,“可萬一出了事兒,咱怎么跟人家爸媽交代?!?/P>
那以后,胥仕民放學都準點回家,“虎叔給我講道理來著?!瘪闶嗣癫还炙⑹?。
公平之道
挨揍、受教育最多的,并不是5個孩子,而是柳虎的兒子柳樹根。
有一次,樹根和哥哥們嬉笑打鬧,突然冒出句,“我一腳把你踢回河北去?!币痪渫嫘υ?,讓柳虎感覺特刺耳。
眼瞅著丈夫變了臉,姚暉把兒子趕緊拽回屋,“你怎么能那么說,哥哥們不像你,他們不在父母身邊呀?!币煶闪苏煞蚝秃⒆娱g的潤滑劑。
樹根想要手機,也被柳虎否決了,“別的孩子沒有怎么辦,我也沒條件,都配手機?!?/P>
但樊志懷工作后,柳虎給他買了新手機,“志懷要聯(lián)系工作掙錢嘛。”
柳樹根的“手機夢”最終還是由舅媽圓了,柳虎只能要求兒子不能在家里擺弄,“怕其他孩子有差別感?!?/P>
對樹根的嚴格,柳虎偶爾也感到歉意,但卻不愿動搖,“他們本身家庭貧困,不能再讓他們感到自卑,要盡量讓孩子們覺得這是自己家。”
放不開的愛
掌握一技之長,成為厚道的好人,找到工作,這些被柳虎擔在身上,當成了“父親”的責任。
柳虎送給樊志懷的18歲禮物,是幫他找了工作--給一家軸承企業(yè)做網絡維護,“在家發(fā)帖,按條數(shù)給錢?!?/P>
三個月里,樊志懷拿到5000多元薪水,“虎叔給我辦了卡,錢存起來了。”樊志懷打算把錢捎給父母。
柳虎不認為志懷的工作有多好,他看中的是,孩子能不出門在家工作,“他才18歲,為人老實單純,怕他不能適應社會上的一些東西?!?/P>
姚暉一直覺得丈夫對孩子們放不開手,“你總不讓他接觸社會,他怎么成長?”面對妻子的質疑,柳虎總是笑著說,“再等等,再等等。”
“好多責任,讓他負擔很重,但不肯放棄,還不斷增加。”姚暉常常能看見柳虎書房的燈一直亮到半夜,煙灰缸堆滿了煙蒂。
柳虎還在河北淶源建了一個愛心家園,讓當?shù)毓鹿牙先藗冏≡谝黄穑伤椭驹刚邆冮L期負責資助。
北京到淶源,4個小時車程,一個月里,柳虎要往返兩三次,為老人們送衣服、米面和過冬被褥,還有他個人出的每月100元。
柳樹根曾陪著父親去過淶源,他最揪心父親上下車時的動作,“動作大,不小心就會震到腰?!睒涓f,村里顛簸崎嶇的路上,父親一挪一挪地走著,讓他想流淚,“我爸特不容易?!?/P>
【記者問】
技術助學堅持多久?
記者:家庭式的技術助學你打算堅持多久?
柳虎:我沒有打算放棄,除非是我徹底沒能力了,即便是這樣,到那時候,我也希望我的兒子來繼承。我也相信,如我這樣走下去,也會有我?guī)椭^的孩子,將來繼續(xù)我的這種助學方式,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貧苦孩子。
【網友問】
如何獲得捐助者信任?
網友九月里的卡爾松:個人公益憑什么獲得捐助者信任?
柳虎:我的經驗是,不經手錢,只負責組織聯(lián)絡,比如向有意捐助者發(fā)放參與信息等,錢由捐助方發(fā)放,鼓勵他們派人去看受助的人,并及時給捐助者反饋,除此之外,也可在網上公開公益活動的照片和款項流向。只要用心做,把幫助別人作為唯一目標,時間久了,自然也就贏得別人的信任與支持。
【話厚德】
每天都生活在一起,孩子們和我家融為了一體,4年的時間,我與孩子們相互扶持、互相鼓勵,孩子學到了技能和本事,也學到了愛與被愛;人活著的價值,是得想自己可以給予別人什么,給予社會什么,是這些孩子們讓我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也找到了人生目標。與其說我在幫助他們,確切地說,我們在互相幫助。--柳虎
(責任編輯:李明俐)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