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12-07 08:54 | 來源:大洋網(wǎng) 2011-11-02 08:34 | 查看:750次
廣州第二批積分入戶申請截止,8000人搶2000個入戶名額擠爆頭,有申請者更要依靠突擊捐款來增加積分博入圍。昨日報道出街后,引起了市民和網(wǎng)友的強烈關注。對此,有專家建議,政府在設立積分項目時應更加公平公正,給予更多方式及渠道來肯定申請者對社會作出的貢獻。
而相比廣州的申請火爆,外來人員集中的東莞積分入戶卻遇冷,同樣引起了關注。有專家分析指出,積分入戶只是解決一個身份上的問題,讓外來人口逐步享受到城市福利才是最終的解放方法。
民間志愿者也可申請積分認證
“我在民間慈善團體做了多年的志愿者,就因為該組織規(guī)模太小,沒有備案,更沒有登記服務時間,所以沒辦法獲得積分?!弊蛱煨畔r報的報道推出后,微博上眾多網(wǎng)友紛紛轉載并評論,更有網(wǎng)友大倒苦水?!癅親愛的微微”留言說,從07年來到廣州工作開始,她就在一個收留流浪寵物的團體做志愿者,卻因為沒有申請志愿者團體的備案,而無法申請到志愿服務的積分證明。
記者昨日從團市委下屬的市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獲悉,該中心以志愿時系統(tǒng)為基礎,編制《廣州志愿者服務時間登記管理辦法》,已經(jīng)對全市志愿者服務時數(shù)信息化統(tǒng)計進行了規(guī)范,依據(jù)志愿服務時數(shù)提出志愿者激勵表彰機制,同時,外來人員志愿服務積分入戶的認定工作也將有望常態(tài)化管理。
“對于未在政府機構辦理登記備案的民間志愿者團體中的志愿者,有積分入戶需求的,也可以向指導中心提交原始的志愿者服務管理登記資料,并提供能夠證明服務時數(shù)的證明人和證明機構,經(jīng)指導中心的專人復查后,也可以認定其志愿者服務時數(shù)?!痹撝行挠嘘P人士表示。
網(wǎng)友關注“積分捐款”如何使用
昨天在微博上,網(wǎng)友們普遍關注的還有這些為了積分而捐出的善款如何監(jiān)管的問題。微博網(wǎng)友“@草根百姓寶貝”質疑說,“既然是積分為什么跟慈善扯上關系。慈善的目的是什么,積分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這樣下去,又多一條腐敗觸角伸向外來工的心?!本W(wǎng)友“@小宇Louisa”則提出疑問:“一下子慈善機構就多了200萬元的進賬,真想知道這些錢會被用于何處?”
對此,市慈善會的有關負責人作出回應,下階段將繼續(xù)做好農(nóng)民工積分入戶慈善捐贈積分認定工作,同時借助慈善捐贈積分入戶平臺,進一步加大對慈善項目的宣傳?!吧暾堈哌x擇在慈善會一次性捐款的,可以指定相應的捐贈對象或捐贈項目,而捐款者也可以通過市慈善會的網(wǎng)站查詢到每一筆項目的支出和用途?!?/P>
“見義勇為”也應納入加分范圍
“政府對于農(nóng)民工積分入戶中社會服務加分項目的規(guī)定,總體來說是好的,引導人們關愛社會,關愛身邊人?!睂τ谟胁糠稚暾堈咄ㄟ^突擊捐款的方式來爭取加分的做法,華南理工大學理論部教授談方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只要是投身公益慈善,就不應苛求其動機與目的。
不過,談方也建議,在下一階段的積分入戶中,政府部門應對積分項目作出相應的調整,使“社會服務”的評分項目更加公平、公正?!氨热缫娏x勇為的行為,經(jīng)權威部門作出認定后,也應納入加分項目,此外,志愿服務的認定也應將有資質的民間志愿團體納入進來?!闭劮街赋?,政府應通過積分入戶的政策,進一步宣揚助人為樂、團結友愛的社會精神,更加公平寬泛的公益評價標準,有助于良好社會氛圍的建設。
對此,省人大代表、全國十大杰出志愿者趙廣軍也表示,目前廣州市內的志愿者、義工團體眾多,也吸引了很多外來人員的參與,尤其是在校學生和企業(yè)白領等?!捌鋵?,正規(guī)的志愿者團體,都可以到團市委的志愿者協(xié)會或市義工聯(lián)秘書處進行登記備案,這樣組織內的志愿者就可以獲得志愿服務的認證加分,這樣也是對志愿者的一種保護和肯定。”
鏈接
積分入戶東莞廣州冰火兩重天
在東莞做生意已有30年的外來人員李先生,其積分足以申請入戶,但由于他的兒子已經(jīng)有了廣州戶口,所以他覺得入不入戶東莞已經(jīng)“無所謂”。
廣州火爆:市民待遇誘惑很大
上月31日,是廣州第二批積分入戶申請的截止日期,有人凌晨兩點就守候在越秀區(qū)的受理窗口,“霸頭位”盡快遞交申請。根據(jù)預測,本次遞交申請的人數(shù)有望達到6000人,加上第一批繼續(xù)輪候的2000多人,爭奪第二批2000個入戶名額的競爭比例將達到4:1,比首批申請人的競爭更加激烈。
廣州的積分入戶為何如此火爆?戶口網(wǎng)的積分入戶專家余梁指出,與多數(shù)實施積分入戶政策的珠三角城市不同,廣州并未在全市推開“積分入學”的政策,僅番禺區(qū)試行。“沒有了‘曲線救國’的辦法,希望在廣州扎根發(fā)展的外地人,只能通過積分入戶,來解決子女的入學問題。”
此外,根據(jù)廣州的積分入戶政策,申請人可通過房產(chǎn)、單位集體戶口或者親戚朋友搭戶等三種方式落戶廣州,而一旦順利入圍入戶名單,申請人將享有和普通廣州市民一樣的“市民待遇”,子女能夠就近入讀公辦學校、父母能夠遷戶而享受長者的各項優(yōu)惠等等。余梁表示,作為省會城市,廣州地區(qū)的外來人口學歷水平普遍偏高,而且對城市的認同度也高,很多都抱著會在廣州做十年以上甚至一輩子的考慮,因此想盡辦法落戶也是可以理解的。
東莞遇冷:入戶不等于能入學
和廣州今年第二批放開2000個名額,報名時間也僅有3個月相比,東莞的積分制入戶限制使得申請者更為從容。但記者昨日采訪得知,政策放松后并沒有受到新莞人的熱捧,從某種程度上和廣州的大熱形成鮮明對比。
記者前日上午在莞城區(qū)新莞人服務中心看到,來這里咨詢辦理積分登記入戶的新莞人的寥寥無幾。據(jù)之前有媒體報道,截至10月份,全東莞僅有3000多人申請并合乎入戶條件,加上隨遷人員也僅達到6000余人。
對于東莞積分入戶遇冷的情況,家住莞城的新莞人劉前進總結了八個字,“門檻不低,好處不多”。他表示,東莞外來人口中絕大部分都是打工一族,學歷普遍都不高,在以學歷為積分入戶指引的政策下,高中學歷以下的基本無優(yōu)勢,如果還沒有房產(chǎn)的話,基本達不到入戶的積分要求。
而即便積分入戶后,在劉前進看來誘惑力也不大,“如果沒有房產(chǎn),入戶后只是掛在一個虛擬的集體戶口上,沒有一個具體的落腳地,也同樣享受不到當?shù)氐挠行﹥?yōu)惠政策?!苯鉀Q小孩入學問題,這是廣東外來人口擠爆頭申請入戶的最大動力。但與廣州積分入戶不同,在東莞積分入戶后并不等于子女就可以享受到戶籍人口的教育資源,進入公辦學校,還需通過由教育部門舉辦的“積分入學”申請。
專家分析:當前積分入戶只能“擇優(yōu)錄取”
對于同是積分制入戶,廣州擠爆頭,東莞卻普遍遇冷的情況。廣州社科院研究院彭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彼硎?,積分入戶畢竟只能解決少部分人的需求,而要對這些人進行篩選,也必然會設立相關的門檻,目前普遍采用的積分制便是擇優(yōu)選擇的一種辦法。
他向記者列舉了一組對比數(shù)字,廣東共有外來人口3000萬左右,多數(shù)集中在珠三角城市,而目前廣東每年能滿足積分入戶的名額在18萬左右,“如果所有大多數(shù)外來工都有這個需求,那意味著要100年才能滿足完這部分人需求。”彭澎稱,當?shù)夭荒軣o限度放開入戶,主要是迫于財政上的壓力。據(jù)早前的一個調查表明,一個二線以上城市接納一個外來人口入戶,每年財政壓力要增加一萬元左右,在財政仍無法承擔的時候,只能擇優(yōu)錄取,便出現(xiàn)了廣州擠爆頭的情況。而即便門檻減低了,則入戶后能享受到城市均等化服務也會大打折扣,這便是東莞的情況,多數(shù)外來工感覺誘惑力不大,“而且他們可能在當?shù)匾膊粫L時間。”
彭澎表示,其實積分入戶只是解決一個身份上的問題,目前需根本解決的是如何讓外來人口逐步享受到城市的福利,包括子女入學、社保醫(yī)保關系和公共租賃房的開放等,如果這些都逐步有了,積分入戶的熱度也自然會降下來。
(責任編輯:王琴)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