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10-02 10:51 |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2011年09月24日 16:05 | 查看:1599次
編者按 轉(zhuǎn)型期社會道德觀討論開始以來,眾多熱心讀者來信都不約而同地關(guān)注著金錢對于當代中國社會倫理觀、價值觀的強烈沖擊,每一封真誠的來信都寫滿了他們對于拜金主義的思潮的憂慮和對人類美好情感的珍視。從這一封封來信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張張樸素的笑臉,他們都希望這個國家能夠更加文明健康……
被金錢腐蝕的親情
廣東省揭陽市 陳程竑
我們家隔壁住著一戶姓徐的人家。男主人已年過花甲,平時遇到他,我都尊敬地稱呼他一聲徐伯伯。徐伯伯年輕時當過兵,轉(zhuǎn)業(yè)后做起了生意,賺了不少錢。腰包鼓起來的徐伯伯也并不吝嗇,對于他的幾個親兄弟,總是慷慨解囊——幫這個蓋房子,幫那個出本錢,幾個兄弟們也很“尊重”他,逢年過節(jié)經(jīng)常提點禮品上門。即使有時徐伯伯不在家,他們也照例前來“看望”。每當這時,徐伯伯家門前的鞋架就總是擺滿了鞋子。
徐伯伯年紀漸漸大了,他兒子也大學畢業(yè)外出工作了,徐伯伯想歇一歇,便回家陪著老伴開始了悠閑的養(yǎng)老生活。
本以為徐伯伯閑下來,他的兄弟們會頻繁地來拜訪,畢竟他現(xiàn)在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陪他們多說說聊聊??蓻]想到現(xiàn)實竟是截然相反的,就算是過節(jié),徐伯伯家也沒有了以前門庭若市的情景。鞋架上也總是擺著他和老伴的兩雙鞋,再也沒有滿過。
有一次徐伯伯來我家喝茶,我順口問了他一句:“怎么現(xiàn)在很少見您的兄弟們來看您了?”徐伯伯聽了神色一黯:“現(xiàn)在我已不做生意,沒什么錢可以給他們了,他們就不來了,過節(jié)連個電話都人沒打給我。倒是我的那些戰(zhàn)友,還經(jīng)常打電話,要來看我……”
聽完徐伯伯的話,我感到一陣悲哀,仿佛覺得坐在我面前的不是徐伯伯,而是巴爾扎克筆下的那個高老頭。
或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親兄弟間也要“向錢看”嗎?難道因為那個人有錢可以給我,我就把他奉若神明,那個人沒錢,我就不再給予他最起碼的關(guān)心——無論那個人是親人、朋友還是路人?我們總是在講血濃于水,然而徐伯伯的經(jīng)歷卻讓我看到一份被金錢腐蝕的親情。
我不想說徐伯伯太傻、看不透自己的兄弟,他對兄弟的關(guān)愛是無可厚非的。我只是想對徐伯伯的兄弟們說,不要滿腦子只是金錢,它怎么能與親情相比?不要讓拜金思潮抹黑了骨肉親情。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羅鵬程
一對從農(nóng)村進城的夫妻,在城里開了一家饅頭店,夫妻倆不怕苦、不怕累,起早貪黑地忙碌,為人憨厚樸實,生意十分興隆。
一天上午空閑時,店里來了一位小伙子,先是遞給夫妻倆一張名片,然后畢恭畢敬地自我介紹,說自己是專門銷售食品添加劑的,只要在面粉里添加他賣的增白劑,做出來的饅頭就會又大又甜,既節(jié)約成本,口味又好。還說,買過他添加劑的人都贊不絕口,成了老客戶老朋友,發(fā)了大財。
小伙子很會說話,還沒有等夫妻倆反應(yīng)過來就又說:“你們掙錢多不容易啊,這么掙是死錢,什么時候是個頭?買了我的添加劑,成本立馬就能降下來不說,還絕對比你們現(xiàn)在的饅頭好吃,一好吃大家都會來買?!?/P>
沒有多少文化的夫妻倆并不太明白添加劑的來源和功效,他們聽了小伙子的介紹,知道使用添加劑雖然能賺更多的錢,但八成也會損害人的健康,要不咋會這么遮遮掩掩地賣。“不行,我們憑良心做生意,不掙不明不白的錢?!狈蚱迋z面對金錢的誘惑,沒有絲毫猶豫地拒絕了小伙子,把他推到了門外。
這是我親眼目睹的一幕,他們的饅頭店就在我家門口。我為這對夫妻的品德所感動,在食品安全讓公眾如此不放心的今天,夫妻倆的行為讓我明白了:道德和責任用金錢是買不到的,比什么都珍貴。
現(xiàn)今社會,我渴望能看到越來越多像這對夫妻一樣的人,他們擁有樸實的金錢觀,對社會懷著強烈責任感。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好公民!
別讓金錢玷污了人的尊嚴
河南省嵩縣田湖一中 張慶超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是當今社會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有人說,人活著就是為了錢。上學,是為了將來更好賺錢;打工,為了賺更多錢……但我并不這么認為。
問世間錢為何物?錢乃身外之物!錢就是花的,把錢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最好的用錢方法。可現(xiàn)實生活中,多少人做到了這一點?
有些人為了錢,無視骨肉親情;有些人為了錢,不惜鋌而走險;有些人為了錢,喪失了做人的尊嚴……這些人已經(jīng)被金錢所迷惑,成了金錢的奴隸,內(nèi)心已被銅臭嚴重腐蝕。
我們應(yīng)該如何正確看待金錢?我認為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應(yīng)得的就要;反之,就應(yīng)該堅決摒棄。其次要懂得金錢應(yīng)該為我所用,而不應(yīng)被金錢所奴役。人窮而志不能短,富了也要有愛心,多履行一些社會責任,多出一份力去幫助窮人,多為需要的人捐些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金錢的主人。
那些成為金錢奴隸的人們,你們快醒醒吧!不要被金錢毀了你們的人格、尊嚴乃至生命!
人不能掉進錢眼里
安徽省 曹怡
電視節(jié)目“非誠勿擾”中,馬諾一句“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將物質(zhì)追求推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拜金女”從此成為她的代名詞。是的,愛情可以不管高低貴賤,情之所至,便可相約此生。而婚姻,怎么也沒法不食人間煙火,畢竟上已有老下將有小,若沒點經(jīng)濟基礎(chǔ),想當然地走進婚姻只怕也是另一種不負責任。
然而,維系一段婚姻的,是否又只是金錢?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平凡夫妻相守到老的多。
筆者的一位女性好友曾和一位老師相親。雖然這位老師家是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條件不好,條件很好的好友也表示愿意跟其相處,因為她對于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老師還是挺欽佩的??墒怯幸淮?,他送她回家,見她家并沒有想象中豪華竟說:“這房子不像是有錢人住的嘛!”好友當即被噎住。之后再相處幾次,此男每說話必提錢,對生意人無限崇拜,唾沫星里都彌漫著個錢字,反而對于自己的職業(yè)毫不掩飾地流露出鄙視。好友忍無可忍,與之斷了往來。
一定的積蓄是婚姻必備的基礎(chǔ)。但過分追求奢華的生活和與自己能力完全不符的財富渴望,將會導致無法走進婚姻或者姻緣解體。無論什么時候,人都不能掉進錢眼里。
堅守道德的底線
重慶市巴南區(qū)花溪街道民主新街辦公室 洪德斌
一位開服裝店的朋友跟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他去一家批發(fā)市場購進了價值一萬多元的服裝,裝了滿滿兩麻袋,然后找了一位“棒棒”幫他挑往車站。但是由于路上車多人多,他倆竟走散了,朋友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那位“棒棒”,以為那位“棒棒”乘機拐走了自己的服裝,心中不斷叫苦咒罵。
過了幾天,朋友又去那家批發(fā)市場進貨,竟意外撞見那位“棒棒”,他守著兩袋服裝正在東張西望,發(fā)現(xiàn)他后,一下奔了過來。原來兩人走散以后,“棒棒”很是不安,怕他著急,這幾天一直守在這里。
我這位朋友非常感動,也為自己對“棒棒”的誤解而感到內(nèi)疚。那位“棒棒”雖然收入微薄,但面對價值一萬多元的服裝,卻絲毫不為所動,選擇了物歸原主,彰顯了道德的力量。
與此相反,前不久,一位高三班主任將30多位上了??凭€學生的志愿私自篡改,報了職業(yè)院校。東窗事發(fā)后,他跪倒在學生及家長面前乞求原諒,可惜悔之晚矣。誘使他做出如此齷齪之事的就是錢。因為他為職業(yè)院校每推薦一個學生可獲得300元的人頭費。一個本應(yīng)為人師表的老師,卻利令智昏,拋棄了道德,喪失了底線,以學生的前途為代價,去謀求“好處”,令人心寒。
古語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舍本而逐末絕非明智之舉。但遺憾的是,如今,拜金主義不斷膨脹,道德在人們的心中不斷受到排擠,日漸式微。在拜金主義的驅(qū)使下,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實在令人痛心!在道德和金錢的角逐中,我們必須學會選擇,自覺接受道德的考問,時刻堅守道德底線。唯此,我們才能擁有和諧、美好的世界。
“差錢”也奢侈的背后
江蘇常州戚機廠報社 曹建明
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人成了奢侈品的“癮君子”。有的人為了買心愛的名牌衣物和手包,在“氣勢”上壓倒別人,幾乎把工資都用來買奢侈品,平時只能煮泡面、啃饅頭,其他的文化消費更是大大減少。這種“差錢”也奢侈的消費是拜金主義的喧嘩與騷動,是一種畸形的消費。
當然,奢侈品不是“壞”東西,象征身份的奢侈品也許會成為年輕人奮斗的動力,鞭策其努力工作。但超前消費,勢必負債累累,啃老更會加重家庭的負擔。而不想踏實工作,只想走捷徑,甚至不惜鋌而走險的大有人在。有的人因為信用卡透支購買奢侈品被告上法庭受到制裁,就是極端的例子。
時下國人對奢侈品的消費,還停留在炫耀層次,奢侈品消費者陶醉在所謂尊貴、華麗的符號上,不是對文化品位的追求,而是處在一種模仿、跟風的狀態(tài)中,是為了攀比、炫富。
“差錢”也奢侈,很大程度上是拜金主義的產(chǎn)物。社會輿論的推動,國外品牌商的狂轟濫炸和媒體的追捧,使非正常的消費心理得到了強化。尤其在宣傳所謂的成功人物時,過多關(guān)注他們的財富多少,而對財富的來源則不加追究,一些地方對富人一味諂媚討好,也強化了社會上拜金主義之風盛行。
要扭轉(zhuǎn)不良的拜金主義之風,媒體輿論應(yīng)該有責任和擔當,對民眾的消費觀也應(yīng)該有正確的導向。不然,這種未富先奢的透支行為,無論是對于個人的正常生活、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還是奢侈品市場在中國的正常消費,都是極為不利的。沒有經(jīng)濟實力的情況下,不妨看淡和遠離奢侈品,畢竟簡單的生活時尚也環(huán)保,與那種“忍痛”持有奢侈品來滿足虛榮心相比要有意思得多。
兩種富有
廣西桂林遠東化工有限公司 陳廣智
人生的追求,不外乎物質(zhì)和精神兩方面:有人希望成為物質(zhì)上的富翁,有人則希望成為精神上的富翁。
在人類歷史上永放光芒的大部分是“精神富翁”。這樣的人也許根本沒有躋身“大款”的物質(zhì)條件,甚至連“中款”“小款”的邊也沾不上。雖然如此,他們卻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樣的人,又有誰能否認他們的富有呢?現(xiàn)代社會,其實也不乏這樣的人物。
如“雷鋒傳人”郭明義,自1982年復員到鞍鋼工作至今,以雷鋒為榜樣,先后資助了180名貧困生,20年累計無償獻血6萬毫升,相當于自身血量的10倍。有人說郭明義“一貧如洗”“家徒四壁”,他笑道:那要看跟誰比。我經(jīng)常接觸孤兒院的孤兒、上不起學的孩子、生活困難的職工,和他們比,我是富足的,所以很想幫助他們。郭明義在物質(zhì)上確實不富裕,然而他的崇高品質(zhì)和感人事跡,卻是一筆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巨大財富。他是我們時代最富有的人!
可悲的是,個別領(lǐng)導干部距離郭明義的境界太遠,對金錢缺乏正確認識,掉到錢眼里,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原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席成克杰,通過批項目等多種方式,單獨或伙同情婦李平非法收受賄賂款、物合計人民幣4109萬元;原重慶市公安局副局長文強利用職務(wù)之便,單獨或與妻子共同收受賄賂1200萬余元,尚有家庭財產(chǎn)1044萬余元不能說明來源。這些腐敗分子最終都是被貪婪的欲望吞噬的。
人生在世,兩種富有兼得,當然是最佳境界。然而,生活不是一只任人擺弄的花瓶,當我們不得不在兩種富有之間做出選擇時,當記住孟子的哲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須知,縱有良田千頃,日食不過三餐,物質(zhì)的豐富填補不了心靈的空虛;而富有的心靈是一首永恒的詩,它使人的價值升華,它可以彌補物質(zhì)上的缺憾。一旦喪失了心靈的富有,物質(zhì)上的富有往往也會失去其趣味。
尊嚴無價
河北省秦皇島港務(wù)集團雜貨公司 馬建忠
有一次我去逛街,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發(fā)現(xiàn)有幾個一身名牌的年輕人并排走著,很打眼。就在這時,忽然聽到其中一個人說:“哥們兒,看,前面有個‘丐幫’的。你們說我要是一只手拿著1元錢、另一只手拿著100元錢,告訴他可以選一樣,但選擇100元必須給我跪下,他會選哪個?”那幾個人異口同聲地說:“給你跪下,選擇100元唄!”“長這么大,還沒有人給咱下過跪呢!走,試試去。”
他們幾個很快便擠到了那個乞丐面前,我站在不遠處,看他們對乞丐比比劃劃說著什么。乞丐聽懂他們的意思后,不但沒有下跪選擇100元,連他們給的1元也給扔了回去,嘴里說著什么,生氣地轉(zhuǎn)身就走了。那幾個年輕人面面相覷,我想,那一刻,他們大概知道了金錢不是萬能的。
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錢雖然在生活中很重要,但有許多東西是用錢無法換取的,比如親情、友情、愛情和尊嚴。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可以通過辛勤的勞動換取相應(yīng)的報酬,但絕不能眼里只有錢,成為金錢的奴隸。
金錢的地位
河北省泊頭職業(yè)學院 吳寶平
鄰近的縣城發(fā)生了一場車禍,一對夫妻散步時被一輛車撞上,不幸雙雙斃命,留下一雙未成年的孩子。親戚們湊到一起,淚沒掉幾滴,就開始為賠償金爭吵起來。死者的孩子哭求父親的生前好友為他們做主:“可別光讓我們的親戚管這事,錢都到了他們手里,我們就沒法活了??!”
聽同事講這件事時,我既難過又驚異。我承認錢確實有用,但親情不是更寶貴嗎?怎么能為了金錢撕破親情呢?中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都是以團圓為主題的,這充分說明了親情的重要性。我原以為巴爾扎克筆下的高老頭故事是個例,沒想到在當今中國,這樣金錢至上的例子竟然比比皆是,金錢能吞噬掉良心,也能泯滅親情。
我是一個普通教師,在物價上漲、房價飆升的今天買不起房,養(yǎng)不起車,但是我并沒覺得不快樂,有吃有穿有事干,一家人其樂融融,家人愛我,我也愛他們,這樣的生活,即使房子小點、錢少點,也影響不了我的幸福指數(shù)。
真希望人人都能踏踏實實生活,要掙錢,但也不要把金錢看得那么重。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比金錢寶貴得多。(《半月談》2011年第18期)
(責任編輯:肖悅)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