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8-27 11:35 | 來源:首都文明網 2023-08-14 | 查看:800次
林芷馨
一、人物介紹
林芷馨,女,2002年4月出生,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生。
21歲的林芷馨有13年志愿者經歷,她為兒童孤老送溫暖,“為北外代言”宣講,組織策劃助疆活動,擔任聯(lián)合國全球可持續(xù)交通大會志愿者、冬奧俄語服務志愿者,在雪地為傷者翻譯上演“絕境救援”,把中國故事生動地講給了世界。
二、主要事跡
北外才女用行動詮釋中國故事
林芷馨參加全國俄語大賽
殷殷奧運情
2021年9月,經過嚴格的考試,林芷馨成功入選張家口云頂滑雪場語言服務崗位,成為一名北京冬奧會俄語服務志愿者,負責賽場記者與運動員之間的俄、英、中三語種交傳,以及冠亞季軍新聞發(fā)布會的相關翻譯工作。在完成冬奧組委要求的22門必修課和英語、俄語的翻譯訓練之外,林芷馨除了吃飯睡覺外擠出所有時間練習專業(yè)術語,熟知了各比賽區(qū)域的位置、場館造雪的特點、賽區(qū)各區(qū)域的名稱等,甚至包括主要運動員的信息和甚至標志性動作,以期達到賽會解說俄語和英語的高水平。很快在云頂賽場混合采訪區(qū)和新聞發(fā)布廳上任的林芷馨,和團隊伙伴一道,用優(yōu)質的賽會翻譯服務運動員和眾多媒體,傳遞北京冬奧精神。
林芷馨參與冬奧主題宣講活動
一切準備都是為了關鍵時刻能夠頂上,翻譯工作也有人命關天的時刻。2022年2月6日,阿塞拜疆記者穆拉德·法爾扎利耶夫在徒步下山時不小心將鞋襪打濕,因室外溫度低至零下20攝氏度導致他出現失溫情況。危急時刻,北京冬奧會醫(yī)療保障隊醫(yī)生迅速對他進行救治。因失溫時間較長,記者當時心率快、血壓高,如果不第一時間救治,很可能除了凍傷外還會造成截肢等嚴重后果。但法爾扎利耶夫除了說阿塞拜疆語外,只會說俄語。林芷馨在接到緊急電話后立即動身趕往現場,用俄語幫助雙方進行交流,各種檢查、診療都準確地表述。經過一系列緊急復溫處理,法爾扎利耶夫脫離了危險,十分感激地表達謝意。林芷馨架起醫(yī)務工作者和記者友人的溝通橋梁,雪地上演“絕境救援”。作為語言志愿者多次完成救急救援任務,她不僅代表了冬奧優(yōu)秀志愿者,也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國大學生形象。
無悔公益路
志愿服務源于心,獻出愛心在于行。多年來林芷馨活躍在志愿服務的各個崗位,以己之行、以己之音,將努力和愛心傳播出去,影響和呼吁更多的人參與志愿活動。從小熱心公益,堅持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送溫暖,常年開展無償獻血義務宣傳,義演義賣捐贈慰問孤兒院,疫情期間投身社區(qū)抗疫值守,組織團隊開展網絡抗疫視頻宣傳,十三年志愿服務的經歷,見證了林芷馨的成長。從“為北外代言”到中學宣講,獲評優(yōu)秀志愿者,進行千人宣講;到組織策劃針對克拉瑪依的書籍捐贈活動,助力邊疆大學建立多語種圖書室,林芷馨不忘來處,與全國各地的大學生伙伴攜手同行。從北京多語言服務中心的三年堅守到擔任聯(lián)合國全球可持續(xù)交通大會志愿者,林芷馨心系家國,以志愿者身份為中國名片添加亮麗色彩。從成為中央電視臺《開講了》青年好問嘉賓,到作為大創(chuàng)團隊講述中國主講人,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獲評2021年“青年服務國家”首都大學生社會實踐北京市級重點團隊,林芷馨希望中國故事登上更大舞臺,講給世界聽。用所學奉獻國家,時光荏苒,初心如磐,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林芷馨(中)為阿塞拜疆記者翻譯救急
林芷馨(右)與阿塞拜疆記者法爾扎利耶夫先生合影
目前,林芷馨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錄取,她將用自身所學服務國家,用真情回饋社會,講述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力量。
林芷馨參加外交部遴選面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