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29 11:24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21/10 | 查看:1253次
走進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你會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校園獨有的氣息:成人、友愛、拼搏。這樣的氣息就在整齊清晰的地標線之間、揮灑在青春的教學樓墻畫上,安靜卻鏗鏘有力。殊不知,它們都出自一人之手,武漢第一聾啞學校的美術(shù)老師甘云山。他手執(zhí)畫筆,用行動詮釋了一名美術(shù)特教老師的育人情懷,給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了無聲世界的“魔法”。2021年10月,甘云山入選“中國好人榜”。
走進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你會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校園獨有的氣息:成人、友愛、拼搏。這樣的氣息就在整齊清晰的地標線之間、揮灑在青春的教學樓墻畫上,安靜卻鏗鏘有力。殊不知,它們都出自一人之手,武漢第一聾啞學校的美術(shù)老師甘云山。他手執(zhí)畫筆,用行動詮釋了一名美術(shù)特教老師的育人情懷,給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了無聲世界的“魔法”。
“這里就是我的第二個家”
今年是甘云山第27個教學年,卻已經(jīng)是他在武漢第一聾啞學校度過的第40年。甘云山9歲起來到這里讀小學一年級。美術(shù)是聾啞學生的專業(yè)課,甘云山讀書的時候就喜歡畫畫和篆刻,不論是素描、色彩還是花鳥山水畫,經(jīng)常是一提起畫筆就忘了時間。
因為年齡小,文化積累有限,那時他在表達和溝通上碰到過很多困難,脾氣因此容易急躁。甘云山說,從小學到走入大學的這九年里,是老師們的關(guān)愛幫助他走出一個個困境,讓他心無旁騖地完成了學業(yè),順利考入荊州大學工藝美術(shù)班。
直到今天,甘云山依然可以叫出自己每個班主任老師的名字。他回憶,因為離家遠,家里條件差,按時吃飯都很困難。他當時的班主任董老師親自幫他解決吃飯的問題,有時就直接帶他到自己家吃飯。那時起,甘云山的心中埋下了一顆溫暖的種子。
甘云山回到母校教書不久
在大學的學習生涯中,甘云山一直心系母校,他努力學習繪畫技巧,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教師,教學生手語、篆刻、繪畫。作為一個走入社會的過來人,甘云山知道,積累足夠的文化知識和一技之長對于正在成長中的聾啞學生是多么的重要。
就這樣,甘云山在畢業(yè)后選擇回到母校成為了一名高中美術(shù)老師。他渴望著就像當年的老師們一樣,把無私的關(guān)愛傳遞給終會走出武漢第一聾校的學生們,讓他們成為自食其力的人,能夠去感受外面更美好的世界。
“要成為一個性格溫和的人”
和普通學校相比,聾啞學校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因為他們輸出和接收信息的過程受限于自身的文化積累和溝通的渠道,所以課堂上如何真正地讓學生理解并且掌握每個知識點對特教老師來說是個考驗。而在美術(shù)領(lǐng)域,更多的專業(yè)表達對甘云山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經(jīng)過長時間的教學積累,甘云山會利用晚上備課的時間把課程中的美術(shù)技巧演示一遍并拍攝成視頻。他說,對這些孩子來說,最直觀的就是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他為了充分利用每堂課的40分鐘,并且?guī)椭⒆觽凁B(yǎng)成良好使用手機的習慣,這些視頻教程只允許學生在周末時才能參考觀看。
甘云山在課堂上用手語給學生們授課
在課堂上,甘云山耐心地為同學們講解每一個技巧、步驟。通過學生在課堂上反復復述、練習的方式,甘云山可以檢驗到學生是否真的理解并掌握。如果教授一遍不能理解,他就會反復講解糾正學生的練習,直到他們清楚掌握了為止。對同一個石膏雕像的臨摹作品,甘云山要求學生至少要練習4-5次,直到做好為止。
他坦言,學生學習繪畫的水平參差不齊。不論是怎樣的學生,甘云山都會以不同的方式給予關(guān)愛和幫助,讓他們在專業(yè)上取得進步。有些學生很調(diào)皮,學得很慢,他會耐心反復地教授,不斷給他們鼓勵。甘云山對畫的好的學生會多給壓力,讓他們做到比以前更好。
而在美術(shù)課之外的甘云山,還是高二(1)班的班主任。他希望每個聾啞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性格溫和的人。
他解釋說,因為很多聾啞人有語言溝通的障礙,變得性格急躁。而學業(yè)能夠提升他們的溝通和理解能力,幫助他們彌補這樣的缺點。這也是為什么他期望每個聾啞孩子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社會上合格的人才,而不是給社會增添負擔。
就在去年暑假結(jié)束后,甘云山的一名學生決定不返校讀書。因為家中還有三個兄弟姐妹,父母負擔很重,他選擇了繼續(xù)外出打工。甘云山堅持勸說他回學校完成學業(yè)。他認為把學業(yè)荒廢,即使掙到錢,如果沒有好的文化積累,可能還是會給社會添麻煩。
甘云山帶著學生一起繪制消防通道標識
學生告訴他,自己的成績不好,即使繼續(xù)學習也考不上大學。甘云山卻說:“沒關(guān)系,你先回來讀書,我們慢慢把文化課補起來,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的。” 甘云山承諾,如果因為沒錢而無法維持學習生活,都可以找他解決。從那以后,每一次回家,甘云山都會幫他買好火車票。通過愛心捐助和申請補助,學生的經(jīng)濟困難也解決了。
甘云山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對于有困難、有問題的孩子都會給予更多的關(guān)注和幫助。他的一名學生曾經(jīng)在高中階段游戲成癮,脾氣很倔不聽話。為了幫助他考入大學,甘云山犧牲掉自己的休息時間,每天中午堅持在教室給他單獨輔導功課,直到把他送入大學為止。如今的他已經(jīng)順利畢業(yè)走上了工作崗位。
無私關(guān)愛就是畫筆的“魔法”
對甘云山來說,美術(shù)這個一技之長不僅幫助聾啞學生走入了大學,更裝點了他們的“第二個家”。
從操場的健身墻到教學樓上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每一個創(chuàng)意都是甘云山從草圖到上漆精心繪制的。5層高的教學樓,墻畫的高度就有2層。同事回憶,他就是在下面的乒乓球臺上搭了桌子和椅子,踩在梯子上自己一筆一畫完成的,現(xiàn)在回想起來著實有些危險。
甘云山在教學樓外繪制宣傳墻
這樣的付出,甘云山從未間斷過。去年疫情開始,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理解防疫措施,他按照鐘南山專家的防疫建議,畫了很多的漫畫,幫助大家掌握防疫的要領(lǐng),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他囑咐學生們一定不要亂跑,勤洗手,出門要戴口罩,強調(diào)一定不能給國家防疫增加負擔。
上個月,學校恢復舉辦了疫情發(fā)生以來的第一次運動會,甘云山主動給所有的班級設(shè)計制作班牌。武漢第一聾啞學校的教學橫跨小中高,加起來將近20個班級。運動會前一天,甘云山連續(xù)工作十幾個小時,為每個班都設(shè)計了不同的創(chuàng)意,直到所有的班牌做好才回家休息。
為了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理解和遵守秩序,他主動向領(lǐng)導提出了刷標識線、畫消防通道等建議,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安全的讀書環(huán)境。甘云龍利用下午課程結(jié)束和晚上的時間,帶著學生們一起在校內(nèi)完成了這些“工程”。
現(xiàn)在談起畫筆帶來的變化,甘云山欣慰地說,這些創(chuàng)意細心的小標識讓學生在校園里面更安全、有秩序了。他們也理解了如何遵守秩序,接受了安全教育。通過有針對性的標識提醒,學生再也不會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了。
關(guān)心愛護學生,這是甘云山對于教師這個崗位最純粹的理解。因為這份關(guān)愛,甘云山的筆觸就像是“魔法”,點亮了無聲世界的蒼白,給這些殘疾孩子們打開了絢爛世界的大門。他將200余名聾啞學生送進大學,用溫暖幫這些殘疾孩子樹立起山一樣的堅定信念:自己不放棄,誰也拋棄不了你。
(特邀報道:央視網(wǎng) 記者:陳詩文 責編:郭雯)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