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29 11:06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20/12 | 查看:1159次
鐘錦蓮,女,1960年3月生,湖南省郴州市漚江鎮(zhèn)竹坑村人,小學高級教師。42年來,她既當校長、教師,也當炊事員、保育員,守著一份凈土,執(zhí)著一份恬淡,把美好的青春灑在生她養(yǎng)她的山村。2020年9月,鐘錦蓮入選“中國好人榜”。
一人之力為“古董”學校注入新的希望
湖南省桂東縣漚江鎮(zhèn)竹坑村地處羅霄山脈深處,徒步到縣城要5個小時,是桂東縣最貧瘠、最荒涼、最偏僻的地區(qū)。
竹坑小學建于上世紀70年代,滿目滄桑,像一件“古董”?!案纱驂尽钡膲w里面竹木“筋骨”顯露,房頂漏雨的痕跡清晰可見。
1978年,竹坑村支書帶人到學校物色教師。當時年僅18歲的鐘錦蓮成為不二人選?!班l(xiāng)里正在招干,無論憑什么,你都十拿九穩(wěn)”領導一再囑咐她報名?!凹热淮謇锒级耍簿退懔??!辩婂\蓮說起這次人生重大選擇,淡然得很。
走上講臺不久,鐘錦蓮就發(fā)現,她的任務遠遠不止上課那么簡單。孩子上學、離校要護送,在校吃喝要親自動手,甚至上廁所她都要陪著。
“這哪是當老師?。烤褪且粋€保姆?!碑敃r,鐘錦蓮有過要“走人”的想法。但轉念一想,本鄉(xiāng)本土的都不干,誰來呢?
鐘錦蓮在擇菜準備做飯
2000年之前,竹坑小學通往外界只有一條羊腸小道。“交通基本靠走,運輸基本靠挑?!睂W校的辦公用品、學生的課本、作業(yè)本都是鐘錦蓮一擔一擔從縣城挑回來的。
來回30多公里的山路,空走一趟都夠嗆,何況肩上還有50公斤的擔子。她常常餓了吃點干糧,渴了就喝口山泉水。往往天不亮就出發(fā),摸著黑才回來,這種連男人都吃不消的苦力,鐘錦蓮一干就是22年。
鐘錦蓮在上體育課陪孩子們打乒乓球
一人之光照亮了整片大山
鐘錦蓮關愛學生,村里的百姓最清楚。
竹坑山高路陡,簡易木橋多,雨雪天氣孩子上學放學是她最操心的事情。每到這個時候鐘錦蓮便要接送學生,經常忙得汗都沒擦干就又得給學生上課,下午作業(yè)來不及批改得先送孩子們回家。
中午學生煨飯燒是鐘老師利用節(jié)假日上自家山上砍的柴火;冬天的教室,學生凍得瑟瑟發(fā)抖,鐘錦蓮便給學生鏟火烤火籠;教室里玻璃破了,她將房間里的玻璃取下安裝在教室里,寧可凍著自己,也要讓學生暖和。
有時候學生雨天上學弄濕了衣服,鐘老師便到學校周圍老百姓家借來干爽衣服給孩子們換上……她就是這樣一點一滴著呵護著孩子們成長,點亮他們的心靈。
鐘錦蓮準備燒火給孩子們熱午飯
原來,鐘錦蓮從早到晚就泡在學校,圍著孩子們轉,家里大小事全留給了丈夫。不僅如此,學校門窗破了、電路故障了、房頂漏雨了等等,也成了丈夫的分內事,都是隨叫隨到。
2006年,鐘錦蓮的丈夫中風,生活不能自理,她的“天”塌了下來。生活中的一切都改變了。每天一大早,鐘錦蓮要把丈夫一天的飯菜做好放在電飯煲里。丈夫病情加重時,她高價請人護理。但不管怎樣,她都沒有耽誤過一節(jié)課。
就在那一年6月19日,竹坑村遭遇暴雨。凌晨4點多鐘,鐘錦蓮發(fā)現家里進水了。她心里一驚:不好,學校危險!她將丈夫背到樓上后,急忙披著蓑衣,打著電筒快步往學校跑。
這時,山洪來勢洶洶,就要涌進教室。她一面圍堵,一面開溝,一直干到天亮,學校終于化險為夷。但等她回家一看,自家稻田被毀、豬圈垮塌、家里榨油和加工糍粑的機器全部泡在水里,損失了好幾萬元。
鐘錦蓮在整理學校雜物
一人堅守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
幾十年來,鐘錦蓮桃李滿天下,88年畢業(yè)的陳文欽現在已經是海南大學的講師,89年畢業(yè)的陳智?,F在是上海機器制造廠的工程師……
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和對學生深深的愛,她在艱辛的教改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同仁的肯定、領導的贊許,贏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
鐘錦蓮在備課
歲月洗不去她一身的疲憊,抹不去她臉上的滄桑,但時間可以證明一切。三十多年來,多少個不眠夜晚,多少次早出晚歸,多少的酸甜苦辣,雖然心力交瘁,但鐘錦蓮愛心永恒,無怨無悔。
她用自己花兒一般綻放的青春、火一般的熱情在大山深處的竹坑抒寫了一段平凡山村女教師的不平庸之路,她用畢生精力守護著大山深處那一簇簇“新筍”,讓他們茁壯成長,因為她心中的一個愿望:讓竹坑村的孩子成才。
鐘錦蓮和孩子們在一起
一所“古董”學校,寄托著山村孩子的全部希望;一名柔弱女教師,肩負著全村百姓的重托。
作為一名教師,鐘錦蓮不僅把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還毫不猶豫地把職責以外的許多事一肩扛下,的確可敬又可愛。
(來源:湖南日報 責任編輯 陶恒)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