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12-27 17:29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21年11月 | 查看:909次
人物故事:
吳文清,男,1974年4月生,中共預備黨員,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宜豐縣分公司雙峰郵政所郵遞員。他沿著父親的足跡,承擔著雙峰林場13個村和鄰鄉(xiāng)一個偏遠村的郵件投遞工作,29年如一日行走在深山長達127公里的郵路上,為大山村落和山里的老人帶來了活力和便利。他先后榮獲“全國優(yōu)秀農(nóng)民工”“江西郵政最佳投遞人員”等稱號。
這條郵路,兩代人默默接力堅守
1992年,吳文清18歲,“子承父業(yè)”背起了十幾斤重的郵包。他跟著父親,踏著山路,翻山越嶺去給鄉(xiāng)親們送郵件??柿撕壬饺?,累了靠在石頭上小憩,腳起泡了,長繭子了……“這份工作太苦了,而且工資低,娶妻生子、養(yǎng)家糊口都很成問題?!眳俏那鍘状蜗敕艞?。最終,他還是不忍心讓父親獨自受這份苦,留了下來。
2000年,父親吳能豐因病提前辦理退休,告別了堅守32年的郵遞員崗位,把自己的郵包交給了兒子。從此,吳文清獨自挑起了雙峰郵政所收發(fā)報刊、投遞郵件的重擔,一年又一年,不曾停下腳步。
“謝謝”“你真好”“你真像你父親”……每次在郵路上聽到這樣的問候,吳文清似乎明白了父親的堅持。
這條郵路,他用心一步一步丈量
初冬的雙峰,郵遞業(yè)務多了起來。這天傍晚,從縣城來的班車抵達雙峰。車門打開,吳文清上了車,取到報刊郵件后,又搬下一個大編織袋。大編織袋里裝著各種包裹,吳文清把它扛進所里,放在地上,蹲下身子分揀。蹲得久了,腳麻了,起身時,他只能用一只手撐著地面,緩緩地站起來。晚飯前,他要去雙峰林場、學校、居委會、醫(yī)院送報刊,晚上7點半才能回家吃晚飯。第二天,他要去各村送報刊、包裹,那是真正的深山郵路。
雙峰的郵路,有多遠?吳文清承擔了雙峰13個村和鄰鄉(xiāng)1個偏遠村的郵件投遞工作,郵路長127公里。因為缺人手,吳文清只能隔日走一條線路,每周分三次走完全程。粗略計算,吳文清29年走過的郵路達49.5萬公里,可繞地球12圈多。雙峰的郵路,有多難?長年累月奔走在深山郵路上,吳文清的伴兒只有郵車和山風?!白铍y的是冰雪天,別說騎摩托車,走路都會摔跤?!贝笱┓馍降臅r候,吳文清走郵路要帶著砍刀,一路砍掉倒在路上的毛竹,才能過得去。有一年冰雪災害,吳文清去嚴湖村送報刊,走了10里山路,花了近兩個小時。“走得腳都腫了,第二天早上上廁所,蹲不下去。”吳文清說,“我特別佩服我父親,他是真正的‘鐵腳板’。”翻山越嶺送郵件,吳文清患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jié)有風濕,經(jīng)常疼得受不了。妻子張龍英心疼丈夫,問來一個土方子,用燒酒炒谷子,敷在丈夫的腰上緩解疼痛。
29年漫漫郵路,吳文清走壞了不知道多少雙鞋,騎壞了一輛又一輛自行車,先后報廢了5輛摩托車。他在大山里投遞了無數(shù)的報刊包裹,從來沒有出過錯,沒有遺失過一份郵件。在孤獨的郵路上,每當看到鄉(xiāng)親們熱情的笑臉,吳文清都感到幸福。
這條郵路,他播撒下濃濃的愛
2020年3月,宜豐縣郵政分公司陸續(xù)收到多封寄自雙峰林場的感謝信?!耙咔樗僚?,我們都出不了門,多虧了吳文清……”“請領導一定要好好表揚這樣的好同志……”這些感謝信是純樸的山里人對吳文清的真摯謝意。
庚子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雙峰山區(qū)神經(jīng)緊繃,道路封了,村子封了。吳文清的郵車都沒停,哪怕再危險,也不能斷了連著山里山外的郵路。
“文清,我們好多天沒出去了,可以幫忙捎帶一些大米進來嗎?”“我家的鹽和醬油快用完了,請幫忙帶些進來”……不能出門,生活物資怎么辦?村民們想到了吳文清。“疫情這么危險,別人都不敢出門,你冒著風險去投遞報刊包裹,還要幫人家采購、捎帶生活物資?!逼拮硬焕斫?。吳文清回憶,“那段宅家抗疫的日子,我的電話特別忙。”
其實,吳文清多年來一直堅持為村民們“代購”。在大山深處,青壯年大多出去了,留守的只有老人了。重重大山的阻隔,老人們出門不便,連接山里山外的吳文清就不只是他們的信使,更是他們與山外聯(lián)系的紐帶。“老人們需要買點什么就會給我打電話,油、菜、肉、豆腐、洗衣粉、菜種子等等,我買好了就順道給他們送過去?!眳俏那逭f,“父親從前也是這樣做的,挑二三十斤重的報刊郵件走幾十里的山路,還經(jīng)常幫鄉(xiāng)親們帶些鹽、面條,幫讀書的孩子捎腌菜、挑被子、送行李……”山里的老人多,需求也多。吳文清每天要接100多個電話,不單是要幫忙買東西,還要幫忙賣東西?!坝械囊I兔子,有的要賣兔子,有一個殘疾人要買小鴨子養(yǎng),明天要我?guī)字恍▲喿舆^去。”
“鄉(xiāng)親們都請吳文清幫忙帶東西,吳文清不僅沒賺大家一分錢,還常常把零頭抹掉。長年累月,往里面貼了不少錢呢?!?9歲的嚴湖村村民鄭東生說。“山里人純樸,你幫他們做了一點好事,他們會記得你、敬重你。這些年,文清在這條郵路上結了好多‘親’,鄉(xiāng)親們殺年豬,都會打電話請他去吃殺豬飯,還老是把自己種的菜送給我們……”在張龍英心里,丈夫是她的驕傲。
這條郵路,有他深深的牽掛
雙木村二組,74歲的獨居老人陳騰林站在門口,期盼著吳文清的到來。吳文清停好郵車,提著代購的豬肉、醬油和大米,來到了陳騰林家。兩天前,吳文清去雙木村送報刊,給陳騰林捎去一些東西。陳騰林身上的錢用完了,又不方便下山,就把存折和身份證給了吳文清,請他幫忙去銀行取2000塊錢。
吳文清是銀行的老客戶了,經(jīng)常幫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取款,都是愛心跑腿,無償幫忙?!袄先藗冞€委托我代領養(yǎng)老金,把存折和密碼都給我,很相信我?!薄坝幸晃焕先苏业轿?,說他的一個老朋友生病了,想請我代他去看望,問個好?!焙芸?,吳文清把問候和禮金捎到。幾天后,生病的老人又委托吳文清把酒、飲料帶回去,感謝老朋友的關心。
在偏遠山區(qū),老人大多不會用智能手機,不會存手機號,阻隔了親友間的來往。吳文清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情況,總是耐心地教老人使用手機。有些老人聽力不好,接打不了電話,都找吳文清幫忙捎話,傳遞一份親情牽掛。
從投遞報刊包裹,到捎帶各種東西,再到捎話傳遞親情……吳文清的深山郵路,連接著一份郵政人特別的愛。一條郵路,一臺郵車,一名郵遞員,那是雙峰最美的風景,最動人的旋律。吳文清相信,只要自己還在堅守,大山村落就會多一份活力,山里人就會多一份幸福。(責任編輯:郭雯 汪增澤)
來源:江西省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