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8-13 21:32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21年7月 | 查看:661次
人物故事:
從2008年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到2015年組建志愿服務隊,于建敏用十多年的時間,把志愿服務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十多年間,他從不計較回報和名利,助人為樂的情愫和志愿服務的精神已經融入到了他的血脈之中,截至目前,他已累計組織并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七百多次,為災區(qū)和困難群體捐款四十多萬元,曾榮獲2020年下半年“山西好人”稱號,第六屆“晉城好人”稱號。
關愛弱勢群體心系困難群眾
2008年汶川地震剛發(fā)生,于建敏正出門辦事,在車上廣播里,他聽到了汶川地震的消息,他當即調轉車頭,往晉城方向開去。他跑到晉城市紅十字會捐了2000元錢,成為晉城抗震救災捐款的第一批人。從那以后,只要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和事,他都會主動伸出援手。2011年,村里有一對小姐妹在她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這一年父親突然又得了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于建敏知道后,晚上一回到家他就委托別人給送去了1000元錢。
一次偶然的機會于建敏結識了為老人義務理發(fā)的栗紅連,他被這位“中國好人”身上的精神所感動。隨后便主動請纓,當起了栗紅連的“司機”,每月定期載她到陽城各鄉(xiāng)鎮(zhèn)的敬老院和偏遠農村為老年人殘疾人義務理發(fā),不管平時工作有多忙,只要栗紅連一個電話,于建敏必然隨叫隨到,這幾年跟著栗紅連下鄉(xiāng)三百多次,行程六萬多公里。除了當司機,于建敏還經常去看望慰問那些特殊困難的家庭,主動捐錢捐物。
組建志愿服務隊組織活動七百多次
參與公益活動時間長了,于建敏逐漸有了組建團隊的想法。經過多方努力,于建敏在2015年12月組建成立了紅十字志愿服務隊。從服務隊成立之初開始,于建敏就把幫助尋找走失人員和應急救援作為了隊里的一項重要工作,每次只要看到朋友圈或群里有關走失人員的消息,他都會第一時間跟家屬取得聯(lián)系,詳細詢問情況后發(fā)布在志愿者群內讓大家及時轉發(fā)出去或就近出動志愿者幫忙尋找。從志愿服務隊成立到現(xiàn)在的四年多時間里,于建敏和他的隊友們參與尋找的走失人員就有七十多位,執(zhí)行溺水打撈和山地救援任務二十余次。這樣的救援行動和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于建敏的一種生活習慣,志愿者辦公室墻上掛滿的錦旗在別人看來是榮譽,但在于建敏的心里更是一份社會責任!
志愿服務隊成立的六年多時間里,于建敏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服務隊的發(fā)展和完善上,在人、財、物上的隱形付出更無法用金錢計算。如今,在于建敏的帶領下,這支服務隊的成員已從最初的幾十人發(fā)展到了三千余人,累計組織上百余次志愿服務活動,已經成為晉城市一支極具影響力的公益組織,被晉城市紅十字會授予“紅十字志愿服務先進組織”,被陽城縣委、縣政府授予“志愿者服務先進團隊”的光榮稱號。
戰(zhàn)“疫”中再次沖鋒在前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打破了節(jié)日的歡樂與祥和,于建敏再次沖鋒在前。
最先想到的是捐款捐物,臘月二十九,于建敏向晉城市紅十字會捐款1000元,正月初一,他通過微信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款500元,正月十一,他再次在紅十字志愿者工作群中發(fā)起捐款倡議,并帶頭捐款1000元,短短幾天時間志愿者們通過縣紅十字會、市紅十字會和總會共捐款134616.02元。得知村里防疫物資短缺,他又毫不猶豫地把為家里人準備的100個口罩捐了出去,并為村口工作人員送去了方便面礦泉水等慰問物資。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他和陽城縣紅十字會聯(lián)合組建志愿者服務隊,協(xié)助排查來往人員及車輛,截至2020年3月底,共有一百余名志愿者參與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中來。為了消除公眾的心理恐慌,他又和隊里幾個心理咨詢志愿者聯(lián)系,開通了四部心理援助服務熱線,有針對性地向民眾開展心理疏導。
做好事永無止境,獻愛心重在踐行。于建敏始終以一顆赤誠之心,篤定之志,走在公益活動的前列,以實際行動昭示愛心的力量,也使得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了到公益活動的大家庭中。
來源:山西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