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6-29 15:07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21年5月24日 | 查看:784次
人物故事:
鄧夢冰 女,漢族,1974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于1994年7月從湖南至寶口任教至今。她潛心于教學,在教育教學上共獲得58個獎項。她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用熾熱的愛心點燃這份紅燭事業(yè)。
老師的職業(yè)是愛的職業(yè),三尺講臺見證了她對工作的熱忱和對學生的愛心。20多年里,她以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寬容之心對待著班里的每一位學生。
一、細雨無痕,讓愛滋潤學生的心田
徐同學是鄧老師班上的一名學生,七、八年級時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可是,上到九年級第一學期時,他爸爸患了尿毒癥,巨額的醫(yī)藥費讓本不寬裕的家雪上加霜,而父親的病卻未見好轉(zhuǎn)。母親在經(jīng)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下變得暴躁、易怒,經(jīng)常責罵孩子。家中的巨大變故使徐同學不能專注于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九年級上學期的期中考試他在班上成績竟然排在了15名。徐同學心情十分焦慮,每晚整夜整夜睡不著,一到考試就渾身冒冷汗,更可怕的是他竟有了輕生的念頭。這時候鄧老師把他帶到她的心理輔導室耐心地開導他,鼓勵他:人生不可能什么事都一帆風順,應有一顆堅強的心!在她的耐心引導下,徐同學慢慢地走出了低谷,緊鎖的雙眉也打開了,學習成績也漸漸上升,2013年中考中以632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惠東縣高級中學。
張同學是一位“玻璃人”,因為雙腿先天萎縮行動不能自理,需要媽媽每天背她來上學。在校期間,鄧老師就成了她的第二個媽媽。鄧夢冰老師幫助了很多需要幫助的學生,她的真誠、無私與愛心贏得了所有學生的喜愛、尊重與信任。
二、苦心孤詣,撐起留守孩子的一片藍天
寶口鎮(zhèn)的大多家長為了生計外出打工賺錢,學校學生過半是留守孩子,多年來鄧老師總是像慈母般細心呵護著這些孩子們。
留守孩子以隔代監(jiān)護為主,有的寄養(yǎng)在親戚家,特殊的生長環(huán)境讓他們的心理不夠健全,沒有父母愛的呵護,他們變得敏感、自卑、膽小、懦弱。另外,留守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而行為失范,脾氣變得暴躁、任性,打架斗毆、抽煙喝酒、辱罵老師和同學甚至長輩等不良行為時有發(fā)生。為了讓這些孩子走進群體得到溫暖,鄧老師在學校常常組織以《感恩/勵志》為主題的團體活動,讓他們明白: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并不是不愛我們,他們是為了我們更好地成長才不得不離家工作;在我們身邊有許多老師、同學的陪伴關(guān)心,我們并不孤單。節(jié)假日,鄧老師騎車走訪那些留守孩子的家,幫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哪家缺了生活用品她幫忙去買;誰家的老阿婆病了,外出的家長沒及時趕回來,她幫助送往醫(yī)院……21年來,她的足跡踏遍了寶口的每一寸土地,把溫暖送進千家萬戶。
她關(guān)心著留守孩子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天冷了,她常叮囑他們穿衣服;學習緊張時,她常打電話催促他們早點休息。內(nèi)宿生中,有同學沒錢買菜,她會給他們交伙食費……愛心無言,溫暖著一顆顆弱小的心靈;苦心孤詣,她用雙手為留守孩子撐起了一片藍天!
三、殫精竭慮,為山區(qū)家長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
2013年5月,惠東縣婦聯(lián)、教育局德育辦聯(lián)合組織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進社區(qū)(村)、學校活動,鄧老師光榮地成為了縣“家教講師團”成員。她深知此項活動的重要性,為增強講座內(nèi)容的針對性,她多次下鄉(xiāng)調(diào)查,收集教育實例,然后有針對性地選擇講座的內(nèi)容。三年來,她先后在高潭、寶口、白盆珠等開展家庭教育講座,講座內(nèi)容有:《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家長》、《成長之痛》等。她的講座內(nèi)容切合山區(qū)實際,針對性強,內(nèi)容豐富;她的講述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講座受到了各鎮(zhèn)婦聯(lián)領(lǐng)導的高度贊揚,不少家長也受益匪淺。
鄧老師用自己的勤奮和努力為山區(qū)家長傳播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她為普及科學育兒知識、傳播兒童優(yōu)育的新理念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她把新型的教育種子播撒到農(nóng)村家長的心田。
四、恪盡職守,教育教學碩果累累
21年來,鄧老師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所帶班級的學風、班風一直排在學校前列,培養(yǎng)了沈岸青、鐘國清等大批優(yōu)秀生。她用心設計每一節(jié)班會,用愛點燃學生的信心,用細心去呵護一顆顆脆弱敏感的心。班級的板報有她為學生精心設計的“心語欄”,每天她都把對學生的鼓勵、期望以短信的方式公布在“心語欄”內(nèi)。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讓學生擁有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學會自信,學會欣賞自己,趕走內(nèi)心的自卑,揚起前進的風帆。她用心為她所愛的學生折疊幸運星,告訴學生每一顆幸運星都代表她對學生熾熱的愛。21年來,她所帶的班級多次獲得校級文明班和操行評分第一名等榮譽稱號。
她潛心教研,大量閱讀教育名家專著,不斷夯實文化底蘊,提升理論素養(yǎng),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這些年來,她曾多次在全縣教學設計比賽中獲獎,2009年12月參加惠東縣初中山區(qū)教師優(yōu)質(zhì)課比賽,獲得縣一等獎;2010年她主持的《提高語文教師教研能力的方法研究》課題獲惠東縣2010年普教系統(tǒng)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由于教學成績突出,2013年1月她被惠東縣教育局聘請為初中語文科中心教研組成員。每年期末統(tǒng)測,她任教年級的語文科成績在全縣同類學校都位居前列;在指導學生參加縣級學科競賽,她的學生多次獲得縣一等獎。
2001年,鄧夢冰老師擔任寶口中學團支部書記。她認真履行職責,積極主動完成鎮(zhèn)團委和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培養(yǎng)了不少優(yōu)秀的團干部和團員,充分發(fā)揮了團員在思想上和學習上的表率作用。為了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她組織全校團員以班為單位出校級墻報,指導他們設計刊頭,安排版面,撰寫文章,大大豐富了校園文化,增強了團員的集體榮譽感、主人翁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活動能力。此外,她還積極配合學校工作開辦了許多專欄,如“法制專欄”、“禁毒知識專欄”等,起到了積極的宣傳效果,在全校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為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鄧老師創(chuàng)辦了《小荷團刊》,向全校團員征稿,同學們踴躍響應,紛紛投稿,她負責選稿修稿,設計裝訂等工作,為此她付出了許多心血和汗水。寶口中學團支部在2002-2003連續(xù)兩年被評為惠東縣優(yōu)秀團支部,她也因此連續(xù)兩年被授予惠東縣“優(yōu)秀團干部”的光榮稱號。
2007年,鄧夢冰老師任寶口中學教導處主任,接任后,她用自己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團結(jié)帶領(lǐng)廣大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教研工作,寶口中學的教學成績逐年穩(wěn)步提高,2012年中考寶口中學體育科成績位列全縣第一,文化科居全縣第五,這一成績的取得在師資和生源都很薄弱的山區(qū)學校是史無前例的。
由于業(yè)績突出,鄧夢冰老師2014年被評為“惠州市師德楷模”;2015年獲“惠州市金牌工人”、第二季度“惠州好人”“廣東省師德標兵”等光榮稱號;2016年被評為惠東縣第四屆“感動惠東人物”;2018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獲獲全國模范教師光榮稱號;2020年獲評惠州市第二屆“道德模范”稱號;2020年獲評第三季度“廣東好人”等58個獎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二十多年來,鄧夢冰老師辛勤地耕耘在教育戰(zhàn)線上,她用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用熾熱的愛去點燃這份“紅燭”事業(yè),把畢生的精力和滿腔的熱血都奉獻給了山區(qū)的孩子。
三尺講臺因堅守而動容,青春因奉獻而精彩!
來源:廣東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