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4-26 11:3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1年04月25日 18:31 | 查看:1343次
“你說你是殘疾人,你說你生活困難,但你出去看一看,還有比你生活更困難的,能幫別人一點就幫別人一點?!边@是59歲的一級肢體殘疾人白朝平大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出村進城后,他在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qū)高水南街路邊擺攤,以修鞋、補鍋、換拉鏈為生,日子過得很是貧苦,但卻連續(xù)捐款18年,以自己之力幫助別人。
白朝平查看需要修補的鍋。楊勇 攝
身殘志堅 擺攤謀生
白朝平是一級肢體殘疾人,佝僂著背,雙腿無法伸直。彎曲的身體讓他看起來只有一米二三左右的身高?!拔?guī)讉€月大的時候,哥哥姐姐帶著我玩耍,不慎摔了一跤,當時哥哥姐姐沒有跟父母說,也就沒有引起重視。”白朝平說,當父母發(fā)現自己身體有異樣的時候,才把自己送到大隊上的赤腳醫(yī)生處看病,但因為當時醫(yī)療技術不發(fā)達,醫(yī)生誤診為營養(yǎng)不良就錯過了治療時期,導致自己身體落下了殘疾?!艾F在走路需要依靠拐杖,走起路來也是一瘸一拐的?!?/p>
白朝平準備給顧客配鑰匙。楊勇 攝
白朝平1962年出生在綿陽市三臺縣中太鎮(zhèn)寶合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只讀完小學四年級便輟學在大隊里工作。“當時在大隊上編竹篾,做背篼、簸箕這些?!边@份工作一直干到了30多歲。
后來,他聽說同村的人在城里打工賺了不少錢,便跟著村里人一起進城來到了綿陽市涪城區(qū)。剛到綿陽的白朝平人生地不熟,也沒有錢租房子,便和村里人同擠一間狹小的房間,跟他們一起吃住。
“沒過多久,我就找了份摩托車載客的工作,大概做了一年的時間,因為城里陸續(xù)出了好幾起摩托車事故,政府開始禁止,我就沒做了?!卑壮娇紤]到總是在外面跑,既不安全又不穩(wěn)定,便拿著之前賺的錢租了一間門面,開始修鞋、換鎖、換拉鏈、配鑰匙、修高壓鍋等,這份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現在。
白朝平正在補鍋。楊勇 攝
“以前有門面,后來房租漲價,租不起了,現在就是在路邊擺攤,換拉鏈、配鑰匙、修電飯煲、修鞋補鞋等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一部分放在地上,一部分放在電動三輪車上。”白朝平說,遇到下雨天,他就在別人門面的屋檐下躲一會兒,等天放晴了再出來擺攤。
做工精細 客源不斷
“白師,我的鞋子補好沒有?”
“我家有個插座接觸不良,我拿來給你看下!”
“今天有空嗎,幫我配個鑰匙!”……
正在專心修鞋的白朝平。楊勇 攝
在短短一個小時的采訪時間里,有9個顧客前來找白朝平修鞋、換拉鏈、配鑰匙、修電飯煲等。
“我跟白大爺認識10多年了,他雖然行動不便,但經常會幫我們一些小忙,平時有需要修鞋、換拉鏈、開鎖換鎖的,我都直接來找白大爺,不找其他人。”家住白朝平攤位附近的顧客王大爺說,他的眼鏡框架壞了,今天來找白朝平修補。像這樣的小物件,白朝平從來不肯收錢。
“白師傅,有空嗎?幫我修下鞋子,脫膠了!”當記者正在跟白朝平交談的時候,又有一位顧客李大爺上門了。白朝平接過李大爺手上的布口袋,取出鞋子看了看,拿起放在一旁的抹布把鞋擦拭干凈,開始加膠水、上線……
顧客向白朝平展示出需要修補的鞋底。楊勇 攝
“我就想讓白師傅給我的鞋子上點膠水,結果他還上了線!”顧客李大爺說,白朝平手藝好,做工精細,價格也公正,而且他為人真誠、誠信,大家都愿意跟他打交道。
白朝平補好后把鞋裝進布口袋,遞還給李大爺?!鞍讕煾?,多少錢?”“一元錢?!薄耙辉X哪里夠,太少了!”顧客李大爺硬塞給白朝平兩元錢,但白朝平也只要了一元,把多余的一元錢退了回去。
深受感動 捐款18年
“每天有幾十百把塊錢的收入,一個月就是兩三千塊錢左右。”根據白朝平的講述,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以每個月3000塊錢的收入計算,白朝平一年的收入是36000元,除去20000余元的住房房租費,他每年能留下10000元左右。在這有限的10000元里面,白朝平除了日常開銷,把剩余的錢全部用來捐款。
白朝平正在給鞋穿線。楊勇 攝
白朝平大爺說,2003年“非典”的時候,全國病情都比較嚴重,但是醫(yī)護人員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他?!罢l不怕死?大家都怕死!但是那些醫(yī)生護士他們就敢沖在前面,他們就敢去最危險的地方,當時就是被這種精神打動了,所以我也決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夠幫別人一點就幫別人一點?!卑壮秸f,當年“非典”的時候,綿陽市紅十字會組織了捐款活動,他捐了30多元,都是平時積攢下來的零錢,有一角的、五角的、一元的,他整整齊齊地碼成一疊,全部捐了出去。
“‘非典’那年捐款是23號,那也是我第一次捐款,為了記住這個日子,每次捐款我都是選在23號,”白朝平說,“我也不知道哪些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所以我就把錢給了紅十字會,由紅十字會的人來尋找需要幫助的人,再把我的錢給他們。所以這么多年我也不知道我的錢,到底給了誰,幫助了哪些人?!?/p>
小小的攤位前總是圍滿了顧客。楊勇 攝
白朝平每次捐款的金額都不一樣,他也從來沒有算過這18年來一共捐了多少錢。“其實自己也沒有多少錢,就是把平時擺攤收到的一角、五角、一元這樣的零錢積攢下來,有多少就捐多少,多的時候會捐100多元,而且自己也是固定每兩個月就去綿陽市紅十字會捐款?!卑壮秸f,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自己捐得要比平時多一些,每次捐款都是捐的500元?!耙咔槠陂g,好多人都失去了工作,沒有收入,需要幫助的人更多了,趁自己還有點能力,就多捐了一些?!?/p>
熱心公益 資助學生
兩三年前,了解到白朝平的捐款善舉,其他熱心公益的志愿者在征得他同意后,將他拉入了志愿者微信群。通過微信群,白朝平知曉了一些貧困地區(qū)的孩子讀書有困難。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通過咨詢學校老師,白朝平得知一個孩子一學期的學雜費和生活費是2400元,他就和其他志愿者組成了一個團隊,團隊一共10個人,每個人出240元,湊齊2400元,幫助一個學生交一學期的學雜費和生活費。
白朝平與前來修鞋的顧客聊天。楊勇 攝
“去年因為疫情,很多人都失業(yè)了,一些志愿者也拿不出240元錢,我們就擴大志愿者團隊的數量,由以前的10個人擴展到20個人或者30個人,我們每一個人少給一點,但是要保證能夠湊齊2400元錢,能夠幫助一個學生完成一學期的學業(yè)。”白朝平介紹,目前他們一共資助了6個貧困學生,有兩個學生今年讀初三馬上要中考了,還有4個學生正在讀小學和初中。
對于資助的這幾個貧困學生,白朝平沒有告訴他們自己是誰,學生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學費具體是由誰給的,只知道有好心人在資助自己讀書。白朝平大爺和他所在的志愿者團隊只是在背后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幫助這些貧困學生讀書,直到他們全部初中畢業(yè)。
“我們做的都是小事,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回報,只是趁自己還能賺點錢,能幫別人一點就幫別人一點。”白朝平大爺坦言,以后遇到有需要的人,他還是會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地傾力幫助。
作者:楊勇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