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3-26 21:11 | 來源:觀察者網 2021-03-23 23:08:51 | 查看:1059次
幾天前,在冰天雪地的安克雷奇,一場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點燃了網民們的討論熱情,討論內容更是從與會高官延伸至雙方翻譯。會后,披著一頭紫發(fā)的美方譯員不僅遭到本國媒體的批評,其翻譯能力也備受外界質疑。
美方譯員的真實身份也逐漸“浮出水面”:她叫鐘嵐(Lam Chung-Pollpeter),畢業(yè)于號稱翻譯界“哈佛大學”的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被認為是三位美國頂級中文翻譯官中水平最高的。
資料顯示,她于2017年成為美國國務院正式員工,還是特朗普執(zhí)政時期的“總統(tǒng)御用翻譯”,曾多次參與中美領導人會談。對于許多人心中“為何美方翻譯水平如此之糟糕”的疑問,一些業(yè)內權威人士也作了分析:其實水平并不差,但發(fā)揮是真失常。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視頻錄像查證,該紫發(fā)女士為美方代表團的翻譯人員
科班出身
此次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全球矚目,可美方不僅態(tài)度傲慢,外交禮儀缺失,在翻譯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拉了胯”。一些網民甚至懷疑,難道美方臨時拉來了一個會中文的人來當譯員?
據鳳凰衛(wèi)視駐美記者王冰汝披露,這名美方譯員名叫Lam Chung-Pollpeter,中文名叫鐘嵐,畢業(yè)于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
3月19日,該校在官方臉書賬號上發(fā)文,同樣也介紹了校友鐘嵐作為譯員參與了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也讓她的姓名和身份等信息進一步得到了證實。
圖自臉書
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尤其以口筆譯教學聞名世界,是世界三大頂級翻譯學院之一,坊間有翻譯界“哈佛大學”的稱號。畢業(yè)于此的鐘嵐,還于2008年加入了國際會議口譯員協(xié)會(AIIC)。
AIIC是會議口譯這一專門職業(yè)唯一的全球性專業(yè)協(xié)會,采用會員制,分為預備會員和正式會員,分別需要至少100天和150天的工作經驗,同時需要至少兩名或三名正式會員的推薦。AIIC網站上的會員資料也顯示,鐘嵐是來自美國華盛頓特區(qū)的專業(yè)口譯人員,并非所謂的“臨時工”。
圖自AIIC
在其母校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的臉書上,多次提到校友鐘嵐參與重要場合活動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臉書中提到,2019年2月22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時,鐘嵐便是在現場為特朗普提供口譯服務的譯員。
圖自臉書
成為正式工后,她多次為特朗普翻譯
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國務院語言服務辦公室(Office of Language Services)負責為國務院、白宮以及其他聯(lián)邦機構提供外語口譯(口語)和筆譯(書面)服務,其中的口譯員和翻譯人員會給美國總統(tǒng)、第一夫人、副總統(tǒng)、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和其他內閣官員提供翻譯。
美國國務院語言服務辦公室介紹稱,該辦公室直接雇用的外交/會議口譯員(口語)僅有16人,對應10門外語;直接雇用的外交筆譯員(書面)為19人,對應15門不同語言。也就是說,真正分配到對應中文的口譯員,正式員工更少,其余多數工作是外包給其他獨立承包商。
美國國務院語言服務辦公室網站介紹
據一個可搜索到美國聯(lián)邦合同信息的網站“GovTribe”顯示,鐘嵐曾于2017年拿到一份美國國務院的聯(lián)邦合同,價值約7萬美元,但也僅此一份。此后,美國國務院嘗試口譯員編制改革,鐘嵐正式“轉正”。
“GovTribe”網站截圖
除了2019年劉鶴與特朗普的那場會談之外,鐘嵐的身影也頻頻出現在特朗普左右,成為其“御用翻譯”。2020年1月,劉鶴與特朗普再次見面時,給特朗普充當翻譯的也是鐘嵐,當時她已染了一頭灰紫發(fā),那時還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此外,近年來,鐘嵐也多次出現在中美領導人會談等重要場合。2017年11月,鐘嵐作為時任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隨身翻譯,出現在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中美領導人會晤現場。
業(yè)內專家分析:她為何發(fā)揮失常?
許多中國網友開玩笑稱,原來那名紫發(fā)女士之前都給特朗普翻譯,聽慣了簡單的英語詞匯和語法,難怪這回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翻譯顯得如此吃力。
作為美方的專業(yè)譯員,為何此次會談中的翻譯表現差強人意?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各種語言人才比比皆是,中英文出色者大有人在,也有大量精通漢語的美國人。選擇鐘嵐,則可能有其他因素。
據鳳凰衛(wèi)視駐美記者王冰汝介紹,在美國國務院工作,尤其是在總統(tǒng)和國務卿身邊工作,需要通過非常嚴格的背景調查。在如今的政治環(huán)境下,很多有中國大陸背景的專業(yè)人員很難通過這些硬指標。
她還從一些翻譯界權威人士以及跟鐘嵐打交道多年的專家處獲悉,鐘嵐其實是三位美國頂級中文翻譯官中,水平最高的一位。從以往的照片資料可知,美國政府還有兩位“王牌”中文翻譯,一位叫Michael Yan,一位叫Jim Brown。
Michael Yan的母語是中文,畢業(yè)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權威人士對他的評價是:中文是母語,輸出很容易理解,但是由于速記有些力不從心,準確度不夠。
Jim Brown則是已退休的前美國國務院首席中文翻譯,個子很高,此前還在中美領導人“瀛臺夜話”中出現。權威人士對他的的評價是:翻譯準確,但由于母語不是中文,輸出的漢語很多時候還是英語語序,有英文背景的人容易理解,但完全沒學過英文的人,可能只能聽懂七八成。
這些專業(yè)人士認為,鐘嵐以往表現不差,但此次確實發(fā)揮失常,并非故意“夾帶私貨”、“火上澆油”。以網絡上對她批評最多的一段話為例:
It helps countries resolve differences peacefully,coordinate multilateral efforts effectively,and participate in global commerce with the assurance that everyone is following the same rules.
布林肯聲稱:
它(基于規(guī)則的國際秩序)有助于各國和平解決分歧,有效地協(xié)調多邊努力,并確保每個人都在遵循相同的規(guī)則的情況下參與全球貿易。
鐘嵐的譯文是:
因為我們要爭取和平,希望能通過多邊的這個辦法,來解決問題,那么我認為,這個世界也是非常同意這樣的一種做法,要捍衛(wèi)我們所從事的,以及現在所有的這些規(guī)則。
翻譯權威人士認為,鐘嵐翻譯的主要問題應該是“commerce”(生意、貿易)這個詞沒有聽到,或是沒有記下來,或是記下來之后再回頭看辨別不出來了,但是global(全球、世界)是記下來了,所以最后的輸出是自己臨時組織的語言“世界同意這樣的做法”。
事實上,像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這樣重大的場合,譯員的前期準備相當重要。從布林肯和沙利文的開場白來看,都是一些針對中國的“老調重彈”,從鐘嵐磕磕絆絆的翻譯表現來看,美方對于此次會談的準備并不充分,新政府仍有待磨合。
網友戲言: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鐘嵐這回被眾人拿出來評論,還有另一大重要原因,那就是她對面坐著的是中方資深譯員張京。網友用一句網絡流行語形容道:“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p>
相較之下,此次中方譯員張京的表現可謂是可圈可點,這位實力和顏值都俱佳的“翻譯女神”再度出圈,圈粉無數,連日來頻登微博熱搜榜,關注度與日俱增。
中方“翻譯女神”張京圈粉無數
在微博平臺上,翻譯界博主@同聲翻譯櫻桃羊 評價,美方和我方譯員對照,差距明顯。在流暢度和語言表達上,美方翻譯的表現確實令人失望,但信息完整性也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她捕捉信息的技巧和完整性并沒有那么差,但是,“那個、這個、那么、嗯、啊”太多,真的很影響聽眾的感受。
“就算信息準確率接近100%,表達方式讓聽眾聽著不舒服,沒法吸引他們好好聽下去?!?/p>
@Interpreterdiary 聽完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的完整視頻后,則記錄下了雙方現場翻譯值得思考揣摩之處。
中方翻譯員譯文中精彩亮點頗多,后半程更是漸入佳境,長達16分鐘的長交傳(即不間斷的聽取3至5分鐘的段落再進行口譯)非常穩(wěn)?。欢婪椒g員則基本無亮點發(fā)揮,顯得相形見絀,只能用“沒誠意”來評價美方。
圖自微博@Interpreterdiary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