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5-28 12:57 | 來源:燕趙都市網(wǎng) 09-07-15 16:58 | 查看:1365次
鄭美芹正在伺候謝延鎖吃飯?!?/FONT>
不是一家人,卻在同一張飯桌上吃了45年的飯。這張飯桌的主人就是邯鄲永年縣杜劉固村村民鄭美芹,“食客”則是與她家沒有一點(diǎn)血緣關(guān)系的鄰居謝延鎖,而將兩家人拴在一起的,是鄭美芹那顆善良的心。
兩家人 一鍋飯
今年87歲的謝延鎖,家住邯鄲市永年縣杜劉固村。謝延鎖幼年喪父,母親左臂殘疾。由于家庭貧困,謝延鎖30多歲才結(jié)婚。不幸的是,結(jié)婚3年后,謝延鎖的妻子病逝了,唯一的兒子也在7歲時因病夭折。接踵而來的打擊使謝延鎖得了重病,臥床不起。
1964年的一天,老母親問謝延鎖想吃啥,謝延鎖呻吟著說:“想吃韭菜餡包子!”老母親行動不便,一時又買不到韭菜,心如刀割,一個人坐在院子里哭。此時,鄰居鄭美芹正巧路過,聽說此事后,立即到5公里之外的縣城買韭菜,然后蒸好包子給謝延鎖送去。一進(jìn)門,只見謝延鎖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而他的老母親艱難地用一只手生火做飯,這一幕令鄭美芹心酸不已。
回到家,想起謝延鎖一家的遭遇,鄭美芹打心眼里感到難過,她和丈夫謝清堂商量,讓謝延鎖母子倆到家里來吃飯。誰知,謝延鎖母子倆一聽百般拒絕,可鄭美芹說:“你胳膊不方便,延鎖叔又病成這樣,鄰居不幫忙誰幫忙,快別客氣了?!弊罱K,兩家人的飯桌合到了一起。
其實(shí)鄭美芹家也不富裕,她和丈夫既要照顧兒女,又要到生產(chǎn)隊干活掙工分,但他們對謝延鎖母子的照料卻是無微不至。漸漸地,謝延鎖身體好起來,便把鄭美芹家自留地的農(nóng)活包了下來。時間長了,有人說鄭美芹家找了個不花錢的“長工”,也有的說謝延鎖母子一年到頭在別人家白吃飯。聽到這些閑言碎語,謝延鎖母子執(zhí)意離開了鄭美芹家。鄭美芹也不強(qiáng)留,每天做好飯直接送到謝延鎖家里,真心又一次打動了謝延鎖母子,后來兩家又吃起了一鍋飯。
好鄰居 勝親人
謝延鎖的母親去世后,鄭美芹一家對謝延鎖的照顧更加細(xì)心周到,兩家人也變成了一家人。謝延鎖至今對13年前的一件事記憶猶新。那是1996年10月的一天,謝延鎖被一輛摩托車撞傷,鄭美芹的兩個兒子得知后將謝延鎖送到縣醫(yī)院搶救。從門診樓到手術(shù)室,從一樓到三樓,兄弟倆輪流背著謝延鎖查傷治病。鄭美芹的二兒子當(dāng)時在外地出差,聽說此事后立即趕回來照顧謝延鎖,其他人也輪流在醫(yī)院端湯喂飯……同屋住院的病友聽說他們不是一家人時,都說謝延鎖“真有福氣!”
光陰荏苒,鄭美芹的三個兒子都結(jié)了婚。三個兒媳婦進(jìn)門后,對公婆和丈夫照顧謝延鎖的善舉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也時常照顧謝延鎖。如今,鄭美芹已經(jīng)68歲了,照顧謝延鎖有些力不從心,兒子和兒媳婦便爭著搶著把謝延鎖往自己家里拉。二兒子謝永良的理由最充分:“我是村黨支部書記,照顧孤寡老人是我應(yīng)該做的事。大哥在縣城上班,離家遠(yuǎn),照顧老人不方便。老三剛結(jié)婚,照顧老人沒經(jīng)驗(yàn)。咱們別爭了,延鎖爺就由我照顧吧?!庇谑?,謝永良便承擔(dān)起照顧謝延鎖的重任。
現(xiàn)在謝延鎖身體硬朗,鄭美芹家的第三代人經(jīng)常圍著謝延鎖轉(zhuǎn),“老爺爺”的親切叫聲,讓無兒無女的謝延鎖享受到了天倫之樂。他逢人便夸自己的命好,碰見了這么好的鄰居。村里的鄉(xiāng)親們一提起這事,也都豎起大拇指說:“就是自己的親人也未必做得這么好,鄭美芹一家人對謝老漢真是沒得說?!保ú陶伎?文圖)
(責(zé)任編輯:盧亞飛)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