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6-04 15:17 | 來源:遼沈晚報 2020年06月04日 05版 | 查看:12140次
楊玉梅和97歲的婆婆在一起。 彩云社區(qū)供圖
如今97歲了,蘆盛蓉老人仍然能說能笑能吃能喝,每天還要寫一段回憶錄。她說,我身體不好卻能活到現(xiàn)在,是因為有個好兒媳!
老人口中的兒媳名叫楊玉梅,如今也71歲了。從20幾歲結(jié)婚就開始照顧身體不好的婆婆,還要操持家務(wù),50多年無怨無悔。不僅如此,退休后楊玉梅還熱心公益,每天堅持社區(qū)巡邏,熱心服務(wù)居民。
97歲的蘆盛蓉看上去一點也沒有得過大病的樣子,可楊玉梅說,1958年婆婆才35歲的時候就因肺炎惡化發(fā)展成膿胸,不得不手術(shù),又帶了半年多的引流瓶。
到了楊玉梅嫁過來前后,46歲的蘆盛蓉身體又出了毛病,晚上睡不好覺,白天干不動活,還檢查不出毛病,就得天天吃救心丸才好受點,這種癥狀持續(xù)到60多歲才好。
婆婆身體不好,家務(wù)事就都落到了楊玉梅肩上,可是她從沒抱怨,不僅把家里打理好,還悉心照顧婆婆。蘆盛蓉逢人就說:我這個媳婦啊就像我的親生女兒一樣??!
1998年,蘆盛蓉被診斷患了結(jié)腸癌,楊玉梅耐心勸說,講笑話逗婆婆開心,又發(fā)動親朋好友、街坊鄰居跟婆婆談心,讓老人又樹立了生活的信心。
老人住院手術(shù)的30多天里,楊玉梅和丈夫輪流照顧,喂藥、喂水、喂飯,梳頭、洗臉、洗腳,端倒便盆、擦洗身子……
出院后,老人身體虛弱,楊玉梅給老人買來老母雞燉湯喝。在楊玉梅的精心侍候下,婆婆的病痊愈了,連醫(yī)生都說這是個奇跡。
隨著年齡增長,楊玉梅也患上了腎結(jié)石、高血壓等疾病,可她仍堅持每天親手照顧老人。老人年紀大了,有些耳聾,說話也不清楚,別人都聽不明白,但楊玉梅只要婆婆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知道她要什么。
婆婆牙口不好,楊玉梅就買來豆?jié){機,每天早上把黑米、大米、百合、蓮子等10多樣食品放在一起制成米糊,既有營養(yǎng),又方便老人喝。
一年四季,楊玉梅總是讓婆婆吃得開開心心、穿得干干凈凈、過得順順心心。
雖然每天照顧婆婆已經(jīng)不容易,可作為一名入黨幾十年的老黨員,楊玉梅仍加入了社區(qū)的志愿者隊伍,熱心為居民服務(wù)。
楊玉梅一家住在本溪市溪湖區(qū)彩云社區(qū),由于沒有車棚,居民的自行車都停在樓道或樓前樓后,楊玉梅堅持每天和志愿者一起治安巡邏,發(fā)現(xiàn)有的鄰居自行車忘鎖了,就在樓下喊他們及時鎖上,有時鄰居忘了拿車簍中的東西,她就給送上門去。
作為樓棟支部書記,楊玉梅還是鄰里之間的調(diào)解員,鄰里之間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找她幫忙。
有一次,另一個單元樓上、樓下因為跑水發(fā)生糾紛,楊玉梅聽到爭吵后馬上到現(xiàn)場,指揮居民先把被淹的被褥拿到外面晾曬,再進行調(diào)解。在她的勸說下,兩家和好了,鄰里間關(guān)系更融洽了。李欣 遼沈晚報特派本溪主任記者 金松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