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7-08 04:35 | 來源:搜狐網(wǎng) 2006年08月28日07:49 | 查看:17720次
昨日,受助的學生代表在本報大樓前與社會愛心人士代表合影,留住難忘瞬間。
受助的寒門學子宣誓加入長沙晚報愛心志愿團。
昨日的愛心見面會上,受助的部分學生代表手捧愛心聯(lián)絡卡,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寒門學子、獨臂女孩張帆(右)今年以高分考入了中國美術學院,受到資助的她在愛心見面會現(xiàn)場,素描了副市長張湘濤(左)的畫像,并將畫像贈予張湘濤。
本報訊“我要把這3000元愛心款讓給更困難的人,作為加入長沙晚報愛心志愿團的第一次貢獻……”來自寧鄉(xiāng)的寒門學子張大川樸實的話語,感動了每一位參加愛心見面會的人士。為了延續(xù)慈善助學中感人至深的濃濃愛心,吸引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加入到慈善事業(yè)中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昨日,“長沙晚報愛心志愿團”成立,3年來在慈善助學行活動中受助的200余名寒門學子成為首批團員,這份源于長沙的愛心,將傳播至他們就讀大學的全國18個省、直轄市。
家住棚戶區(qū)的長沙縣男孩康浩考上了北京郵電大學但學費沒有著落,在好心人的資助下終于可以如期入學。“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樂意盡我微薄之力為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边@個靦腆的男孩表示加入了愛心志愿團后增添了一份自信?!胺瞰I愛心不分貧賤!”寒門學子嚴德理解為,即使是為小朋友讓個座、扶老人過馬路之類的小事,也飽含他一份飲水思源的感恩之心。學子們紛紛表示,今日的受助給予他們最大收獲就是學會了如何回報社會,長沙晚報愛心志愿團就會是他們成長的一個最佳平臺。
昨日,長沙市民政局局長賀國謙,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長沙晚報報業(yè)集團黨委書記、社長張可夫莊嚴的向愛心志愿團授團旗,表示鼓勵。參加愛心見面會的24名寒門學子作為首批團員代表在本報愛心記者匡春林的帶領下,許下鄭重的誓言:要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的關愛!胡培整理好衣領、劉希挺直了腰桿、彭紅宇聲音高昂……貧困學子們都把這短短一分鐘的宣誓看成人生重要的里程碑,紛紛表示愛心志愿者將是他們今后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角色。“宣誓的那一刻我的心受到強烈震撼!”黃娜呈激動地說,她永遠都忘不了這些好心人的幫助,也希望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據(jù)了解,“長沙晚報愛心志愿團”將立足于長沙,進一步豐富慈善助學活動,將擴大慈善活動的覆蓋面,由長沙地區(qū)擴散至全國各地,由慈善助學豐富至慈善幫困,使其成為一種長效組織。同時也為捐者和受者搭建一個面對面的平臺。只要你愿意無償為他人服務,愿意傳播愛心,愿意奉獻社會,不限年齡、不限職業(yè),你都可以加入!
“長沙晚報愛心志愿團”誓詞:我志愿加入長沙晚報愛心志愿團。不論身在何處,不論走向何方,不論從事何種職業(yè),我將常懷感恩之心,隨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奉獻祖國,展示愛心參與慈善,回報社會。
愛心志愿者報名方式:登錄星辰在線網(wǎng)站(http://www.csonline.com.cn)“愛心志愿團”專欄;發(fā)送郵件至郵箱;撥打本報熱線2205000。以上三種方式都可以報名。
愛心回報
獨臂女孩作畫感恩
張帆一生下來就比別人不幸:她的左臂天生殘疾(缺少左前臂從肘關節(jié)以下的部分)。但身體殘疾、家境貧寒都未能阻止她對夢想的追求。張帆從小酷愛畫畫,得過大大小小許多獎勵,今年她更是以優(yōu)異的成績成為中國美術學院的一名新生。
得知本報要舉行愛心見面會,今年獲得8000元資助的張帆立刻決定,要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心中的感激。一大早,張帆就帶著畫板、鉛筆趕到本報,悄悄地告訴記者,她想當場為出席愛心見面會的張湘濤副市長作一幅畫!會場上,只見張帆的畫筆刷刷揮舞,短短20分鐘,一幅惟妙惟肖的人物畫像就已躍然紙上。當張帆把畫像送到張湘濤手里時,在場人士一致用最熱烈的掌聲對她的畫技和精神表示贊許。張湘濤更是對張帆豎起了大拇指,表示自己被這個堅強的孩子深深感動了。
隨后,張帆還向本報贈送了她的兩幅書法作品,以表達心中的謝意。“學了七、八年畫,今天得到大家的肯定,我太高興了!我還要在藝術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爭取早日為大家獻上更好的作品!”談及送畫時的感受,張帆樂呵呵地說:“有點緊張,有點激動!”
愛心傳遞
匯款單附上祝福語
“非常支持你有從政的理想?!弊蛉?,一張來自長沙市的匯款單寄到了長沙縣黃花鎮(zhèn)魚塘村楊家山組的寒門學子曹靜家中,這張100元的匯款單上沒留電話,只在附言里留了這一句感人的附言。
匯款單寄自長沙市觀沙嶺長沙錦綸廠退休辦,匯款人為張澤洪,日期顯示匯款單寄出日期為8月19日。對曹靜來說,收到這樣的愛心匯款單是“平生第一次”。事實上,當曹靜的爺爺從村上的郵件收發(fā)點翻到這張寄給孫女的匯款單時,同樣嚇了一跳,連忙趕了近5公里路將匯款單送到曹靜手中。
“我要感謝張爺爺,感謝所有像張爺爺這樣有愛心的人?!辈莒o告訴記者,自從7月5日晚報以《“快腳板”女孩將來想從政》為題報道了她的故事后,愛心就如潮水般涌向了她。
令曹靜印象深刻的是,7月中旬,鄰居告訴曹靜,有人打來電話,想要捐錢給她。曹靜一家以為只是鄰居開玩笑,并沒放在心上。沒想到,第二天10時左右,正當曹靜一家人在田里忙碌時,一對中年夫婦風塵仆仆來到了她家,一見到曹靜,這對夫婦露出了笑容:“終于找到你了。”原來,他們是受住在長沙市伍家?guī)X的姐姐李女士委托,特意給曹靜送來200元愛心款。曹靜無意中了解到,贈送愛心款給自己的李女士自己家境也不寬裕,只是一名普通的保姆,但看到曹靜的故事后,深受感動的李女士馬上聯(lián)系了住在長沙縣黃花鎮(zhèn)的妹妹,四處打聽終于找到了曹靜的家。
像張澤洪、李女士一樣,同村一位村民也主動將曹靜接到家中,請她為自己才上1年級孩子做家教。15天的家教一結(jié)束,這位村民就塞給曹靜450元,并勉勵她今后好好學習。
再過幾天,曹靜就將邁進武漢大學校門,回憶起這1個多月來發(fā)生的事,她感慨不已:“自從考上大學后,在和張爺爺、李女士這些愛心人士的接觸中,我經(jīng)歷了人生的許多第一次,第一次收到匯款單,第一次‘打工’,他們的愛心傳遞給了我,也感動了我?!彼硎?,今后一定要像這些愛心人士一樣,將自己的愛帶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請把我的助學金讓給別人”
“請把我的助學金轉(zhuǎn)給更需要幫助的寒門學子!”昨日8時許,離本報慈善助學愛心見面會開始還有1個小時,寧鄉(xiāng)縣道林鎮(zhèn)的寒門學子張大川和媽媽提早來到本報,表達了這一“特殊”要求。
張大川的家位于寧鄉(xiāng)縣一個小山村,其父母均為普通農(nóng)民,家境貧寒。8月16日,開學在即的張大川因無法籌集到學費給本報寫來了求助信。隨后,本報為其籌措了3000元的助學金。
前日,當張大川得知資助人楊永紅先生親自將6萬元錢送到報社資助寒門學子,卻不愿意透露個人身份后,張大川深受感動。在和媽媽商量后,他決定將3000元助學金轉(zhuǎn)交給其他寒門學子。昨日,出現(xiàn)在記者面前的張大川真誠表述了想把助學金讓給他人的想法,陪著兒子一起來的張媽媽也一再表示:“楊先生掙錢也不容易,我們做父母的應該自己努力勞動,為孩子們賺學費,否則受之有愧。”
愛心回放
他們,用心點亮學子希望
靦腆可敬的楊永紅
事跡:個人一次性捐贈6萬元,幫助15名寒門學子圓夢大學。他趕到本報捐款后以“不會說話”為由迅速離開,令人欽佩。
神秘親和的肖先生
事跡:身為某公司老板的肖先生默默地捐贈了4名寒門學子四年的學費,并囑托他們對資助金額保密。難得的是,他鼓勵每一位學生認真學習,早日成才。
遠自上海的翁吉義
事跡:上海的翁吉義先生特別托本報為其選擇一名寒門學子,予以4年學費資助。
持續(xù)助學的湖南創(chuàng)遠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事跡:連續(xù)3年資助48名寒門學子,助學金額累計達38萬余元
廣泛參與助學的大全聯(lián)機電市場
事跡:市場92戶經(jīng)營戶參與了現(xiàn)場愛心募捐活動,半小時籌集助學金6萬余元
2005年,本報籌集社會愛心款20余萬元,幫助40余名寒門學子步入大學殿堂;
2006年,本報籌集社會愛心款513200元,幫助104名寒門學子步入大學殿堂。
愛心感言
未來在你們自己手中
“人一定要快樂地生活,不要背上思想包袱,你們今后的人生同樣會精彩紛呈!”昨日,愛心見面會上,牛耳教育機構(gòu)總經(jīng)理趙靜芳鼓勵寒門學子走進大學后要學好知識、學會做人。
趙靜芳表示,有理想的人才能過得充實,大學生更是應該樹立起堅定的人生理想,并為此努力奮斗。雖然家境貧寒,但是父母給了生命和成長的機會,所以每一位貧困學生都不應該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敖裉焓俏覀?yōu)槟銈兊某砷L奉獻愛心,希望明天就能看到你們學有所成,建設家鄉(xiāng)的動人場景!”趙靜芳祝福所有受到資助的學生都能早日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
家境并不寬裕的洪女士昨天一大早就趕到見面會現(xiàn)場,把一疊血汗錢送到熊浩手里。她用自己辛苦創(chuàng)業(yè)的經(jīng)歷鼓勵熊浩:“人不能決定出生,但能夠改變命運,希望你自強不息,用真本事為自己和父母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市民吳麗群也是愛心人士之一,她看到有關嚴德的報道后,被這個懂事的孩子深深感動,當?shù)弥獓赖碌?200元學費還沒著落時,她立刻帶著錢來到本報。“一定要讓孩子們有書讀!”吳麗群說,看著這些優(yōu)秀的孩子能在夢想的道路走得更遠,是她最大的心愿。
淚· 愛
——謹以此獻給熱心助學的愛心使者
一滴淚水 悄悄徘徊
在母親那皺紋密布的眼眶
一聲唉嘆 隱隱滑出
從父親那少言寡語的嘴唇
寒門學子的眼神中
無奈與渴望交織
一筆學費
竟是如此殘酷
將一家人的心緊緊揪住
從此 沉默
黯然長駐
嘀鈴鈴——
晚報的電話鈴聲驟起
驅(qū)走了不和諧的靜寂
“有我?guī)兔Α薄皠e怕”“莫急”
一句深情的問候
余音猶在
兩行感動的淚水
早已交融
化作人間真愛
浸潤著每個人的心
喂 快拭去傷心淚
瞧 困難全都聞愛而逃
(作者系本報今年受助學子)
本版除署名外均由匡春林 胡立瀅 鄭琛琛 謝洪波 彭博撰文
本版攝影/賀文兵
(責任編輯:孫賓)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