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29 10:48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6-12-27 | 查看:2262次
人物故事:
在白河縣,有這樣一個人,40多年來,不離不棄照顧精神失常和重病致癱的弟弟,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感動了很多人。他叫周祥勝,今年64歲,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熟悉的人都叫他老周,凡是認識老周和聽到他事跡的人,無不感受到來自心靈的巨大震撼。
老周的弟弟叫周祥華,比自己僅小3歲,如今是一位臥床不起的截癱病人。弟弟20多歲時,就精神異常,沒有成家,弟弟因精神疾病,常常把家里鬧得不得安寧,可老周仍然不離不棄地照顧了弟弟近40年。
2009年,弟弟突患中風住院,老周每天24小時在醫(yī)院守護,照顧弟弟輸液,喂水喂飯、擦身按摩、倒屎倒尿。旁人無不感嘆老周為弟弟所做的一切。然而禍不單行,2011年弟弟再次中風,后遺癥很嚴重,半邊身子都不能動。老周又在醫(yī)院每日24小時陪護了近1個月,弟弟出院后,已經(jīng)62歲的老周又肩負起照顧弟弟吃喝拉撒、生活起居及康復鍛煉的重任。每天清晨和傍晚,在環(huán)縣路上,老周攙扶著弟弟,弟弟拄著棍子顫顫巍巍、蹣跚學步的一幕令無數(shù)沿街散步,或熟識或陌生的人動容,他們對這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心生敬意,佩服老人的德行、勇氣和毅力。老周說,他希望弟弟可以重新站起來,哪怕自己再累,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愿意。在老周的辛勤付出與耐心開導下,弟弟變得堅強,甚至能慢慢走穩(wěn)了。
可誰也想不到命運竟如此捉弄人,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面!距弟弟二次中風僅4個月,弟弟又不慎跌倒造成腰椎骨折。當晚老周四處想辦法籌措資金,連夜將弟弟送往外省醫(yī)院救治,為了弟弟的手術(shù),短短幾個月就花費了十幾萬的醫(yī)療費,對于老周這樣省吃儉用了大半輩子的人來說,這無異于天文數(shù)字,但老周認為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把弟弟治好??傻艿芤騻凹顾?,盡管實施了內(nèi)固定手術(shù),仍然導致截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面對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老周咬緊牙關(guān)堅強地挺立起來,他不顧自己本身有高血壓和因多年勞作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和高空作業(yè)腰部摔傷后遺癥,堅決不讓雇保姆,全方位地扛起伺候弟弟的重擔。他知道像弟弟這樣的癱瘓病人,每天要喂飯喂藥、擦洗身體、收拾大便、膀胱沖洗,并且需要定期換導尿管,雇來的保姆很難不厭其煩地做到這些。為了不讓弟弟受罪,老周專門為他買了充氣墊和護理床,每天天一亮,老周就開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為弟弟洗臉、洗手、刷牙、擦洗身體、喂牛奶、喂早點、喂藥、膀胱沖洗、喂飯、倒屎倒尿……這些繁瑣的護理步驟他每天都認真地做著。更為辛苦的是,弟弟大小便失禁,有時一天要收拾十多次,這讓本身就有腰椎間盤突出的他,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如今,走進老周弟弟的臥室,這里儼然就是一個小小的護理部,棉簽、碘伏、NaCl注射液、注射器、輸液器、導尿包、藥品等琳瑯滿目。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擔任“醫(yī)生”和“護士”角色的竟是這位頭發(fā)花白年過花甲的老人。因弟弟每天要進行膀胱沖洗,每兩周需要更換一次留置導尿管,為了解決弟弟臥床不起無法到醫(yī)院的現(xiàn)實問題,老周專門在醫(yī)院學習了如何進行膀胱沖洗和換留置導尿裝置。兩年來,他每天不間斷地為弟弟進行膀胱沖洗,定時換導尿裝置,滴完的鹽水瓶都有好幾麻袋了。老周為弟弟做的這一切平常人很難想象,為了加強弟弟的營養(yǎng),他專門為弟弟搭配奶粉和蛋白質(zhì)粉,還買來了電動剃頭刀,親自為弟弟理發(fā),兩年來,臥床不起的弟弟身上沒有一處褥瘡,這一切的背后,都凝聚了老周一點一滴的艱辛付出。
四十余年如一日不離不棄愛的堅守,讓老周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額角的皺紋、頭頂?shù)陌装l(fā)和累得有些彎曲的脊背寫滿了人生的滄桑,但老周仍坦然而淡定地接受這一切,他用堅持和執(zhí)著,抒寫了人間最美的真情,2013年9月,他被授予第三屆安康市道德模范。
來源:陜西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