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26 19:38 | 來源:人民日報 2018-06-21 06版 | 查看:4391次
本報記者 沈文敏
編者的話
日前,2017年度全國質(zhì)量獎個人獎頒獎典禮舉行,10位一線職工榮獲“中國質(zhì)量工匠”稱號。從航天器技師,到精密儀器技工;從紙幣雕刻匠人,到汽車節(jié)能技術能手……10位獲獎者個個身懷絕技。本欄目選取了幾位工匠,以展示他們的精湛技藝和情懷。
【絕活看點】
王偉,從事ARJ21新支線飛機和C919大型客機鈑金等零件生產(chǎn)。將蒙皮的測量精確度提高近64%,遠超國際主流工藝標準。
在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鈑金車間,每天一大早就傳出“乒乒乓乓”的敲擊聲……一位師傅屏氣凝神,手拿錘子,在蒙皮上有節(jié)奏地敲擊著。一塊普通的金屬板,在他的手中,可以變成一個精美的碗,如同機器沖壓而成。如此簡單而又用心的敲擊動作,讓他敲出了大飛機機身的精美弧線。
他就是上飛公司鈑金制造車間鈑金七組班組長王偉(見上圖,沈貴林攝),從事ARJ21新支線飛機和C919大型客機鈑金零件制造及波音787系列、空客A320貨艙門及民品項目鈑金零件的生產(chǎn),獲得2012年度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還曾榮獲“中國商飛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2017年全國質(zhì)量獎個人獎首批“中國質(zhì)量工匠”等榮譽稱號。
“機身上的蒙皮仿佛是飛機的皮膚,出現(xiàn)絲毫誤差都會影響飛行安全。在現(xiàn)代工藝手段下,機身蒙皮多曲面的弧線是機械無法精確成形的,只能靠人工校形?!蓖鮽ソ榻B說,過去蒙皮的加工都是采用化銑方法,用硫酸等化學品,去除不同厚度板材腐蝕部位,環(huán)境污染嚴重。
鈑金工的九成功夫都在榔頭上?!扳k金的技巧在于對金屬成形的控制,手上工具的應用以及力的掌握,靠的是不斷練習。”王偉平靜地說。
這個基本加工技藝,王偉練得很熟。他總結出3個字“穩(wěn)、準、精”,即穩(wěn)扎穩(wěn)打、準確落點、精益求精。針對板材的不同材質(zhì)、厚度,選用木錘、鋁錘或膠木錘,敲擊落點更是講求手勢輕重。
2014年,鈑金制造車間突然接到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一處蒙皮的制造任務。項目時間緊,制造難度高:為長達3米的大尺寸變厚度蒙皮校形,而且該蒙皮為新材料鋁鋰合金材料,其塑性和成形性能相對較低,其加工誤差要求在0.25毫米以內(nèi),相當于四根頭發(fā)絲的直徑。
王偉沒有退縮。為了敲出符合工藝要求的蒙皮,不斷調(diào)適閘刀的高度和輔助墊料的材質(zhì)和厚度。大量試驗之后,王偉及其團隊一起摸索出完美的閘壓成形數(shù)據(jù)??孔灾菩P螇|料和特殊校形木錘,王偉硬是將蒙皮的測量精確度提高了近64%,遠超國際主流工藝標準。
“只有一次機會,校形過頭就救不回來了?!蓖鮽フf,一套蒙皮的價格是數(shù)萬元,敲擊不當就會報廢。由于零件不同厚度區(qū)域多,應力分布不均,手工校形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謹慎下錘。
通過細摳每一錘的力度和著力點,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校形工具,王偉邊校邊量,邊量邊校,謹慎細致地對待每一錘。
兩天后,王偉用塞尺進行檢驗——零件在檢驗夾具上與卡板的間隙是0.09毫米,小于工程允許的0.25毫米公差。王偉敲擊的艙體與工裝之間的縫隙,讓9絲的塞尺都無法通過,他已經(jīng)將公差縮小到了接近標準公差的1/3。
“天道酬勤”“精益求精”這兩個詞,王偉時常掛在嘴邊。這些年來,經(jīng)過王偉及其團隊人工校形的機身蒙皮合格率達100%,沒有一套板材報廢。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