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9-10-20 00:39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09-09-01 | 查看:11294次
魏忠年——一個普通的北方農(nóng)民,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憨厚、老實巴交,然而正是這位沒有一句豪言壯語的莊稼漢,一個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的平頭百姓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
一曲“絕唱”撼人心
1987年7月18日中午,咆哮了3日的瀟河終于疲倦了,河水平靜地從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東趙鄉(xiāng)西窯村村邊的石蛤蟆腳下流過。在熾烈的陽光下,勞動了一上午的村民們正在各自的窯洞里休息,河畔靜極了。就在此時,4個女孩:魏志清、魏變玲、魏愛英、魏麗榮結伴而來,她們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11歲,她們剛剛做過暑假作業(yè),想到河邊嬉戲玩耍,天真的女孩們并不知道渾濁的河水下卻隱藏著危險,手挽著手向下游走去。突然,“撲通”一聲,靜靜的河面上濺起了一串浪花,4個人像被什么拽著似的,一齊滑入水中。原來,由于長年水流沖積,這里已經(jīng)形成一個深水潭,死神正向孩子們逼近,她們在心底呼喊著“救星”。此時魏忠年剛好走出家門,當人們還在午休的時候,他已經(jīng)出家門搜尋活計。他站在家門前習慣性地向河面一瞅,“?。〉粝氯チ恕彼话愕奶^石渠,撲向河邊,一個猛扎,鉆入水中。
一場生與死的搏斗在水中展開,魏忠年吐出口中的污水,先是用力一推,把愛英推到了淺水處。當他亟待轉身時,愛英急促地喊到:“還有志清,還有志清!”魏忠年聽見了,而且聽得真真切切。魏志清是她的女兒,志清她在哪兒?猛然間他看見了一下露出水面志清那圓圓的臉蛋,他似乎聽到了女兒微弱的呼喊,也恨不得一下子撲向沉浮中的女兒。
女兒實在太可愛了,簡直是他的掌上明珠。在學校,志清是個十分用功的好學生,每次考試都在前四名,還是優(yōu)秀班干部;在家里,又是個勤快的好孩子。出事的那天上午,她還和爸爸一起去鉤槐花。她一邊干活一邊唱著兒歌:
“遙望家鄉(xiāng)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可愛的小燕子,可回了家門。
女兒有個小小心愿小小心愿——”
唱到這里,她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吞吞吐吐地說:“爹,俺知道家里錢緊,可……俺想穿件花裙裙?!?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穿著鮮艷的裙子,她羨慕極了,早就想讓媽媽給買一件。但是,她知道家里沒有錢,她要靠賣槐花買裙子穿。如此可愛的孩子誰舍得下?
魏忠年又何嘗不想先救起自己的女兒?但是,身邊就是即將淹沒頭頂?shù)淖兞岷望悩s?!叭酉聞e人家的孩子,去救自己的女兒,能做得出嗎?”讓別人家的女兒從自己身邊沉下去,良心上放得下嗎?于是,魏忠年毅然撲向了變玲,把她托到岸上,又返身撲向了掙扎在水中的麗榮,最后,他拖著疲倦的身軀急促地喊向女兒溺水的地方摸去。摸啊摸,終于,摸住了志清的小手,“志清,爸爸救你來了?!钡牵砹?,生死就在一瞬間。當魏忠年把沉甸甸的女兒抱上岸的時候,可愛的志清再也沒能夠睜開眼睛看他一眼。她帶著幻想、帶著憧憬、帶著用槐花換花裙子的美夢離去了,永遠地離去了。女兒抱怨嗎?遺恨嗎?不,她理解自己的爸爸。魏忠年傷心不已,大家都來安慰他,但誰也張不開口,倒是魏忠年先說話了:“一死換三生,一家痛苦換來三家幸福,值得!”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高尚的心靈。魏忠年這個慈祥的父親把生的希望帶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忍痛割愛。這是多么催人淚下的一曲千古絕唱!
瀟河“救星”當之無愧
魏忠年從小在瀟河畔長大,瀟河哺育了他,造就了他堅強的性格,瀟河邊的沃土給了他營養(yǎng),使他承襲了中國農(nóng)民的傳統(tǒng)美德。幾十年來,魏忠年先后從激流中9次救人。
一年夏天,村里一位小學教師過河時,趕上發(fā)山洪,一道白線由遠而近鋪天蓋地地壓過來,野馬脫韁似的洪水洶涌而下,教師嚇壞了,立在河灘中進退兩難。浪排涌來,河水淹過了他的腰,很快就淹過了脖頸,眼看一場悲劇就要發(fā)生,當時魏忠年正在河邊,他奮不顧身沖下河床,拉住教師借著水勢斜沖到岸邊,教師安然脫險。魏忠年笑著說:“村里娃娃們不能沒有你呀?!?
1980年夏天,本村16歲的魏永強在河里玩耍,不慎掉入深潭,忠年看到,把他救上了岸。
1982年,一位姑娘在河邊洗衣服,由于起身太急,頭昏眼花,栽到水中。也是魏忠年及時趕到救起了已被洪水嗆昏了的她。
……這樣的事還有好幾起。
“恩人”,這是人們對魏忠年扶危救難的一種最高贊譽,也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魏忠年這種愛別人勝于愛自己,一向舍己救人的精神,已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腦海中。
集體利益重于個人利益
“忠年一貫熱愛集體,自覺維護集體利益,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個好同志”,這幾句話是村支書對他中肯的評價。
的確,無論是合作化、人民公社,還是承包土地,他始終是黨叫干啥就干啥,視集體利益勝于個人利益。
人們不會忘記,1965年,西窯一隊飼養(yǎng)院著了火,燒死了7頭大牲畜,經(jīng)過社員們奮力撲救,才避免了更大的損失。當時魏忠年就是奮不顧身搶救集體財產(chǎn)的社員之一。
人們不會忘記,1976年春季,山洪暴發(fā),村里臨時搭的木頭便橋被沖垮。也是魏忠年第一個跳入激流中,用身體使勁頂住將要散架的橋體中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結果,隊里的79根木料無一損失。村支書感慨地說:“忠年應該記頭功”。
有一年夏天的一個晚上,魏忠年趕上馬車回村,在道上撿到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打開一看,原來是電影隊來村放電影,半路上把銀幕給丟了,還有鏡頭,值好幾百塊錢哩?!斑@個冒失鬼”他一邊笑著說一邊拿上東西趕緊送到村委會,電影隊放映員正急得滿頭大汗。好了,這下電影能如期上映了。
土地承包后,鄉(xiāng)里分配修水利任務,由村里抽勞力,村干部很為難。魏忠年知道后,主動承擔下來,一氣干了十多天,圓滿完成了任務。1987年,西窯村里利用優(yōu)質(zhì)礦泉水資源,集資興辦了一座礦泉水飲料廠。他擔當基建守夜任務。三個多月,他忠于職守,卻從來沒有和隊里提過補助的事。別人給他掏耳朵,他說:“為了西窯的致富,俺盡點義務理所當然?!痹谒畠撼鍪潞蟮牡谖逄?,村里抽人挖退水渠,考慮到他心情不好而且他的義務工早完成了,村長沒告他。但他聽說后,還是去了。像這樣的事不勝枚舉。
樂于助人風格高尚
西窯男女老少,只要提起魏忠年都交口稱贊,他對鄉(xiāng)親無私相助,對長輩悉心照料,對他人慷慨奉獻,人們可扳著指頭一樁樁一件件數(shù)出他的好處。1986年夏天的一個晚上,驟降暴雨。本村魏培俊家的窯洞漏水了。窯洞依山而筑,沒有屋架,如果漏水不能及時止住,很快就會房頂?shù)顾?。忠年聽說后拎上鐵锨就爬上山梁,天黑泥濘路滑,雷雨交夾,稍有不慎就會發(fā)生不測。但魏忠年沒有考慮自己,他滿山梁上轉了好幾個小時,終于在半夜時分找到泄水縫,堵死了漏洞,保住了魏培俊的五間窯。
1987年夏收時節(jié),魏忠年把麥子搶割回家,正要晾曬,可一看,鄰居改風嬸的麥田還沒有割呢,改風嬸剛歿了丈夫沒幾天,忙著料理后事,顧不上管。怎么辦?魏忠年垛好自家的麥子,叫上家里人用了一整天時間就幫改風嬸把麥子搶收回來,誰知自己的麥子由于晾曬不及時捂得長了芽。
魏忠年就是這樣,當別人有了困難時他定是慷慨相助,當別人遇到不測時他盡量分擔憂愁,在他的心中唯獨沒有自己。誠然,這些看起來這只不過是些點滴小事,但點滴小事中可顯現(xiàn)其閃光的思想,美好的心靈,一個人只要具備了這些,他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西窯村有一座立于明代嘉慶21年的石碑,上面銘刻著韓昌黎的一句話頗能引人深思:莫為之前雖美弗彰;莫為之后雖盛弗傳……魏忠年就是這樣,他始終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只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歸功于黨的培養(yǎng)關懷,鄉(xiāng)親們的信任幫助。在這個普通農(nóng)民的身上凝聚著勤勞勇敢、淳樸善良、寬容正直、節(jié)儉吃苦這些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作風和傳統(tǒng)美德。
(責任編輯:孫賓)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第3樓 廣東省江門市2009-11-30 21:15:39 發(fā)表
第2樓 廣東省廣州市2009-11-01 23:11:38 發(fā)表
第1樓 廣東省廣州市2009-10-20 00:43:57 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