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5-13 17:30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4-04-24 17:26 | 查看:1264次
因為一個“信”字,他應允了對戰(zhàn)友的心底承諾,照顧戰(zhàn)友母親21年。因為一個“義”字,他放棄了為之自豪的藍天夢,替戰(zhàn)友盡膝前之孝。“信義哥”,喊出口很輕松,擔起來不容易。但他--趙慶珍,配得上這個稱呼。
趙慶珍,江蘇徐州銅山縣人,1991年5月被空軍第六飛行學院特招入伍。成都邛崍,這是一座趙慶珍入伍前不曾聽說的城市,而今他為了替戰(zhàn)友、下鋪兄弟且早年喪父的獨子——余江烈士照顧母親來到這座城市。21年,對這個城市從陌生到熟悉;21年,他赤身前住邛崍從單身、結婚生子一如繼往、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余媽媽的起居生活,陪伴著余媽媽嘮嗑鎖事、盡享天倫……
戰(zhàn)友情深勝手足
1991年5月趙慶珍和余江同時被山西第六飛行學院錄取為飛行員。周而復始地學習、訓練,訓練、學習,訓練疲憊了,他們會相互鼓勵;思念親人了,他們會互相敘家常。也正是從余江談話中,趙慶珍得知余江跟隨身體不好的母親相依為命,并且也知道余江是想自己畢業(yè)分配穩(wěn)定了就會接母親跟隨自己享天倫。樸實的趙慶珍從此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會多一絲兄長的情誼照顧著余江,不是憐憫,是敬佩,是佩服余江精忠報國的雄心壯志,和每周不忘給遠在四川的母親家書一封。相同的理想,相同的志趣,生活中,他們是要好的上下鋪兄弟,學習上,他們是親密無間的競爭對手,無論在學習、訓練中,他們都會相互較勁提高。一朝一夕的相處,戰(zhàn)友之間的感情成了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1993年8月23日晚,一個令趙慶珍終身難忘的日子,他同余江同時在進行外場夜航飛行訓練,因空中云霧聚集、能見度不高,在余江返場途中飛機失事墜機,昔日的戰(zhàn)友和兄弟在趙慶珍耳機里“轟”的一聲瞬間消失。趙慶珍茫然了,昔日的下鋪兄弟為了練就過硬的飛行技術,把年輕的生命獻給了他熱愛的飛行事業(yè)。看到余江親友攙扶著蒼老且悲傷的余媽媽,他對著余江的遺物暗暗在心里發(fā)誓:“好兄弟精忠為國,獻出了生命,我要替您照顧母親,替您盡孝!”
赤子情深系成都
余江的離去,給中年喪夫、老年喪子的余媽媽重重的打擊。接連幾月,趙慶珍腦海里除了浮現(xiàn)戰(zhàn)友余江,就是余媽媽憔悴的身影。終于熬到了春節(jié)放假,趙慶珍給遠在江蘇銅山縣的父母寫了封家書,托兩位哥哥好好照顧他們,就徑直踏上了武漢到成都的火車,他只想早日見到余媽媽??粗幚硗暧嘟笫拢瑑H分開3個月的余媽媽,頭上的白發(fā)增添了不少,眼角淚痕也似乎才拭干,余媽媽看到趙慶珍的到來,淚如泉涌,再次思念兒子暈厥過去,趙慶珍的心再次心如刀割。假期里,善良、樸實的他攙扶著余媽媽到邛崍烈士陵園為余江掃墓,聆聽著余媽媽在墓牌前對兒子的訴說和思念,陪著余媽媽整理余江的遺物,小心翼翼為余媽媽擦淚、為余媽媽按摩因傷心過渡后留下的頭痛病。臨走時,他告訴余媽媽,他與余江是上下鋪兄弟,是很要好的戰(zhàn)友,余江不在了,他要替余江照顧媽媽,說著便雙膝跪下向余媽媽磕頭,并希望余媽媽認他為兒子。余媽媽又喜又悲,悲的是兒子不在了,喜的是兒子的戰(zhàn)友趙慶珍卻跪在跟前認自己為媽媽。為了不讓余媽媽孤單,趙慶珍連續(xù)5年的探親假都在四川成都渡過。
一向疼愛余江的外公見趙慶珍這么執(zhí)著地陪伴著余媽媽,他逢人就贊外孫雖然不是死在峰火硝煙的戰(zhàn)場,但也是為了祖國捐獻身軀,外孫雖然走了,但外孫的戰(zhàn)友——趙慶珍連續(xù)5年來替余江照顧著他和女兒,外公給趙慶珍取了一個紀念余江的名字——“義江”。5年來,趙慶珍默默照顧著余媽媽的消息和事跡在親戚中一傳十,十傳百的散開,名字不脛而走,他的消息受到了四川省重點中學——邛崍市文昌中學孟永鳳教師的關注,她主動到余媽媽家要到了趙慶珍的地址并寫去了信,并自我介紹了情況,對趙慶珍的赤子情深仰慕已久,兩人鴻雁傳書2年,并且孟永鳳很贊成和愿意與趙慶珍共同照顧余媽媽,2000年,他們共結連理,有了妻子對余媽媽的照顧,趙慶珍在部隊工作與照顧媽媽的工作中稍顯輕松了許多。
兒女情深享天倫
2001年4月,趙慶珍的小寶寶出生了,余媽媽看著孫子的出生,逢人樂呵呵,贊自己的孫子長得乖,生活中忙上忙下,還為了孫子取了名字,為了讓遠在武漢部隊服現(xiàn)役的兒子趙慶珍和教書的兒媳不分心,余媽媽把照顧孫子的責任擔在自己身上,洗衣做飯。隨著年歲的增長,余媽媽身體越來越虛弱,家族遺傳的帕金森氏病和高血壓困繞著她,趙慶珍擔心余媽媽的身體,幾乎每天都會從部隊湖北安陸市打電話問候和叮囑余媽媽,在余媽媽的生活中,趙慶珍這個兒子已經(jīng)是名副其實的兒子,什么大事、小事,他們兩母子都會商量,溝通……14年,趙慶珍默默踐行著對戰(zhàn)友余江的承諾,對余媽媽無微不至的堅守和孝心。為了能讓余媽媽盡享兒孫膝下歡、盡享天倫長的幸福。2007年底,趙慶珍毅然決定選擇轉業(yè)——退出現(xiàn)役回四川邛崍照顧余媽媽。
在生活中,他照顧余媽媽,更是心細如女,百般孝順,母子情深,21年的母子情,余媽媽已漸漸淡忘了喪子之痛,是趙慶珍接起了余江照顧母親的孝心接力棒,而余媽媽的生命中也出現(xiàn)了一個孝子——趙慶珍。
來源:四川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