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5-10 22:27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2-03-29 14:44 | 查看:1714次
吃飯時需要插上導管,她再把熬好的糊糊一點點灌進去;大便解不下來,她用手一點點地摳;痰噎在嗓子口出不來,她就用嘴一點一點地吸……14年來,天天如此。她,像一枝凌寒的梅花,一年四季綻放著溫暖;她,憑著超人的毅力和堅強,用青春和大愛撐起丈夫一片生命的藍天。她就是駐江蘇新沂摩步某旅副指導員楊建付的妻子魯冬梅。
病魔襲來
1997年6月,駐江蘇新沂摩步某旅現(xiàn)役軍人楊建付和在一家紡織廠工作的魯冬梅在親人與戰(zhàn)友的祝福聲中結合了?;楹蟮纳钍瞧届o而甜蜜的。在楊建付看來,賢惠的妻子非常能干,家中大事小情都被她安排得妥妥當當,整日在軍營里摸爬滾打很少有時間顧家的楊建付幸福得像個孩子一樣。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98年7月,魯冬梅產(chǎn)后幾天,丈夫楊建付的假期到了。歸隊后的一天中午,楊建付吃完飯后突然覺得渾身疼痛,肌肉無力。剛開始,他沒把這當回事,估摸著是訓練比較苦的緣故,休息幾天就好了??墒沁^了幾天,仍然不見好轉(zhuǎn),楊建付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后經(jīng)醫(yī)院專家診斷,結果是運動神經(jīng)元受損癥。這種疾病在全世界都比較罕見,一般病人存活時間不超過5年。聽到這個結果,楊建付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拖著疲憊的身子,楊建付回到了老家,把這個噩耗告訴了正在坐月子的妻子。魯冬梅怎么能接受寫一手好字、畫一手好畫、打一手好籃球、五公里越野拿過炮兵學院冠軍、壯得像頭牛的丈夫會患上這種怪病呢?夫妻倆抱頭大哭一場。這一年,魯冬梅剛剛26歲啊!
看著曾經(jīng)那么健壯、那么英武的丈夫,日漸枯萎不堪,魯冬梅的心碎了。整整好幾天,她茶飯不思。但靜心一想,不能這樣啊,如果自己也倒了,這個家不就徹底完了嗎?他在,就是一個完整的家!她暗下決心,無論怎樣都不能放棄,一定要把丈夫從死神手里奪回來。于是柔弱的她開始踏上漫漫求醫(yī)之路……
尋醫(yī)苦旅
為了照顧楊建付,魯冬梅毅然辭掉了老家的工作,隨丈夫來到部隊。
得病后,楊建付的脾氣變得異常暴躁,經(jīng)常為小事大吵大鬧,常常對魯冬梅發(fā)一些無名火,甚至暴躁到張口咬妻子。每次發(fā)生這樣的事,魯冬梅總是忍而又忍,默默把眼淚往肚里咽。她能理解丈夫的心情啊,原本能跑能跳的男人突然軟得像面條,心里得多難受?第二天一早,她就像什么事也沒發(fā)生一樣,照樣起床燒飯洗衣服。
屋漏偏逢連夜雨。1999年春節(jié)前夕,魯冬梅由于照顧楊建付,自己身體在極度透支的情況下一拖再拖,得了急病,差點將自己的命都搭進去,好在醫(yī)院搶救及時,使她脫離了生命危險。就在這種情況下,魯冬梅在手術后第三天沒等傷口愈合就回到家里照顧楊建付。
只要聽到哪里能治楊建付的病,魯冬梅就馬上詢問情況,到處籌錢給他看病。2000年4月,魯冬梅聽說石家莊一家醫(yī)院治療運動神經(jīng)元受損效果比較好,當時,女兒楊楚軍才兩歲,放在家里沒人照顧,于是她身上背著楊楚軍,推著坐在輪椅上的丈夫來到石家莊那家醫(yī)院。每次上下火車,她只能找好心人幫忙抬輪椅,無論走到哪里,都引來一片同情的目光。
在石家莊,由于水土不服,女兒楊楚軍不停地拉肚子,可是魯冬梅沒辦法顧得上。一天,小楚軍拉肚子脫水了,躺在地上暈了過去,兩只眼珠直往上翻,好在同室的病友家屬找來醫(yī)生搶救。魯冬梅匆匆趕到時,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手腳直哆嗦。幸運的是由于搶救及時,小楚軍沒發(fā)生什么意外。這事讓魯冬梅覺得對不起女兒,晚上她抱著女兒哭了很久很久……
2003年11月,她打聽到北京一家醫(yī)院可以通過干細胞移植來治療這個病,但一次性治療費就要5萬元。多年來,為了給丈夫治病,魯冬梅省吃儉用、四處借債,甚至為了省點奶粉錢,女兒楊楚軍幾個月時就被強行斷奶了。此時,部隊、駐地及親朋好友聞訊紛紛伸來援手,為他們報銷部分醫(yī)療費并開展了“獻愛心”活動。在多方支持和幫助下,2004年1月10日,她來到北京那家醫(yī)院陪丈夫做手術。由于做肝細胞移植手術,楊建付身體出現(xiàn)好多反應,嘔吐不停,但住院的20天里,魯冬梅對丈夫護理得無微不至,同室的病友都很感動,羨慕楊建付有個好妻子。
走了十幾個城市見了幾十位專家上百個病友,魯冬梅終于相信,“運動神經(jīng)元受損癥”是世界性難題,甚至比癌癥還可怕。2003年7月,在被北京一家著名醫(yī)院告知回天乏力之后,魯冬梅推著丈夫去了故宮,看了天安門,坐了地鐵——她想讓丈夫多看看。故宮臺階多,她一階一階抬輪椅上去;地鐵推輪椅不方便,她抱著丈夫上下。7天后回到家,魯冬梅全身淤青……
自從1999年到部隊后,為了照顧楊建付,魯冬梅從來沒有回過一趟老家,有時想家了,就讓年邁的母親來部隊一趟。為了給丈夫治病,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多年來,她幾乎沒有逛過一次商場,沒有陪小孩去公園玩過一趟,除了楊建付需要寸步不離地照顧,就是為了省錢。她說別人過春節(jié)可能要很多錢,她經(jīng)常是50元就把一個春節(jié)給打發(fā)了,20元給孩子買套衣服,30元買點年貨就算不錯了。
永不言棄
魯冬梅說,生活上過得再艱難,經(jīng)濟上再拮據(jù),這她都不擔心,最怕的就是自己生病和小孩生病,因為現(xiàn)在楊建付幾乎一刻也離不開她。
由于肌肉漸進萎縮,楊建付失去了吞咽和咀嚼功能,躺在床上除了意識清醒、眼珠能轉(zhuǎn)動以外,其他功能幾乎都喪失了,一粒米和一口痰都可能置他于死地,每天吃飯只能靠一根導管從鼻孔伸到胃里去。魯冬梅每天把雞肉、牛肉、豬肉、青菜、大米用攪肉機攪成糊狀,放進鍋去熬,一天喂4餐,不冷不熱。除了4頓正餐外,為了讓楊建付營養(yǎng)平衡,她每天喂兩次水果,兩次牛奶,一頓飯要喂上一個小時,遇上他不舒服,一個小時都喂不完。每天魯冬梅吃飯總是在喂丈夫的間隙自己匆匆扒上兩口,往往喂完了他,自己的飯也涼了,多年來她沒有吃好過一頓飯。
由于楊建付常年臥床不起,每天的營養(yǎng)搭配必須非常均勻,否則大便結塊。每次大便出不來,魯冬梅用溫水一點點沖,用手一點一點地摳,因為如果大便解不出來,就有可能導致生命危險。除此以外,魯冬梅每天要給他洗臉、刮胡須,幫助他做運動,給他拍背、搓腳,還每半小時給他翻一次身,每夜起來吸痰好幾次。幾年來,她沒睡過一個完整覺。
2004年底,楊建付身患重感冒。由于有炎癥,楊建付每天痰很多,噎在嗓口出不來,有時憋得渾身發(fā)紫。為了不讓他發(fā)生危險,魯冬梅就嘴對嘴一口一口給他吸,就這樣連續(xù)吸了5天。最后,在醫(yī)院的精心治療下,在魯冬梅無微不至的護理下,楊建付的病情終于有所好轉(zhuǎn),從“鬼門關”邊上轉(zhuǎn)了一圈又回來了。
魯冬梅常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她就會盡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只要努力了就不后悔。為了丈夫,無論自己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她都愿意。楊建付現(xiàn)在仍靠吃藥維持,每次拿藥她都要一個人跑到千里之外的邯鄲。由于服的是湯劑,為了節(jié)省路費,在藥效允許的情況下,她能多背點就多背點,一次背上百斤的藥回來是常事。
在楊建付家,墻上的結婚照那么醒目,那個頭發(fā)烏黑濃密、美麗溫潤的新娘,如今已充滿滄桑。14年的時間,魯冬梅不離不棄地陪著愛人默默走過,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她?!但她還是覺得自己能做的太少,“每次看到電視上那些換腎啊換肝的新聞,我都在想,我情愿他得的是這種病,這樣我就能把我的肝我的腎都換給他??伤沁@樣的病,我什么都給不了?!辈贿^,“每天能說一句‘楊建付起床了’,我就很知足了?!?/span>
蒼天不負苦心人。夫妻倆頑強的意志感動了蒼天,也打破了楊建付最多活不過5年的斷言,魯冬梅用14年的青春和愛創(chuàng)造了丈夫生命的奇跡,她也先后被集團軍、旅評為“感動軍營十大新聞人物”,事跡曾受到《人民前線》報四版頭條刊發(fā)報道。目前,楊建付身體狀況基本穩(wěn)定,安靜躺在病床上的楊建付白白胖胖,臉紅撲撲的特別精神,有時甚至能用眼神和妻子交流感情??粗拮釉絹碓姐俱驳拿嫒荩瑮罱ǜ峨m然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但常常眼眶含滿淚花……
來源:江蘇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