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4-11 15:52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3-02-04 09:44 | 查看:17047次
呂學哲,男,漢族,1977年11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魏縣雙廟鄉(xiāng)呂街村人,現(xiàn)任邯鄲遠洋實業(yè)集團公司董事長、總裁。呂學哲同志從十七、八歲進城務(wù)工,既吃苦耐勞,又理想遠大。他2007年7月辭去原來的工作自己創(chuàng)業(yè),富裕后沒有奢侈浪費、顯闊擺譜,仍然節(jié)儉樸實,對待公益事業(yè)和困難群眾卻非常熱心大方。
多年來,呂學哲同志熱心助人、尊老愛幼,深得同事和家鄉(xiāng)父老的好評。村里要修路,他捐出了自己一個月的工資;一位家庭困難的學生考上了大學,他趕過去進行援助與祝賀;一次住院時,偶然聽到一位病人因交不起醫(yī)藥費要放棄治療,他好心拿出了5000元“救命錢”;對村里70周歲以上的老人和困難家庭,他每個月給發(fā)放改善生活的費用……
一、成立“呂街村學哲慈善尊老協(xié)會”,70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50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家鄉(xiāng)父老是親人。呂街村81歲的呂樹蘭老人是一位有著50年黨齡的老黨員,每年春節(jié)前,呂學哲都要趕到他家去坐一坐,送上過年慰問金。2011年正月十五,呂學哲和村支部書記呂濤等人商量后,成立了“呂街村學哲慈善尊老協(xié)會”,他拿出5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對本村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人發(fā)放生活費,全村符合條件的31位老人,每人每月50元。在呂學哲的積極帶動下,村民踴躍參與,捐款6880元。這筆尊老捐款共計56880元由村里保管、定時發(fā)放、上墻公示。呂學哲承諾,只要自己活著,這項尊老活動就要堅持下去。另外,村里的聶書鳳、張秀芳兩位老人患病多年,家庭困難,雖然達不到70周歲這個條件,呂學哲也每人每年捐助400元錢。他還計劃著下一步擴大救助對象,對村里家庭困難的鄉(xiāng)親進行幫扶。
二、未創(chuàng)業(yè)時,村里修路拿出一月的工資1000元
2006年6月份,呂街村要修路,改變本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狀況。當村干部找到呂學哲“化緣”時,還沒有自己創(chuàng)業(yè),月工資僅1200多元的他豪爽地拿出1000元交給村干部。村支部書記呂濤感動地說:“在外面有點職務(wù)有點身份的才掏一千塊錢,你啥也不是,我們只是想來試一試,弄個三、五百就不錯了,沒想到你這么熱心腸。”
三、幫助準備放棄治療的患者,累計捐助7000元
2010年5月8日,因為身體不適, 呂學哲在愛人陪同下到邯鄲市中心醫(yī)院輸液。在病房內(nèi),他聽到同室的一患者家人在抹著眼淚悄悄商量,“不行咱就放棄吧”。原來,患者是臨漳縣一21歲的女孩,結(jié)婚不久即癲癇病發(fā)作,婆家狠心將她推出家門,女孩的父母家庭貧困,在給女兒治療了一段時間后身無分文,也打算忍痛放棄。呂學哲問愛人身上帶著多少錢,要送給患者救命。素不相識,又不沾親帶故,呂學哲的妻子拿出2000元,但遭到呂學哲的反對,他硬讓妻子把身上的5000元全都拿出來交給了女孩的父親。“我們遇到好人了,你是個活菩薩啊。”女孩的父母感動地要跪下磕頭,同病室的人都交口稱贊。2011年春節(jié)前,臨漳縣女孩的父親掂著一捆粉條趕到市內(nèi),感謝恩人的幫助,呂學哲又掏出2000元塞到他手里,讓他回去一家人過個好年。
四、無私資助小學生和家庭困難的大學生
呂街村和附近的聶街村共用一個小學,呂學哲多次為小學生捐助書包、作業(yè)本和圖書資料,鼓勵小弟弟小妹妹們好好學習,長大成材后回報家鄉(xiāng)回報社會。2009年7月份,本村的呂文軍如愿考上了東北一所大學,因為母親去世早,全家生活僅靠父親一人種地維持,正當呂文軍猶豫時,呂學哲主動找到他鼓勵他克服困難把大學念下來,并拿出身上的500元錢塞到文軍手里,告訴他以后有什么困難可以隨時找自己幫忙。
自2008年以來,呂學哲同志先后在抗震救災、興資助教、慈善敬老和扶持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捐款400余萬元,為社會解決近2000個就業(yè)崗位,其中,為300余名“4050”人員解決了就業(yè)難問題,為進一步促進當?shù)厣鐣?jīng)濟建設(shè)做出了積極貢獻。
來源:河北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