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1-02 20:12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7-04-19 | 查看:2733次
參加工作30多年以來,李家琦先后從事手表機芯組裝調試和手表零件制造工作。他利用數控設備實現了碾花工序與瑞士標準的接軌,大幅提升了國產腕表外觀檔次。他開發(fā)試制出了中國手表行業(yè)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的鏤空表,從造型設計、編寫程序、設備調試、樣件試制、手工打磨直到最后的機芯組裝,全部親自完成,產品深受市場青睞。他成功完成了國內首款陀飛輪雕花鏤空腕表和首款雙陀飛輪雕花鏤空腕表的設計制造,獲得了業(yè)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多年來,他參加了近百種海鷗手表的機芯精飾及雕花鏤空的主設計和樣機制作,現在已擁有包括實用新型在內的國家授權專利108項。
李家琦先后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最美職工”李家琦
李家琦,是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所屬企業(yè)海鷗表業(yè)集團的員工,1963年生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高級技師。1981年進入天津手表廠,先后從事過手表機芯組裝調試,手表零件制造,現任企業(yè)國家級技術中心機芯藝術創(chuàng)作室主任,負責手表機芯的精飾設計及樣機制造工作。
作為國家級鐘表大師,他對機械手表的感情深厚。要說起他與手表結緣,要從高中時的記憶說起……
他在上高中時,曾不小心摔壞了母親的手表。他清楚地記得,母親為此十分焦急,但母親并沒有責備他。這反而讓他感到更加的內疚與自責,看著母親費盡周折地找修表師傅,輾轉幾次才把手表修好。他這才松了一口氣,那時的李家琦就下定決定并對母親說:“不管我今后從事任何職業(yè),都要學會維修手表”。也就是從那時起,他注定與手表結下不解之緣。
也許正是如此,出身教育之家的李家琦,機緣巧合下竟真的來到天津手表廠工作,那一年是1981年,他18歲。從那一刻起,他正式步入了手表行業(yè),開啟了他從一名普通青年走向工匠的序幕。直至今日,走過了35年的歷程,他在2012年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被評為全國輕工行業(yè)勞動模范,2014年榮獲中國鐘表大師稱號,201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16年獲得渤海輕工集團“渤輕工匠”稱號。他負責的機芯藝術創(chuàng)作室被渤海輕工集團命名為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幾十年來,他親身見證了海鷗手表的騰飛。他曾說:“我非常熱愛我的工作,他把人生中最好的時光獻給了“海鷗”,獻給了中國的制表業(yè)。”
勤學篤行,成就手表工匠夢
初入職場的李家琦,對手表卻并不陌生,因為要學會修表是他少年時期的愿望。雖然自己還是個門外漢,對手表內部結構的渴望,早已轉化為他平日工作的學習欲望。師傅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他都用心記下、用心領悟。就是這樣一個勤奮好學的年輕人,在當時被周圍的老師傅們所津津樂道。隨著知識的積累與年齡的增長,不斷攀頂更高的技術前沿已然成為他的一種習慣。“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是對那個時期他最好的形容。
2001年,公司決定委派青年職工參加先進的數控理論培訓課程,他得知后主動請纓與他們一同學習,由于年齡偏大,他犧牲業(yè)余時間以勤奮來彌補年齡上的弱勢。終以成績優(yōu)異被派往瑞士學習世界先進的數控機床加工及手表零件制造的理論知識。時任企業(yè)總工程師全國勞動模范馬廣禮,在工作中經常給與他指導和幫助,他也經常向企業(yè)老一輩技術人員、工人師傅請教工作中的問題。對于他來說,從前輩們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專業(yè)技術,更是“海鷗”精益求精、勤奮創(chuàng)新的文化傳承。他認為,正是這種代代相傳讓人動容的執(zhí)著締造了一個有著60年發(fā)展歷史的企業(yè),亦是企業(yè)長久不衰的核心競爭力。
“最美職工”李家琦
精益求精,打造腕表中國芯
在李家琦看來,“精益求精”是對工匠精神準確的詮釋。細節(jié)一定源自于專業(yè),專心和專注,透過動人的細節(jié)可以看到工匠的用心和細膩,在他參與研發(fā)中國首款兩問表的過程中,有一個零件的加工過程令他記憶深刻,其長度不足1.2mm,寬0.5mm,上面還有一個直徑0.3mm的孔,相當于一顆芝麻的1/4大小,該零件的外形公差要求0.02mm,相當于最細人頭發(fā)直徑的四分之一,可想其加工的難度之大。為此,他與同事廢寢忘食,連續(xù)奮戰(zhàn),僅用了一周的時間就開發(fā)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加工工藝,圓滿的完成了這個零件的加工任務。
夾板碾花工藝是較常見的一種腕表精飾工藝,由于國內傳統(tǒng)工藝是使用最簡單的設備手工完成,難以達成機芯美觀和去除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金屬毛刺的作用。為解決這一難題,他提出利用數控機床提升碾花工藝的設想,在沒有任何參考資料的情況下,經過對研棒、工藝及加工數據的反復調整試制,潛心研究,編寫程序,終于利用數控設備試產出滿意的產品,不僅花型清晰美觀、立體感強,而且徹底清除了毛刺,實現了碾花工序與瑞士標準的接軌,大幅提升了海鷗表乃至中國腕表行業(yè)的精飾水平與外觀檔次。
2003年海鷗嘗試開發(fā)鏤空腕表,這是國內手表行業(yè)中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的鏤空表。從造型設計,編程、設備調試,樣件試制、手工打磨直到最后的機芯組裝,全由他親自完成。這款表以其通透的視覺效果、精細的手工打磨,給佩戴者帶來的強烈視覺沖擊,深受市場青睞,機芯自面世便被國內外眾多品牌大量長期使用,年均訂貨量都在幾十萬只,其價格比同款非鏤空機芯提升近2倍。
雕花鏤空腕表在腕表家族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2005年他成功完成了國內第一只陀飛輪雕花鏤空腕表的設計制造任務。該產品榮獲天津市首屆“知識產權杯”產品外觀設計大獎賽金獎和天津市政府專利獎金獎,并在北京“嘉德四季”鐘表拍賣專場上,被冠以“旋動的藝術品”美稱,以6.38萬元成功拍賣。這是他的作品第二次被拍賣,第一次拍賣的是一款雕花鏤空碼表。在此基礎上,他又設計制造了國內首款雙陀飛輪雕花鏤空腕表,這款表屬高端復雜機構腕表,所有零件加工全部在他的工作室完成,它將中國古典祥云紋元素與西方蔓藤草元素的完美結合,成為國內腕表市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該款表限量發(fā)售90只,售價人民幣22萬,榮獲“濱海新區(qū)國際工業(yè)設計政府精衛(wèi)獎”。該款表的10倍機芯模型曾在中國上海首屆世界博覽會上展出。
他曾接到了一款高檔雕花鏤空機芯樣機試制任務,而時間只有短短的不足72小時,這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為了能夠按時完成任務,他除了晚上在廠里加班到很晚以外,回到家也是匆匆吃口飯就又坐到電腦前繼續(xù)工作,一干就是一宿,轉天恰逢星期天,他又放棄了休息時間早上9點就趕到了廠里和其他同志一起加班,最終按時完成了任務,為新產品快速推向市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李家琦的工作與生活是完全融為一體的,業(yè)余時他會用手機拍下每一個他認為有價值的圖案,用筆記錄每一個靈感的瞬間。他認為文化是產品的靈魂,作為一名鐘表界的工匠,不僅要工作嚴謹,專注,精益求精,還應該具備創(chuàng)新勞動的能力,讓每一款出自他手的腕表都具有創(chuàng)新點。一個偶然的機會,天津海河上的解放橋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一款以解放橋、天津站等天津元素植入的腕表隨之誕生,該款表以精密的機械傳動結構,實現了表盤橋梁模型間隔2小時定時自動開啟和閉合,每次開合時間6分鐘。該款表的最大的亮點是不僅展示了天津獨特的歷史風貌文化特色,形象再現橫亙在海河上90年的經典名橋,同時也是海鷗制表史上首款表盤面帶有動態(tài)圖案顯示的腕表。這款表已在中國深圳鐘表展,香港鐘表展,瑞士巴塞爾國際鐘表博覽會上亮相,引起同行及客戶的極大關注。
近年來,他已參加了近百種海鷗手表的機芯精飾及雕花鏤空的主設計和樣機制作,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市場反響和經濟效益。經他手設計制造的雕花鏤空腕表有幾十款參加了素有國際鐘表盛宴之稱的瑞士巴塞爾展會,現在他已擁有包括實用新型在內的國家授權專利108項。他常說:“愛崗敬業(yè)是工匠精神的基礎,是一種美德,是對事業(yè),職業(yè)應有的態(tài)度,無論你從事哪種職業(yè),都必須敬業(yè),只有敬業(yè),才能成就事業(yè)。”
“最美職工”李家琦
薪火相傳,引領海鷗工匠群
“是‘海鷗’為我搭建了實現夢想的平臺,我也應加倍努力工作,回報企業(yè),匯報社會?!笨坷弦惠吺职咽謧鹘浰蛯毘砷L起來的他,深知“傳幫帶”的重要性。對個人而言,就是學習、積累、在傳授的過程。
作為企業(yè)培養(yǎng)的技術骨干,竭盡所能讓工匠精神薪火相傳是他的職責。他常說:干這行,就是學習、積累、再傳授,靠老一輩手把手傳經送寶成長起來的我,最能體會“傳幫帶”的重要性。這些年來他不僅在不斷的學習提升各項技能、文化素質,還以身作則,發(fā)揮工匠和勞模示范引領作用,發(fā)揚企業(yè)“師帶徒”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悉心培養(yǎng)了一批專業(yè)技術骨干。他在傳授手藝的同時,也傳遞了耐心,專注,堅持的精神,這也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須具備的特質。目前,無論是企業(yè)天津總部,還是煙臺、大連、石家莊分公司都有他帶出來的徒弟,他們大都是在關鍵崗位上的骨干力量,如今有的自己也所謂師傅在培養(yǎng)更多的青年人才,對此他感到自豪??吹狡髽I(yè)中不斷涌現出青年人才,看到工匠隊伍不斷壯大,他深感欣慰。他現在的夢想就是要在“世界名品”上打上“中國制造”的標簽,實現海鷗人的共同目標:未來的世界名表舞臺上要有海鷗的一席之地!
國慶前夕,李家琦以勞動模范代表身份參加了市委市政府組織的招待會,李鴻忠書記的殷切囑托讓他深切的感受到,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產業(yè)轉型升級,推動中國成為制造業(yè)強國,技術工人承載著光榮的歷史使命,也必將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